
李劍平老師是我國動畫界的“學院派”代表,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導演和藝術家。他創作的大型系列動畫《西游記》《夢里人》《馬蘭花》等多部作品深受孩子們的喜愛。這位生長于北京的動畫大師小時候就和中國兒童中心結下了不解之緣!本期“偶像沙發”欄目,就讓我們走近老師和他所創造的動漫世界吧!
李劍平,院長、動畫導演。
童年時光與藝術啟蒙
Q您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樣的?母或長輩是否支持您的這些愛好呢?
A我生長在,0個年代、70條件比較貧乏,而且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比較多,像我就有五個兄弟姐妹,家庭氛圍是比較濃郁的。小時候,我經常和姐姐、妹妹以及弟弟一起做游戲。除了出門玩耍,也有很多時間是待在家里的,我在家里看了很多的小人書。再后來,我開始閱讀小說,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就開始通讀繁體字的老版《西游記》了,之后就是其他幾大名著。除了看書,在我的記憶里,印象最深刻的還有電影,那會兒基本都是學校集體組織觀看電影,還有家附近的科學電影制片廠經常放映的室外幕布電影。
除了游戲、閱讀和看電影,我還喜歡繪畫。記得一次,我照著小人書《戚繼光抗擊倭寇》畫了一個騎馬的將軍,發現自己畫得還不錯,后來,父母回家后也給了我表揚和支持。在小學三年級的寒假,我被學校推薦到位于景山公園里面的北京市少年宮,參加了一個假期班。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我又來到了大同,跟隨教美術的姑姑開始正規地學習素描。應該說,我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正式學習、了解和理解美術,也差不多是在那個時候,確定了自己將來學習美術、做畫家的愿望。

作為老北京人,您對中國兒童中心有印象嗎?
A小經常候,我信在公園玩兒,那是一個在胡同里面的小小的公園,而且是不收門票的。我在里面繞著小路騎自行車,有時候還會在里面撿花椒,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來,這附近建成了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很多孩子在里面學畫畫,就是現在的中國兒童中心。我在參加工作的時候,認識了在這里教孩子們畫畫的龍念南老師。當時的我覺得在這里工作真是幸福,也為在這里學習畫畫的孩子們感到高興。后來,我遇到了很多學習美術的學生,其中有不少是小時候在活動中心里學過畫畫的。

求學之旅:從熱愛到深耕
Q 您是動畫界的重要代表,也是實踐的先行者?;仡櫱髮W時光,您是否曾因某個具體事件 (如一次畫展、一場電影放映、一本漫畫等)堅定了從事動漫創作的決心?
這么多年,我一直在動畫這個行業里,無論是學習、實踐,還是創作,都在為這個行業做事。實際上,很難說是因為某個具體的事件讓我堅定了動漫創作的決心;當年選擇到北京電影學院求學也不完全是想要進一步理解動畫藝術及這個行業,更多的還是從以后就業的角度來考慮的。但是,在學習期間,我看了很多電影、畫展,也包括國外的作品,并進行動畫、漫畫的相關創作。就這樣,在慢慢的積累中,我逐步對動畫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情,后來隨著工作崗位的固定,就在這個行業堅持下來了。

Q 從創作者到導演,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A從學習到藝術創作,從短片創作到參與主流大型商業片,在這個過程中,我確實是有很多改變。比如,在創作藝術短片的時候,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做一畫畫時可以按照自己的畫法、自己想畫的內容去畫,可以畫到很極致,也不用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在短片創作時可以在某種手法、風格上有自己的特點,故事也不必完全迎合大眾的“口味”。而作為一個商業大片導演的時候,我就需
要結合出品人和受眾的感受來考慮整體的作品了。也就是說,我并不一定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愿望來進行創作,而是要考慮別人的感受,要讓別人來接受和欣賞我的作品,對于角色的造型設定,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來確定。
您是如何看待AI技術與動漫創作的融合發展的?
得有十萬張以上了。最后,我把所有相關的稿件,大概有40萬張全部保存在我的工作儲藏室里,我舍不得把它們丟掉,我覺得每張動畫稿都是一幅作品。
在您創作的時候,會把自己想象為一個小朋友,或者想象有小朋友在您的“對面”嗎?您是如何創作出深受孩子們喜愛的作品的?

A
我覺得利用

與動畫、漫畫相融合,這種方式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包括我本人也在嘗試。應該說,這為我們提供了更好的實現想法的條件和可能性,甚至在某些效果上,還能為我們打開思路,可以引導我們展開更多的想象。
通過鏡頭與兒童對話
1,我們和西班牙團隊的創作
者進行了無數次的會議及網絡溝通,在溝通中,有時很愉快,有時有爭吵,還需要找各種資料來進行論證??傊?,這是一次真正的合作、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
Q 您去年執導的電影《守龍者》榮獲電影金雞獎的最佳美術獎,今年又作為中國合拍典范,被中宣部重點表彰。請您介紹一下這部電影,并談談與這部電影相關的“臺前幕后”故事。
A
Q
您最滿意自己的哪一部作品或者筆下的人物呢?您還能回憶起當時創作的場景嗎?
《守龍者》是中國和西班牙合拍的一部電影。在合作過程
A在創作兒童作品的時,我品更能夠與小朋友對話,能夠和他們擁有一樣的思維,能夠代表他們的想象和心理發展,這些都需要我站在小觀眾的角度去思考、去創作。我們在創作的過程中,也會和很多人聊天,包括故事的原作者、編劇、美術設計人員、合作同伴、朋友、家里的孩子、朋友的孩子,甚至是和能見到的小觀眾們去聊。這個聊的過程也是一種體驗,讓我們能夠從觀眾的角度看一個故事,讓我們更加清楚哪些內容會受大家喜愛。
A我對自己的每一部作品和每為自己都為之付出了很多心血,是一步一步、從無到有把它們創作出來的。當年我在做系列動畫片《夢里人》的時候,講述了幾個高中孩子的成長和夢想的故事。那時候,我經常會覺得自己就像生活在他們中間一樣。這部作品一共26集,每集22分鐘。記得那時候,我天天待在制作機房,經常熬到半夜,對著一張張的動畫進行修改,經過我手修改的動畫稿

寄小讀者:電影精神代代相傳
現在很多小讀者特別喜歡動漫作品,但作為家長,有時候會比較擔心孩子因為看漫畫書耽誤學習,您覺得可以做哪些引導讓孩子既熱愛又不沉迷呢?
A 其實不光是動漫作品,大家喜歡的東西還有很多,我認為某類作品能夠給自己帶來輕松愉快的感覺、能夠激發想象力,這對孩子的成長就是一件好事。孩子


Q 您小時候最喜愛的一部動漫作品是什么?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A 就知小這是一個實的故事,兩個小姐妹的事跡讓人心疼和感動,動畫角色表現得可愛,新奇美麗的草原也令人十分向往。
的天性是玩兒,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讓他們從天性中感受到成長的需要和自標。當孩子想成為他心自中的英雄角色,他就會去學習、去成長。尤其是對于想要成功,或者有某個很明確的發展目標的孩子來說,一部優秀的作品會是一個好的引導。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要去了解作品,了解孩子喜歡這部作品的原因,并和他們共同感受作品的魅力。
有很多小讀者想要長大后拍電影、畫漫畫,您覺得現在可以從哪些方面提前做準備?
A我覺得真正被感非常好,說感受到創作的快樂。從一個喜愛、觀賞的角度變成我也要把我的想法傳達給大家的一個創作者的角度。在這過程中,去發現自己能不能畫好,怎么樣去學習,怎樣才能夠畫得更好。沒有一個人天生就適合做什么,都是經過了長期的學習和實踐,而這個學習的過程一定是艱苦的。希望小讀者們能夠經過一步一步的努力去鍛煉、去實踐,最終能夠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創造出來,從而實現自己的夢想。

從古建筑中尋找靈感
您最近看過的一部動漫作品是什么?您喜歡這部作品的哪些方面?
A 迪的的奇幻流以隨著。這是一個兼滿視知享受與精奇幻世界。劇中的角色個性鮮明,內容輕松歡樂,視覺畫面風格精美,動畫場景色彩絢麗、充滿想象。
Q如果您能“穿越”到某個動畫角色的身上,您最想成為哪一個角色呢?為什么?
A 我想成的角色動片《想擁有像他一樣的智慧。。他是一也非常善良,始終保持著一顆溫暖的心,樂意為他人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