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中醫院(以下簡稱H醫院)創建于1952年,是華東地區最早建立的中醫醫院之一,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和浙江中醫藥大學杭州臨床醫學院,在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中連續4年獲評最高等級 A+ 序列,穩居全國第一方陣。H醫院通過構建體系、制定指標、跟蹤評估、拓寬視野、持續改進、建設關愛文化等一系列舉措,圍繞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中16項中醫藥特色指標,持續強化中醫醫院功能定位,中醫藥特色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提升特色服務能力
構建體系
H醫院成立績效考核領導小組和工作指導小組。領導小組由醫院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院長具體落實,統籌全院上下凝心聚力;工作指導小組由醫務、中管、質管、護理、門辦、財務等職能科室人員組成,按照臨床科室需求組建5—6個小組,負責統籌推進醫院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中中醫相關的各項工作,確保“包干到科、責任到人”。領導小組帶頭研讀績效考核指標和相關要求,積極參加績效考核相關的培訓和會議,正確把握績效考核指標之間的內在邏輯,綜合考慮指標之間的內在規律。工作小組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在全院做好指標解讀工作,確保各科室了解并且理解相關政策的內涵,為切實貫徹績效考核工作做好領頭和保障工作。
制定指標
H醫院根據自身基礎、發展戰略,充分利用績效杠桿,確保醫院國考領先。針對上一年度國家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反饋結果進行梳理,圍繞中醫藥特色指標,將得分偏低的指標作為年度院內重點管理指標,通過制定年度國考績效激勵方案,“鼓勵進步、獎勵貢獻”。績效考核工作小組以上一年度完成情況為基準,為各臨床科室制定可期待、可完成的年度目標,并指導和協助科室在完成既定目標獲得基礎分的同時激勵增幅得到獎勵分。H醫院以院科兩級綜合目標管理及國考績效激勵方案為抓手,確保臨床科室完成既定目標、緊跟醫院工作進度。

跟蹤評估
H醫院利用績效考核工作指導小組例會、院周會等工作平臺為績效考核的高質量推進構建了科學、高效、長效的工作機制。績效考核工作指導小組成員熟悉質量管理工具,每月通過例會回顧分析上階段工作數據情況,找不足,提建議,抓落實。分管院長利用院周會反饋階段性數據差距,分析數據背后的內涵落差,指出可操作的改進建議,并邀請指標持續改進明顯、經驗具有可復制性的科室主任在院周會分享管理經驗,真正做到一科創新,多科共享,確保“緊扣業務、晾曬業績”。
●拓寬視野
H醫院歷來強調對外交流與合作,積極學習借鑒各地在醫院管理、醫療服務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并結合醫院實際加以運用。近年來,H醫院積極開拓各種渠道向標桿醫院學習醫院管理和科室建設經驗,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提升青年醫生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
持續提升
H醫院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對照全國標桿醫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持續促進醫療質量提升和醫院綜合服務能力改進。如H醫院2020年出院患者中藥飲片使用率僅為 56.14% 1遠低于浙江省內綜合中醫醫院均值。H醫院高度重視中青年醫師中醫藥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的提升,重視中醫藥技術向危重病例覆蓋,通過營造氛圍,推進加強培訓、組隊指導、跨學科幫扶,修訂臨床路徑,拓展協定處方,開設青年醫師特色專病門診等系列工作,提升了青年醫師用中醫藥服務群眾的信心與能力,使醫院及醫師獲得了群眾的好評。
建設關愛文化
H醫院圍繞“關心關愛520”主題,秉承“陽光關愛職工”的理念,以“患者滿意,員工幸福”為目標,努力建設醫院“家”文化、“和”文化,不斷推進人文醫院建設,通過開設暑托班、0一3歲職工子女幼托班、“六和”書房、布置各類體育鍛煉設施、推出醫師節護士節等節日愛心餐等一系列舉措,凝聚了全院干部職工人心,激發了干事創業活力。
實施成效
中醫特色品牌不斷擦亮
H醫院成功舉辦三屆西湖國醫學術大會,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探討中醫新質生產力的培育發掘。除此之外,2024年H醫院接待了來全國各地同級醫院及有關部門參觀和調研98批次,共1800余人次。積極面向市民開展健康體質監測、藥食同源展示、非遺中醫技術體驗、中醫健身香囊制作、中醫健康養生茶品嘗等活動,使參加者沉浸式體驗中醫藥傳統文化之美和中醫藥先賢的大智慧。
中醫內涵不斷深化
兒科加強中醫外治建設內涵,整合中醫治療室區域,拓展中醫適宜技術治療項目(如兒童青少年肥胖、脊柱側彎等)。老年病科結合中醫經典病房建設要求,結合老年病科多病共存的特點,突出中醫藥在老年患者危急重癥救治方面的整體診療特色優勢。急診科、重癥醫學科不斷完善急危重癥患者中西醫結合救治機制,積極發揮中醫藥在急危重癥救治中的作用,提升救治效果,組織開展“杭州市中醫醫療機構急救和危急重癥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論證會,邀請省內知名專家,為中醫專病急救方案出謀劃策,發揮中醫適宜技術在急救中的作用,營造科室宣傳的中醫藥氛圍。
中醫診療能力持續提升
2020-2022年,13項中醫藥特色指標逐年提升,其中在醫療質量維度中,門診患者中藥飲片使用率較2020年提升 9.37% ,出院患者中藥飲片使用率較2020年提升 19.46% ,門診患者使用中醫非藥物療法比例較2020年提升23.88% ,出院患者使用中醫非藥物療法比例較2020年提升 11.93% ,以中醫為主治療的出院患者比例較2020年提升11.08% ;在運營效率維度中,中藥收入占藥品收入比例、中藥飲片收入比、醫療機構中藥制劑收入比、門診中醫醫療服務項目收入比、住院中醫醫療服務項目收入比分別較2020年提升6.16、5.08、0.41、5.23、4.87個百分點;在持續發展維度中,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占比較2020年提升 9‰
●中醫藥臨床研究能力不斷提高
H醫院作為唯一一家市級中醫院成功入選首批研究型醫院培育單位,獲批成為“中醫藥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杭州市工程研究中心”。依托腎病科和中醫婦科兩大龍頭學科,充分發揮局省共建實驗室和省重點實驗室的效能,推進基礎研究和轉化研究。作為“浙江省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成員單位,積極參與浙江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聯合浙江大學醫學院邵逸夫共建浙江省重點實驗室“全省生育力精準保護與促進重點實驗室”;聯合浙江中醫藥大學共建浙江省重點實驗室“全省中醫‘瘀毒’證重點實驗室”。
中醫專科影響力持續提升
H醫院腎病科、婦科、心血管病科、推拿科、針灸科、皮膚科、臨床藥學共7個專科成功入選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單位。醫院召開專題推進大會,并牽頭開展兩次專科建設匯報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及省市專家領導參會論證,為專科建設“問診把脈”。中西醫結合臨床(婦產科學)、中醫護理學、臨床中藥學、中醫骨傷科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風濕免疫病學)、中醫腦病學6個學科入選2024年度浙江省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腎病科、婦科、脾胃病科、外科、老年病科、針灸科、兒科7個專科入選浙江省中醫優勢專科聯盟牽頭單位。

反思與討論
●豐富中醫藥傳承創新模式,提升中醫藥服務內涵
H醫院要促進中西醫藥互補、融合發展,堅持中西醫并重,不斷發揮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特色優勢。中醫院要將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作為一項重要的使命,堅持中醫藥文化自信、療效自信、發展自信。在日常管理中,H醫院要不斷挖掘中醫藥特色優勢,將中醫治療率、中醫優勢病種診療方案、中醫臨床路徑、中藥飲片、院內制劑使用等作為重要內容進行考核,積極推廣使用中醫藥適宜技術,發揮中醫藥在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的獨特優勢。
●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全面提高中醫藥人員素質
充足的中醫藥人才是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的人才基礎,是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重要舉措,是提高中醫院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中醫藥服務的重要保證。《“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將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占比作為主要發展指標,強化中醫院以中醫為主的辦院模式和服務功能。國務院關于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通知中提出探索適應中醫類別執業醫師中醫醫師執業分類管理的人才培養模式。中醫院要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有思路的人才培養計劃,在臨床實踐、科研歷練和綜合素能培養等方面,通過“引進來、送出去、師帶徒、自培結合代培等途徑,不斷推進和優化人才培養路徑。
●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進一步提升與發揮中醫藥特色
以中醫優勢專科建設為契機,確定優勢病種和主攻方向,制定實施中醫診療方案,并通過醫學典籍挖掘、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臨床實踐探索等方式不斷進行優化和創新。圍繞“專病、專技、專藥”三大建設,積極探索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醫藥企業建立合作機制,推動中醫藥科研成果轉化,培育中醫藥新質生產力。積極探索集預防、治療、康復、個人健康管理于一體的全鏈條服務模式,將“以病人為中心”貫穿于醫療服務各環節,提升醫療服務的舒適化、智慧化、數字化、適老化、適兒化水平。
●培育中醫藥特色文化,積極開展中醫藥文化宣傳活動
價值觀的一致性是全體員工相互理解、凝心聚力的基礎,是醫院不斷發展壯大的前提。堅持黨建引領,與文化建設雙促雙融,深入挖掘文化特色和名醫大家的成長之路、高尚醫德、先進事跡等,凝練成積極正面、薪火相傳的中醫藥特色文化。
綜上所述,H醫院要以績效考核為“指揮棒”,不斷拓寬管理思路,創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積極踐行“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以中醫特色建設為引領,依托大學附屬醫院同質化管理,注重彰顯中醫藥特色優勢,堅持中西醫并重,深挖文化內涵和服務品質,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蔡森菲杭州市丁橋醫院(丁橋院區)醫務部陳海玲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醫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