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視機,四月是屬于孫儷的。
先是 17集刑偵劇《烏云之上》,喚醒今年的懸疑劇市場,孫儷再次出演警察角色。從青澀堅韌的安心到 沉 穩 老 練 的 韓 青,一 晃 已 是 22年。
《蠻好的人生》接力登場,開播即爆,收視率包攬央視衛視排名第一,引發追劇熱潮。“收視女王”回歸,孫 儷 的 扛 劇 能 力 再 一 次 被 認證。
看過這部劇的觀眾,也很難不被戲里的胡曼黎吸引。這個能說會道又精明市儈的金牌保險業務員在老公出軌、事業顛覆的雙重打擊下,頑強地爬起身,沖著生活嬉皮笑臉。
孫儷的表演同樣鮮活,她將啃了一半的玉米扔進車筐,騎著共享單車在上海的街頭猛蹬,體面不再,十分狼狽。在漫長的過場里,孫儷從不懼怕灰頭土臉。
“我媽廣場舞都不跳了,天天等著看電視”;“已經落灰的電視都打開追孫儷新劇了”;“天天蹲在電視機前等劇,每天都期待又會有什么新的高潮”。
當下的互聯網,人們很難繞過對孫儷新劇的討論。這部從開播就霸占了觀眾遙控器的電視劇,正在以收視第一的成績一路上漲。截至4 月 24 日,《蠻好的人生》酷云收視率峰值超過3%,網播站內熱度也突破10000大關。
從女兒阻攔媽媽給小男友買百萬保險,到富豪給私生子投保被親生兒子發現,觀眾跟隨保險業務員胡曼黎的視角游走在一個個戲劇性的人生故事里,另一方面,由胡曼黎所引起的漣漪,也不斷擴大。
這個故事里,胡曼黎并非完美女人,剛點開這部劇,甚至有人會覺得這個女人實在難以言喻。
她中專畢業,從前臺轉行保險業務員,性格強勢,控制欲極強。19歲的年紀,她遇到喜歡的人,與他結婚生子,奉獻自己的收入供他讀書,用自己的人脈將他捧成網紅教授。
20 年來,她在群狼環伺的保險行業殺出重圍,一路做到金牌保險銷售,出行開豪車、背名牌包,愛慕虛榮。她還有著銷售的直覺,精心裝飾朋友圈,用正能量雞湯語錄包裝自己的短視頻賬號,看上去生活美滿,事業成功。
但危機就隱藏在她塑造的成功人設里,伺機對她狠狠咬下一口。
胡曼黎的一腔付出換來丈夫出軌,競爭對手又在背后搞小動作將她拉下臺,為了保住光鮮亮麗的生活,她不惜引誘丈夫,甚至拉著小三跳河,只為證明丈夫對自己余情未了。
在前幾集劇情中,胡曼黎既不灑脫,也不清醒,很難稱得上一句“大女主”。而將這個俗女演得生動鮮活,就是孫儷的本事了。
孫儷認為,胡曼黎是“八爪魚”式的人物,有著掌控欲的同時,也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她主動向導演建議,可以將胡曼黎時間管理大師的一面表現出來。
早上,她一邊盯兒子吃飯一邊化妝;下午,她靠一份49.9元的下午茶會見 6位客戶;晚上,她還有精力再拍一段短視頻。更戳動人心的,還有那場在廚房做飯的戲。
四處碰壁的胡曼黎回到家,又看到兒子寫作業時偷摸玩手機。她花了兩萬塊給孩子報名輔導班,兒子卻是班級里唯一考核不過的人。但發泄完怒火,換下職業套裝后,她還是要鉆進廚房,給兒子做晚飯。
煙火氣的氤氳下,胡曼黎的眼睛也被熏得通紅。
這個鏡頭是孫儷設計的,也是她最喜歡的橋段之一。“工作失利,到處要錢,自己又賺不到錢,在外面受了氣,回來罵完兒子,還要做飯給他吃,莫名其妙眼淚就流下來了。”人到中年,連悲傷都是奢侈的,只能藏在繁忙的縫隙里,煲進茶米油鹽中。孫儷說:“那個眼淚是很瞬間的,就是可憐自己。” 在這個片段下,不少網友感同身受,
誠然,在標榜女性獨立的當下,“胡曼黎式”的女人顯得有些落伍,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還是會在生活中看到無數個胡曼黎,那是還被綁在家庭里的無數個中年媽媽。
于是,就像盼望著這些媽媽能邁出家門一樣,胡曼黎在隨后故事里的每一個選擇,同樣牽動人心。這或許就是真實的力量。
導演汪俊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籌備開始,劇本就調整了多次。在片方的原本設計里,胡曼黎的設定要“相對完美一些”,但孫儷主動要求,增加了角色性格上的缺點,給角色縫制了毛邊,比如虛榮心、會撒謊。
汪俊說:“這個人物性格的毛邊都出來了,一下子就變得很鮮活,而不是那種瑪麗蘇式的……我們一直 在 胡 曼 黎 身 上 找 她 所 謂 的 缺點。” 盡管孫儷心里也清楚,把人物的缺點暴露給觀眾,其實是一場冒險。
如果說胡曼黎是一個熱辣鮮活的俗女,韓青則站在胡曼黎的另一面:沉穩、老練、心思深沉。
這個 4 月,兩個截然不同的孫儷在熒幕上同臺競技,但沒有人會將兩個角色搞混,這種舉重若輕的表演,再一次驗證了孫儷的功力。
孫儷曾在采訪中提到選擇《烏云之上》的原因,在一眾刑偵劇里,韓青的人物弧線十分完整。
這是一個經歷了搭檔失蹤、親人背叛、理想破滅的專業刑警,背著童年的陰影,整日里蓬頭垢面,在抽絲剝繭的破案過程中,完成自身的救贖。
在刑偵劇主角大多被男演員統治的當下,韓青將女警從懸浮的高空拉回地面。為了靠近韓青,孫儷在刑警大隊待了一段時間。每天跟著他們開會,看他們抓捕犯人的實況視頻,陪他們審訊犯人,和他們一起去食堂吃飯。
熟悉后,她還將自己的劇本拿給那些退居二線的老刑警們看,“他會說,小孫,這個讀出去你要被人笑的。這種臺詞絕對不能有,但是可以用什么代替一下。”
不僅讓普通觀眾看到一個專業刑警,更要讓專業刑警看到自己,這是孫儷在開拍前就定下的目標。她問老同志們,最不想在熒幕上看到怎樣的刑警,對方告訴她:“柯南式的人物。像個神探,不像人。”
于是,韓青第一次出場,就是一種被現實打磨的粗糲感。暴雨天里,韓青獨自開車去往案發現場。她眼圈漆黑,臉色慘白,一眼看去,感覺這人已經熬了幾個大夜。在后面的鏡頭里,她有著同樣的粗糙——辦公室里放著洗漱包,熬了個通宵后,她站在鏡子前刷牙,手里的動作飛快,但眼睛緊閉著,仿佛下一秒就要睡 過 去。疲 憊 感 濃 得 快 要 溢 出 屏幕。
有網友評價:“韓青讓我看到,女警的強大不僅僅在于拳腳功夫,而在于抽絲剝繭的耐心與直面真相的勇氣。”
孫儷曾說,韓青的一切都要有根基。根基就是人性最普適的一面。好比韓青的父母因車禍離世,于是孫儷設計了韓青在高速上行駛時,每次遇到大卡車呼嘯而過,都會下意識緊張、害怕。這些不自覺屏住的呼吸與流露出的脆弱攪拌在一起,共同捏造了一個真實的韓青。
回看孫儷以往選擇的角色,不難看出她的一貫取向:拒絕瑪麗蘇大女主,去演真實的人。孫儷給韓青配音時 因為韓青,不少網友懷念起 22 年前,《玉觀音》中的安心。 這是孫儷上一次出演女警,也是她的第一部女主戲。彼時只有 19歲的孫儷,背著孩子在冰冷的南勐河中逃命,一顰一笑都是青澀純真。
事實上,安心也并非完美人設。她是緝毒女警,有從學生時代就在一起的愛人,但在與愛人分隔兩地的過程中,她和另一個男人發生了關系,帶著男人的孩子與原本的愛人結了婚。
編劇給觀眾呈現的,是兩個踏進社會時行差踏錯的年輕人互相救贖的故事,而為了將角色的掙扎演出來,非科班出身的孫儷下了許多苦功。練聲樂,學跆拳道,在景洪緝毒大隊跟著緝毒警察一起抓捕毒販,后來有記者問孫儷怕不怕,她聲音軟乎乎地回:不怕。
剛入行時會接觸到怎樣的班底,無形中也影響了演員日后的職業選擇。時至今日,孫儷依舊記得,拍完《玉觀音》后,導演丁黑對她說一番話。
“我所有工作的規矩、表演的規矩,好像都是丁黑導演教我的——拍戲的時候要全身心投入,不能有一點雜念……不能亂接戲,要珍惜自己的曝光率。如果有一次大家覺得你沒那么好,可能下次就像狼來了,不那么相信你了。”
何瑞睿是孫儷合作多年的文學統籌,兩人會在每次接劇本前開很多次會,商討角色是否值得出演,確認出演后,兩人又會繼續開很多次會。孫儷一遍遍提問有關角色的問題,像雕刻師般,用一個個問題雕成最終的角色形象。
2009 年,何瑞睿向孫儷推薦了一個劇本,《小姨多鶴》。那是足夠復雜的角色,隱忍是她一生的底色。日本戰敗后,日本女孩多鶴輾轉留在遼東,給張家生了孩子,又因為種種原因,她只能以孩子小姨的身份在這個家中生活。
這個角色至今仍被認為是孫儷演技上的一次飛躍,原本性格里有些大大咧咧的孫儷將多鶴的溫柔與隱忍表達得十分到位,惹來無數觀眾的眼淚。
導演鄭曉龍同樣因為這部劇關注到了孫儷。當時他正在給《甄嬛傳》物色演員,直到看到多鶴,“孫儷這之前的戲我都看過,她演一個不諳世事的女孩特好,特別清純,請她來演甄嬛就是要演出那種開頭的純來,劇情一點一滴變化,演出后面的甄嬛需要爆發力,我覺得她有這種張力。”
后面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了,《甄嬛傳》引起不止十年的長尾效應,觀眾將這部劇戲稱為出演演員的“養老保險”。但細看下來,甄嬛也并非瑪麗蘇式的大女主,她的人生限制在皇權之下,從天真純善走向了權謀與黑暗。
還有讓孫儷捧回白玉蘭獎杯的《辣媽正傳》,回過頭看,這部劇里的很多橋段都算得上超前。孫儷所飾演的夏冰“愛美如命”,人生宣言是“要么瘦,要么死,就是不想生孩子。”但在結婚后,她受困于社會壓力,生了孩子后,迎接她的是人生的滑坡。
很多觀眾表示,正是因為夏冰,他們才知道喂奶是會痛的,生完孩子的肚子是不能立刻癟回去的,母職并非生來就有的義務,產后抑郁也是正常的。
而夏冰所吸引孫儷的,也正是這種真實。“這樣的生活困境、人生小挫敗、對自己的不自信和懷疑,是每個80后女孩會面臨的。”
孫儷在無數個場合講起,希望觀眾“在鏡頭里不要看到孫儷,而是看到角色”。鏡頭里的她,有時面容憔悴,有時歇斯底里,如果搜索表情包,孫儷雙目無神的形象排在最前列,緊跟其后的,是《羋月傳》里,她悲傷到極致的癲狂。
當國產劇走向快餐模板,預制大女主在熒幕上橫行,數據、流量、商務都比作品本身更為重要,孫儷的逆行,顯得彌足珍貴。
演員是人生的講述者,真實才是生活的底色。觀眾還在回味“娘娘榮光”時,孫儷早已卸下頭面,扎進了生活的洪流。
這些年來,孫儷的產出不多。她的工作團隊透露,孫儷每年要接觸上百個劇本,但挑來揀去,最后也留不下幾個。
孫儷也明確表達過自己對角色的取向,“就像你每天遇到很多人,你不知道下一個遇到的人到底能不能成為你的朋友,你會有感覺的,你跟她相處、跟她說話,她的所有一切你都喜歡,她就是你的朋友,你看到劇本,她每一個行為你都有想象空間,你都好想去演她,瞬間你就會喜歡她,你就想去演。”
有關孫儷的贊美很多:收視女王,大滿貫視后,天生的演員。但將這些稱贊遞向孫儷,她嚇得連連擺手。她更想將那些演技上的高光時刻,歸因于生活的饋贈。比如房似錦的短發形象,來自親戚隨口說的一句“短發好打理”;《烏云之上》里拿不準的劇本,她去找真實的刑警幫忙調整;至于《蠻好的人生》,更是孫儷身邊隨處可見的生活。“胡曼黎的人生狀態,更像是我身邊的朋友或鄰居,我沒有覺得她離我很遠。她的很多小腦筋、小心思,我都沒有距離感。”孫儷說。
網友們一致認為,孫儷是這部劇的戲眼。胡曼黎是一個永遠向前看的人,在生活的洪流里大笑著奔跑,洗衣、做飯、接送孩子、賺錢養家。在她的身上,是上海女性的集體共性:嗲里帶精,俗里又透著心軟。或許她會被困難絆倒,摔個跟頭,但她永遠踩著高跟鞋,繼續向前走。
用上海話說,胡曼黎與孫儷同屬于“啵噶”的性格,顧家、顧朋友、顧一切。胡曼黎是煙火氣息濃厚的女子,孫儷也獨愛上海的煙火氣。她在這座城市生活了 40年,弄堂里的風吹過她具體的生活。
丈夫鄧超每次回上海就要吵著吃小楊生煎,兒子女兒也偏愛在食品商店里探險。路過第一百貨時,孫儷想起母親在這里給兒時的自己買了件毛衣,到了和平飯店門口,這里是兒子等等擺百日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