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銅錫礦床;找礦方向;地質特征;德保縣
中圖分類號:P61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500(2025)06-0116-03
DOI:10.3969/j.issn.1008-9500.2025.06.032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Debao Copper Tin Deposit in Guangxi
MAWenfu,YANCheng,WEIRenyua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eophysical Survey Institute,Liuzhou 545oo5,China)
Abstract:Debao CopperTin Mineisanimportantcoppertindeposit in Guangxi,mainlycomposedofcopper,coexisting tin,andssociatedgoldandsilver.Basedontheanalysisofpreviousexplorationandscientificresearchresults,thisarticle summarizes the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prospectingdirectionsoftheDebaocopper tindepositinGuangxi.Theresults indicatethatthecoppertindeposit isstrictlycontrolldbythestratigraphyandrockmorphology,mainlyocurrig in he outer contact zonebetween theCambrianstrataand therock mass.Proposethatthereis stillacertain potentialformineral explorationinthedeepandperipheralareasofthe miningarea,withafocusonselectingthecontactzonebetween Cambrian strata and rock masse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work.
Keywords: copper tin deposits; prospecting direction; geological features; Debao county
銅是作為我國戰略性礦產之一,廣泛應用于電氣、電子、建筑、交通、工業以及醫療等領域,推動了現代社會的發展。德保銅錫礦床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的礦床之一,隨著礦山的開發,礦山保有資源量逐漸減少,急需進一步開展勘查工作,增儲上產?;诘卤c~錫礦床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礦床地質特征,提出下一步找礦方向,為該區域銅錫礦資源的勘查開發提供科學依據。
1成礦地質背景
礦區地質如圖1所示[]。德保銅錫礦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德??h,屬于右江盆地(見圖1a)。
礦區出露寒武系變質砂巖、角巖、大理巖、矽卡巖組成的一套變質巖系,泥盆系底礫巖、砂巖、泥巖、碳酸鹽巖等,石炭系碳酸鹽巖和硅質巖,二疊系碳酸鹽巖,三疊系碳酸鹽巖、砂巖、泥巖夾灰巖、泥質灰巖,以及第四系等(見圖1b)。
礦區位于右江褶皺帶的南緣,華南褶皺系的西端,經歷了地槽、地臺以及地臺活化3個不同階段的演化,加上多次地殼運動和巖漿巖活動,構造復雜。在欽甲穹窿見北西向斷層切割了欽甲花崗巖體。在巖體中沿北西向斷裂有后期基性巖脈,構造角礫巖,糜棱巖帶。礦區開采坑道和巖體南側黑水河斷裂中均見早期的構造角礫巖呈透鏡體被片理發育的斷層泥所包
a 貴陽 揚了地塊 e 26 D E D 枯求 D b X 。 昆明 右江盆地 華夏地塊 € 圖1b 5 P D 18 2 地
石漢盆地 5 1 / VI A / E
化綠一首夜凈塊 Mtr么武巖 印 地塊 海南 L £ 5 2 L D E 0 y 4 Y ? £ N F 3 D T 1 VF Y E P
£ A 入 e e 1 D 心 125 D 128 上 28 3 D E D 2 + ++ + L √+ A D 立 2 D9 1-2
D + € G + 13 + + +
+ X YD E-2+ + 28 +++ E2 D 7 Ⅲ
+ + + +++ 2 ++ +++ 雙瓦 + + + 外琴 + + + + + ++
D 1 £ 2 €-23 1 4 βu5 5 6 7 1 f = 8 9
一 10 Ⅲ 11 1 12 +++ 13 0L 250 500m
1.泥盆系;2.寒武系;3.中-下寒武統;4.花崗巖體;5.輝綠巖;6.角度不整合地質界線;7.地層界線;8.正斷層;9.性質不明斷層;10.礦體;11.礦段編號;12.巖層產狀;13.黑云母花崗巖。
裹,斷層面具水平擦痕,兩盤巖層呈明顯的撓曲,斷層兩旁次級斷層和節理非常發育,并被石英、方解石脈或基性輝綠巖脈所充填。欽甲花崗巖體出露面積約為 45km2 ,其余均為零星嵌布在欽甲花崗巖體或離其不遠的小巖體[2]。
區內礦產有銅、錫、銻、金等金屬礦,其中規模最大為矽卡巖型銅錫礦,分布于欽甲花崗巖體的外接觸帶,已發現中-大型德保銅錫礦床1處,小型建屯銅錫礦床1處及多處礦點,成礦條件十分有利。
2礦區地質特征
2.1 地層
礦區出露的地層有下古生界寒武系和上古生界泥盆系,寒武系地層劃分為6段18層。其中,5層巖性為陽起石、柘榴子石、透輝石、透閃石等組成的矽卡巖夾角巖,是區內賦存銅、錫、鐵礦的最重要的層位之一;7層巖性為由柘榴子石、陽起石、透閃石、透輝石等組成的矽卡巖夾角巖或大理巖夾角巖,呈透鏡體交替產出。矽卡巖者絕大多數已銅錫礦化,是區內銅、錫、鐵礦的主要賦礦層之一[3]。泥盆系主要為蓮花山組、那高嶺組、郁江組和塘丁組,為一套碎屑巖。
2.2 構造
礦區雖以單斜構造為主,但受應力作用強烈而復雜,構造斷裂極為發育,各組斷裂相互交叉錯斷,礦區主要構造方向為北北東(NNE)、北東東(NEE)、北西西(NWW)、北北西(NNW)、近東西(EW)等5組,以NWW、NNW、NNE最發育。斷裂存在多期次,以成礦前斷裂為主,其次為成礦后斷裂。成礦前的斷裂具規模大等特征,一般呈北西(NW)向帶狀分布,斷裂破碎帶中發育碎裂巖,該類斷裂為導礦和容礦提供有利條件。成礦后主要表現為破礦構造,主要性質為張扭性斷裂,呈北東(NE)、北西(NW)走向。
2.3 巖漿巖
礦區出露主要巖漿巖為欽甲巖體,分布于礦區南部,出露面積約 45km2 。巖體侵入寒武系,主要巖性為黑云母花崗巖,巖體于圍巖接觸界線較清楚。欽甲花崗巖體可分為內部相、過渡相和邊緣相,成礦年齡在 412.4~442.4Ma ,成巖時代為晚奧陶世一志留紀[4]。輝綠巖分布于礦區南西部,欽甲巖體和其南緣黑水河斷裂帶附近。石英斑巖(花崗斑巖)分布于礦區北 5~6km ,呈脈狀沿北西方向展布,充填在寒武系、泥盆系的斷裂帶中。
2.4礦體特征
礦區礦體以銅為主,共生礦產主要為錫,伴生金、銀、硫、鐵、砷、鎵(Ga)、鍺(Ge)、銦等。礦體主要產于花崗巖體與圍巖的接觸帶,賦存于寒武系3~9層,是主要工業礦體的產出位置,礦體形態為似層狀、扁豆狀、透鏡狀,產于矽卡巖中。賦存于寒武系5、7層的礦體為主要礦體,二者的銅、錫儲量分別占礦區銅錫總儲量的 96% 和 95% 左右。其他分層中的礦體均為一些規模小,分布零星的透鏡體或礦餅;Ⅱ、VI、V等3個礦段是礦區主要礦段,各分層礦體均有存在,單個礦體規模也較大,礦體埋深有由南西向北東傾伏的規律。礦體中,錫品位為0.13%~ 0.70% ,銅品位為 0.35%~ 1.83% ,厚度為0.97~8.52m ,礦化不均勻,變化較大,礦體因斷裂發育連續性較差。
2.5礦石類型
按照礦物的共生組合,將原生礦石劃分為石榴子石卡巖銅錫礦石、陽起石矽卡巖銅錫礦石、方解石-石英銅錫礦石、磁鐵礦矽卡巖銅錫礦石、塊狀硫化物礦石等。其中,陽起石矽卡巖銅錫礦石為礦區主要礦石類型,該類礦石含銅一般比其他礦石類型高;其他礦石類型次之,幾種礦石類型較難分帶,普遍混合產出。銅錫常常共生,錫在矽卡巖中礦化更多,存在構造疊加的部位往往銅較富集[5]。氧化礦石主要分布于地表及淺部,硫化礦石主要分布于V、VⅢ礦段。礦區氧化銅錫礦石占比約為 7.4% ,硫化銅錫礦石占比約為 92.6% 。
3 找礦方向
該銅錫礦床嚴格受層位及巖體形態的控制,主要產于寒武系地層與巖體的接觸帶,因此找礦方向應該重點選擇有利層位和巖體的接觸帶地段。在平面上巖漿沿斷裂貫入呈楔形或巖枝所構成的內洼地段,以及在剖面上接觸面比較平緩的部位對成礦有利。礦體離巖體 40~60m 處及斷裂帶附近的礦體較富說明斷裂構造與成礦關系密切,應綜合考慮構造對成礦的影響。
目前,礦區南面工作程度較高,下一步找礦方向可考慮礦區深部及外圍,重點放在礦區北面,如多問礦段一帶52線、54線、58線及60線揭露的銅錫礦體沒有圈閉,可沿走向和傾向追索控制。在礦區北面的大林村至石牌村一帶的勘查空白區,圈定有多個磁法異常,賦礦地層及花崗巖體繼續延伸,下一步加強深部找礦預測工作,爭取有所找礦突破。北西80線一帶的銅錫礦體大致已圈閉,往北東的尾礦庫方向,賦礦地層及花崗巖體繼續延伸,地表圈定有多個磁法異常,結合現有找礦成果,可圈定找礦潛力較好的地段,稀疏布設少量的鉆探工程驗證和控制。
4結論
廣西壯族自治區德保銅錫礦床具有獨特的地質特征和豐富的礦產資源潛力。未來,找礦工作應圍繞深部和外圍找礦方向展開,重點選擇寒武系地層與巖體的接觸帶區域開展找礦工作,并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方法提高找礦效率和準確性。
參考文獻
1王晨光,張德會,劉向沖,等.廣西德保矽卡巖型銅錫礦床成礦流體演化特征[J].高校地質學報,2023(2):174-185.
2 馬文富,黃光愛,胡旭剛,等.廣西銅礦成礦類型、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J].礦產與地質,2024(6):1049-1056.
3 唐盛毅.廣西德保銅錫礦床控礦因素及外圍找礦預測[J].南方國土資源,2008(11):28-30.
4 王永磊,王登紅,張長青,等.廣西欽甲花崗巖體單顆粒鋯石LA-ICP-MSU-Pb定年及其地質意義[J].地質學報,2011(4):475-481.
5 梁有彬,吳成柳.廣西德保銅錫礦床錫的賦存狀態及地球化學特征[J.礦產與地質,1984(1):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