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州位于俄烏邊境的俄羅斯西南部,西部與烏克蘭蘇梅州相鄰,內鄰南部的別爾哥羅德州,東鄰沃羅涅日州,北部與利佩茨克州、奧廖爾州、布良斯克州相鄰。從地理位置上看,是俄領土防御的前沿陣地。
庫州之戰,分為5個階段。
第一階段:2024年8月6日前,為“烏軍籌劃階段”。
組織籌劃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總司令瑟爾斯基等高層決策者為了扭轉戰況的不利局面,在西方國家的情報支援下,進行長時間的籌劃和準備,特別是對戰役目的、情報信息、兵力使用、占領區域、戰法運用等認真分析研判,包括戰術層面的行動指導、精準打擊的重要目標、烏軍如何有效避開俄軍的防線等。
據被審訊的1名烏軍戰俘交代,早在7月28日,烏軍指揮員對庫州的突襲行動即已開始籌備。烏軍的作戰方案是先行占領庫州,而后向別爾哥羅德州、利佩茨克州推進,其戰役目的是通過占領盡可能多的領土,特別是占領庫州核電站并以此為要挾,為戰爭后期可能的談判創造有利條件。利用這些土地和核設施作為談判籌碼,以此換回俄軍已經占領的烏克蘭5個州(克里米亞、赫爾松、扎波羅熱、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據烏軍戰俘口供,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親自到第82空中突擊旅第9偵察連做臨戰動員并下達命令,主要任務是突入庫州核電站,并埋設炸藥。

兵力調動 此次行動與以往兵力調動不同,需要“神不知、鬼不覺”地在極短時間內隱蔽集結兵力,這對于大兵團作戰十分困難,尤其是在俄軍全天候偵察的情況下更是難上加難。為此,烏最高軍事指揮官一方面將部隊從烏東前沿陣地秘密調集,如部分從恰西夫亞爾調派的兵力,涵蓋了步兵、工兵、裝甲車駕駛員、無人機部隊操作手等不同兵種參與庫州進攻行動;另一方面選擇在烏邊境后方5~7km的區域秘密集結,與以往不同的是未在邊境線上集結兵力,避免引起俄軍的注意,進而在戰役開始時能夠迅速突破邊境,深入俄境內,打俄軍一個措手不及;再一方面,在時間選擇上,選定在8月6日清晨行動之前的第3天凌晨,當人們困乏疲憊、喪失警惕時烏軍悄無聲息在西北部蘇梅州—庫州邊境線完成集結。
此外,為了達成戰役行動的突然性,烏軍進行突襲準備。重點包括武器裝備及車輛、物資、油料、給養、衛勤等后勤準備,包括美國和西歐國家提供的彈藥。
第二階段:2024年8月6日~9月6日, 為“烏攻俄守階段”。
越境突襲 8月6日凌晨,烏軍調集7個旅,由最初的1.2萬人逐步增至3.5萬人(包括烏軍官兵和外國雇傭兵),從幾個點位向庫州地區發起進攻,烏軍迅速奪取俄軍幾個檢查站、消滅了持輕武器的邊防軍、占領步兵單位駐守的野戰工事。從最初幾個小時的視頻畫面可以看到,烏軍利用俄人員密度較低的空隙,越過邊境線發動攻擊,采取的一系列“空中襲擊、越境排雷、突破防線,以及俘虜俄軍官兵”等行動協同有序、有條不紊。烏軍也自夸,周密籌備、嚴格保密、出其不意和戰斗精神是行動初期的關鍵因素。
迅速突進 烏軍突破邊境線后,第一梯隊的第88、61、22機械化旅與第82、80空中突擊旅,按照預案在第49炮兵旅的火炮支援下,從庫州邊境撕開的突破口兵分四路推進,中間兩路為主攻部隊,其中一路先頭部隊1000余人在數十輛裝甲車和坦克的支援下迅速突進,直插庫爾斯克市(以下簡稱庫市);一路向交通樞紐利戈夫市進軍(該交通樞紐與雷利斯克、科列涅沃、蘇賈、庫爾恰托夫、普利亞米奇諾等城鎮連接,并向東北連接至大型鐵路樞紐庫市);左右兩翼為策應部隊,避免中間兩路被俄軍夾擊,并向外擴大戰果。
8日,烏軍占領28個居民點,戰線向東延伸,直逼庫州別洛夫斯基區(亦譯為別拉亞),距離庫市僅幾十公里,控制面積迅速擴大。當夜,俄軍1支增援裝甲集群在試圖阻擋烏軍途中遭到烏軍“海馬斯”火箭炮攔截,造成重大損失。同日,烏軍使用導彈打擊重要目標——核電站,被俄軍防空部隊擊落。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右二)與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右一)對庫爾斯克戰局進行再部署
13日,烏軍推進受阻,當天在不同方向推進1~2km,俘獲100多名俄軍官兵。
15~16日,烏軍縱深推進35km,烏軍稱完全控制989km2,灰色區域(交戰區域)390km2,在完全控制的北德利科沃、列別捷夫卡、格沃、普利霍沃、馬哈洛夫卡、蘇賈、小洛克尼亞、新伊萬諾夫卡、柳比莫夫卡建立緩沖區。尤其宣稱完全控制了具有戰略意義的交通樞紐蘇賈市,并在庫州蘇賈設立軍事指揮官辦公室和軍事管制局,以維持社會秩序和滿足烏控地區居民需求,確保烏軍的后勤保障系統運行平穩。
17~19日,烏軍使用戰機空襲和“海馬斯”火箭炮摧毀茲瓦諾耶大橋、格盧什科沃大橋和卡雷日大橋,使得塞姆河上的橋梁全部被炸毀,約500~700名俄軍官兵被包圍;3座橋梁被毀后,俄軍著手建造旨在為被圍人員提供逃生路線的2座浮橋也被烏軍摧毀。失去橋梁,導致俄羅斯塞姆河西岸的守軍給養供應困難,使這些守軍處于異常危險的境地。
至此,烏軍突入庫州寬度86.6km,深度最深36km,完全控制1143km2,灰色地帶413km2。在此基礎上,烏軍沿著蘇賈向東繼續推進,部分小股力量在蘇賈以東25km處活動,向西抵達阿帕納索夫卡村。烏軍稱控制庫州1250km2的土地,覆蓋92個居民點。
22~31日,烏軍使用無人機襲擊庫州核電站。雖然俄方再次發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核電站都不能成為軍事打擊目標”的警告,但這類警告在戰時來說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說明該目標的重要性,成為雙方奪取和固守的重點,烏竟然使用火箭彈直撲俄核電站。至此,烏軍在庫州的不同方向繼續推進了1~3km,烏軍在庫州的控制區域擴大到1294km2,約100個居民點被納入其臨時管轄范圍。
9月2~6日,烏軍在蘇賈以北攻占俄軍約200km2的大片陣地。特別是烏軍在庫州行動剛滿1個月時,又奪取波格列布基、奈德諾夫、奧爾洛夫卡、涅恰耶夫、馬里耶夫卡等區域。同時,烏軍意圖繼續向外猛沖猛打,向馬爾丁諾夫卡東北部和科諾佩爾卡、科列涅沃、沃恰涅夫、梅德韋日等居民點發動攻擊,向被包圍在盧什科夫斯基區的3000名俄軍官兵發起試探性攻擊,并意圖合圍庫州的重要交通樞紐和補給點科列涅沃。同日,烏總統澤連斯基在德國拉姆施泰因會議上總結烏軍進攻庫州1個月的戰績時指出,烏軍控制庫州地區1300km2和100多個居民點,俄軍損失6000名官兵。
俄軍狙擊 面對烏軍的凌厲攻勢,俄邊防部隊在烏軍的猛烈打擊下幾乎沒有招架之功,反應過來后的俄軍主要靠庫州有限的兵力進行防御,并從其他地區調兵遣將,包括來自莫斯科、遠東、圣彼得堡、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的空降兵、海軍陸戰隊、坦克和步兵等9個新組建的旅或其主力部隊。同時,成立庫州、別爾哥羅德州和布良斯克州集團軍,負責保護這3個地區的國土和民眾。
在庫州戰事的前1個月,俄軍一直處于防御態勢。俄軍為了遲滯烏軍的進攻,在離邊境40km處挖掘戰壕和修筑工事,初期各方增援部隊在指揮、協同和通信等方面暴露出許多問題。即使如此,俄軍也未因為庫州戰事而影響正在頓涅茨克方向進行的夏季攻勢。后來,在庫州戰事特別吃緊的情況下,才勉強抽組兵力前往增援。
8月7日,俄總統普京召集國防部長、總參謀長、安全會議秘書、聯邦安全局局長等要員舉行緊急會議,商討如何應對庫州局勢。普京表示,俄方將堅決回擊烏軍在邊境地區的一系列挑釁。隨即,庫州代理州長斯米爾諾夫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并于9日在庫州啟動聯邦級應急響應機制。

10日,俄北部集團軍在庫州的多個居民點方向擊退烏軍進攻,并成功狙擊烏軍第22機械化旅,使烏軍15名指揮人員陣亡,同時還消滅該部1120名戰斗人員,繳獲140件武器裝備,包括20輛裝甲運兵車和22輛坦克。
12日,俄方稱烏軍襲擊造成庫州12名平民死亡、121人受傷。為保證居民安全,俄方緊急疏散庫州12.1萬名居民,緊急疏散與庫州相鄰的別爾哥羅德州克拉斯諾亞魯日斯基區的1.1萬名居民。同時,在庫州、別爾哥羅德州和布良斯克州實行反恐怖措施。
13~14日,俄軍“繼續阻擋”烏軍的進攻,并“挫敗”機動部隊“乘坐裝甲車”的襲擊。俄軍奪回烏軍控制的幾個村莊,但局勢仍然不穩。至此,俄軍投入的地面部隊,包括4個摩步旅、2個近衛海軍步兵旅、1個近衛空降團、1個火箭旅、6個摩托化步兵團、1支特種部隊、1支無人機中隊、1支三防小隊;俄內務部隊亦派出3個營的兵力,另有1支阿爾巴特特種營,以及從非洲緊急調往庫州的瓦格納雇傭兵集團,共5萬人左右。
28~30日,處于防守狀態的俄軍在庫州擊退烏軍突擊隊發動的6次進攻。消滅烏軍380人,摧毀烏軍30輛裝甲車;俄國民近衛軍在距離庫州核電站5km處發現并銷毀1枚烏軍發射的“海馬斯”火箭彈。
9月4日,俄軍在庫州邊境地區擊斃370多名烏軍官兵,擊毀13輛裝甲戰車、2輛步兵戰車、2輛裝甲運兵車、2門火炮、2個美國洛克希德·馬丁M270多管火箭系統的發射器和1個電子戰雷達站。
5日,俄空天軍蘇-34多功能超音速戰斗轟炸機對庫州邊境地區的烏軍集群實施精確打擊。
至9月6日,在庫州方向的戰斗行動中,俄軍共消滅烏軍10400多人,摧毀裝甲戰車599輛、裝甲運兵車74輛、汽車339輛、坦克81輛、火炮76門、多管火箭炮系統發射器24個等一大批裝備。
總體評價,俄方的反攻行動“微不足道”,主要是因為俄軍需要在烏東部戰線和庫州的作戰之間進行平衡,加之兵力集結和部署需要時間。因此,俄方表示:“殲滅烏軍的行動繼續進行。”
第三階段:2024年9月6日后~11月上旬,為“俄攻烏縮階段”。
俄烏在庫州激戰1個月后,其戰場局勢發生重大變化,整體呈現俄軍局部反攻、收復半數失地的局面。
雙方持續增兵 隨著俄軍反攻的到來,烏軍也調兵遣將繼續往庫州增兵,雙方在庫州方向開展慘烈的消耗戰和陣地戰。烏軍高層指揮部隨即做出戰略調整,命令進攻衛隊第1旅、92突擊旅、95空突旅、115機械化旅和129國土旅作為第三梯隊進入庫州,從庫拉霍夫前線緊急調至庫州地區的第145、148旅部分兵力也加入其中。至此,烏軍在庫州的兵力增至14個旅和多個分隊,并且有大量外國雇傭兵加入戰斗,以應對俄軍的反攻。
穩住陣腳后,俄軍在庫州反攻作戰力量中,除邊防部隊、雇傭軍以及義務兵外,也投入眾多精銳部隊:俄軍第155、第810、第40海軍陸戰旅、第106空降師、第72摩步師,總參謀部直屬的第22特種兵旅也調到庫州參加戰斗。隨著增援部隊的到來,俄軍逐漸有了兵力優勢,并且得到空天軍的火力支援。

固守核電站 進入9月,烏軍將庫州核電站作為主要戰略目標,試圖奪占后用來換回烏被俄占領的扎波羅熱核電站。
于是,烏軍在占領庫州部分領土后,直撲庫州核電站,其坦克、步兵和炮兵配置在核電站周邊,計劃一次性解決戰斗。然而,俄軍早有準備,并派出經驗豐富的第14集團軍和近衛軍提前設置防線,加強庫州核電站要害部位的警戒。當烏軍使用精準制導炸彈對核電站實施打擊時,俄軍實施有效攔截,并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以尋求該機構及國際輿論的支持。
俄軍奪回部分居民點 9月10日,俄軍開展自烏軍突襲以來規模空前的大反攻。俄軍利用無人機、戰斗機對烏軍陣地進行精準打擊,并利用大量火炮實施密集轟炸,有效遏制了烏軍的突擊。同時,俄軍運用先進的電子干擾設備,對烏軍通信系統進行干擾和癱瘓,降低其指揮效率。
經過激烈戰斗,俄軍奪回維克托羅夫卡、戈爾杰耶夫卡等多個居民點,烏軍指揮員亦下令部分不占優勢的部隊從斯帕諾埃村等多個控制區主動撤離,俄軍趁機在整個庫州地區開始抓捕烏軍俘虜的行動。
12~14日,俄軍的反攻小有斬獲。俄軍又發起反攻并占領庫州10個居民點,在烏拉諾克、奧列戈夫卡、奧布霍夫卡、斯納戈斯特、阿帕納索夫卡、庫里巴基,以及謝普圖霍夫卡和卡烏楚克持續展開戰斗。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烏軍強勢進攻所造成的被動局面,重新獲得庫州地區部分局勢的控制權。
19~20日,庫州戰場的維克托羅夫卡和馬來亞洛克尼亞2個村莊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處于烏軍控制下的這2個村莊戰況非常復雜激烈,從蘇賈馳援的烏軍進一步加強這些陣地的防御,使得俄軍攻勢受阻。
圍困在瑪麗耶夫卡、波格雷布基、奧爾洛夫卡和克魯格倫科村莊的烏軍2000人被俄軍三面包圍,另一面未被包圍的方向遭到無人機、航空兵和火炮的攔阻,由于沒有足夠的運輸工具,突圍后的烏軍需要徒步撤離。
21~23日,俄空軍使用高爆航空炸彈命中并摧毀庫州邊境附近的一個烏軍指揮所,殲滅在庫州的烏軍380人,摧毀2輛坦克、9輛裝甲戰車;俄北部集團軍空降兵在炮兵、無人機、反坦克導彈的配合下,挫敗烏軍向庫州縱深突破的意圖,消滅試圖攻擊之敵,摧毀2輛坦克、4輛裝甲戰車及其他軍事裝備。

9月24~10月6日,俄軍殲滅烏軍690人。烏軍使用6架無人機襲擊位于庫州的一個俄軍S-400防空導彈陣地,使55K6E作戰控制站喪失戰斗力,并造成2個發射器被毀、1個發射器受損。
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俄軍相繼取得一定戰果。至此,烏軍根據戰場形勢和作戰計劃,一方面對庫州的部隊進行合理調配和輪換,以保持參戰部隊的戰斗力和作戰積極性。一方面動用無人機對俄軍后方戰略目標進行打擊,遲滯俄軍反攻。俄軍則在空天軍的支援下加緊反攻。經過俄軍的艱難苦戰,終于收復近一半領土的控制權。換言之,烏軍當時控制的面積只剩500km2。
第四階段:2024年11月中旬~2025年2月上旬,為“攻防拉鋸階段”。
俄烏雙方在庫州多個城鎮展開激烈爭奪戰。
俄軍反攻收效甚微 俄軍為了盡快收復失地,加大步兵進攻和數輪機械化突擊,雖然每輪進攻和突擊都取得些許進展,但未能取得顯著戰果。
2024年11月16日,一輛烏軍裝甲運兵車遭到俄軍伏擊,車輛被打爆,5名烏軍官兵當場陣亡,車內剩余的烏軍官兵突圍時遭到伏擊,2人逃入樹林,4人被俘。
11月中下旬,俄軍指揮部將大約12000名朝鮮官兵投入庫州反攻行動中,盡管朝軍對烏軍陣地進攻勇猛,但朝軍在應對烏軍無人機和炮火打擊時遭受重大損失。
12月18日,俄軍步兵在坦克部隊的掩護下向庫州東部普列霍沃、馬來亞洛克尼亞、波格列布基和西部的達里諾、新瓦洛夫卡、下克林2個方向同時發起大規模沖鋒,每個波次的規模均在3個步兵營以上。同時,俄空天軍全力以赴協助俄地面部隊發起進攻,并向烏軍前沿陣地投下大量滑翔炸彈和溫壓彈。在西部方向,俄空天軍在2h內投下50多枚滑翔炸彈,給烏軍造成重大殺傷。

在俄軍的強力攻勢下,庫州烏軍不得不深挖戰壕,以減少彈藥和冰凍土塊對人員的殺傷。盡管烏軍耗費人力加深戰壕,但挖掘速度緩慢,常常是戰壕還沒有挖好,俄軍的坦克和步兵就已沖到陣地,筋疲力盡的烏軍官兵幾乎沒有抵抗力。
同樣,俄軍也付出沉重代價。由于庫州大雪密布,俄軍無法發現積雪下面烏軍布設的反坦克地雷和反步兵地雷,俄軍的坦克和步兵多被地雷殺傷。
2025年1月,俄軍為了收復蘇賈,加大在蘇賈西側、蘇賈南部、蘇賈東側以及斯韋爾季利科沃附近的進攻力度,但戰績不大。
2月7日,俄軍使用精銳部隊,憑借堅韌的防御和精準的打擊,擊退烏軍8輪反擊,隨后以掃蕩形式消滅該地區零散的烏軍官兵。
烏軍防守,不時還擊 烏軍為了干擾俄軍在該地區的指揮和控制,對庫州的俄軍前線陣地、指揮所和軍事基地發動數次打擊。
2024年12月30日,烏軍對庫州雷爾格夫的俄軍第76空降兵師指揮所實施打擊,導致8名高級指揮員死亡,20人受傷。
2025年1月5日,烏軍在蘇賈以北、距離烏邊境20km的貝爾丁村和25km的索爾達茨克居民點發動“重大攻勢”。同日在靠近蒂奧特基諾的突出部和靠近格盧什科韋村以南的邊界突出部向俄領土推進2.7km。同時,在蘇賈東北部的貝達因南部、新索特尼茨基等地亦有推進,但進展不大。
1月6日~2月6日,烏軍襲擊庫市的1處俄軍事基地、第810海軍陸戰旅指揮所、雷爾斯克的1個俄軍指揮所;向庫州的烏拉諾克居民點和切爾卡斯卡亞—科諾佩爾卡方向發動多次進攻,均被俄北部集團軍部隊成功擊退。
第五階段,2025年2月中旬~4月下旬,為“俄軍大舉反攻階段”。
2025年2月11日,俄軍在庫州地區1天內消滅300多名烏軍官兵,摧毀11輛裝甲戰車、16輛汽車、6個無人機控制站、2門迫擊炮、2輛坦克、1門火炮和1輛裝甲運兵車。
12日,俄軍向蘇賈方向推進寬2km、深20km的縱深,成功收復庫州斯維爾德利科沃定等15個居民點。俄海軍陸戰隊和突擊傘兵也在庫里洛夫卡南部向蘇賈方向運動。
至此,烏軍在庫爾斯克州投入約12個旅的部隊,并意圖大規模反擊。俄軍指揮部也開始籌劃規模較大的空地協同進攻行動,以徹底奪取蘇賈這個天然氣運輸樞紐中轉站。
16~27日,雙方繼續在庫州多個區域發生戰斗27次。俄軍向烏軍控制地區投擲49枚滑翔炸彈。在庫州方向消滅烏軍790余人,收繳1座S-300防空導彈系統的雷達站、2套防空導彈系統發射裝置。
3月5日,烏軍由于缺乏美方的空襲預警和目標指引,防空體系不僅出現漏洞,而且無法使用美西方提供的精確制導武器,導致其在庫州連遭挫敗。而俄軍趁機發起大規模進攻,短短幾天就突破烏軍防線,逼近烏核心據點蘇賈并進入烏境內。
8~14日,俄軍在多個方向發動大規模攻勢。盡管美國緊急恢復對烏情報的支持,但俄軍改變戰術,集中優勢兵力,包括精銳的海軍陸戰隊、空降兵和無人機部隊從數個方向,以蘇賈為目標發起攻擊。
特別是俄軍指揮部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命令特種部隊600多人戴著防毒面具,沿1條廢棄天然氣管道步行15km突襲烏軍,直接把烏軍打蒙,關鍵時刻為大反攻贏得勝利。俄軍數天內奪取150km2的領土(烏軍控制區僅剩下280km2),解放庫州30個居民點。烏軍在俄軍的強勢攻擊下,被迫退守至蘇賈以西地域進行防守。
15日,身著戎裝的俄總統普京視察庫州前線,聽取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的戰況匯報,并下達命令:要在俄烏邊界附近建立安全區,在最短時間趕走庫州的烏軍。
截止4月中旬,烏軍在庫州共損失73410名軍人,包括13套美制“海馬斯”在內的53具火箭炮發射裝置、26具防空導彈系統發射裝置、405輛坦克、2262輛裝甲戰車、301輛導彈裝甲運輸車、331輛步戰車、10輛導彈運輸裝填車、15輛裝甲維修后送車、1輛首長參謀指揮車、23輛排障工程車、1輛工程偵察車、1輛掃雷車、5輛架橋車、2664輛汽車、601門火炮、1門自行高炮、18臺反炮兵雷達、10臺防空雷達、123座電子對抗站。
4月下旬,庫州發生零星戰斗,亦屬于清理戰場后期。4月28日,俄總統普京宣布:俄軍已徹底擊潰庫州的烏軍武裝,收復被占領的土地。(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