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條腿的蜘蛛
是個鋼琴家
一條彈高音
-條彈低音
一條織織網
-條抓抓蟲
..... 第八條腿呢
也一直在干活
這是我寫的一首科普兒童詩《八條腿的蜘蛛》。從詩句里,可以了解到蜘蛛的外形特征:八條腿。蜘蛛的頭胸部和腹部由細細的腹柄相連,整個身體呈圓形或卵形。
作為陸地生態系統中經驗最豐富的捕食性動物,蜘蛛是自然界中的“職業殺手”,而這個“職業殺手”又跟別的“殺手”不一樣。它或是安坐于網中央,又或是藏于網的一隅 (yu),既無追逐之累,又無尋覓之苦,自有蟲兒“自投蛛網”。這樣說來,蜘蛛真是守株待兔的典型代表。

這樣的情形,不由得讓人想起一個謎語一一小小諸葛亮,獨坐軍中帳,擺下八卦陣,專捉飛來將。
少時住在靈界村,那時在茅屋里時常可以見到蜘蛛織網。無聊時坐在屋里看蜘蛛織網,也是一種樂趣。
蜘蛛在墻角爬來爬去。一開始,我并不知道它是在織網,而且我也沒看見它的絲。后來,我才知道原理:蜘蛛的腹部末端能分泌出黏液,在空氣中凝成很細的絲。
當我仔細觀察的時候,神奇的場景出現了:墻角有幾根細細的絲,蜘蛛就在上面“走鋼絲”。這看得我心驚膽戰,老是想著,萬一絲斷了,蜘蛛豈不是摔得粉身碎骨?
事實上,蜘蛛早在織網前就有了規劃,已經是胸有成竹了。這樣來來回回,“經線”就織好了。然后,它再繞著“經線”織“緯線”,縱橫交織,蜘蛛網的雛形就出來了…如果再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蜘蛛在織網時,還會時不時用后腿按一下絲線,好像是在打結,這樣織出來的網就更結實了。
也有一種花蜘蛛,喜歡在野外織網。它們在雜樹間織的網,往往很有“文化”。尤其是清晨,網上的露珠清亮透明,陽光一照,仿佛可以看到許多白色的拼音字母。這時,我會一邊拼讀一邊猜想,覺得饒有趣味。
蜘蛛的網時常被臺風刮得支離破碎,或者被大雨砸得千瘡百孔,還可能被莽撞的大鳥拍得稀巴爛。這時候,蜘蛛只能馬不停蹄地投入修繕工作,又或者是另起爐灶,不知疲倦地新織一張網。難怪古人云:
蜘蟲朱結網,于樹之枝。
大風忽起,突落其絲。
蜘咄朱勿惰,一再營之。
人而不勉,不如蛛咄朱。
幾乎每一張蜘蛛網上都可以見到各種蟲子的“遺骸”,令人觸目驚心。要是親眼看見蜘蛛捕蟲,就會發現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
有一種小蜘蛛,它的“戰場”并不在網上,而是在墻壁上。它時常在墻上不動聲色地爬來爬去,見到停在墻上的蒼蠅,不會貿然出擊,而是悄悄地繞到蒼蠅的側面,躡手躡腳地挪過去……
好戲馬上上演:只見小蜘蛛突然跳起來,瞬間就將蒼蠅按在身下,使其動彈不得,然后用嘴巴一咬,毒液就注入蒼蠅體內,蒼蠅也就一命嗚呼了。

自然回響
兒子:“爸爸,斗蟋蟀,聽說過吧?
爸爸:“我小時候還斗過呢。”
兒子:“那斗蛛蛛朱,您見過嗎?
爸爸:“你見過嗎?
兒子:“沒有。”
爸爸:“那你吹什么牛!
兒子:“我沒吹牛。日本就有一種悅目金蛛,專門被養來比賽的。
爸爸:“怎么比法?
兒子:“兩兩對決,其中一方將對方咬住,并用絲將它纏繞起來,這樣就算獲勝了。”
爸爸:“你怎么知道的?
兒子:“書上說的。日本古代有位將軍為了鼓舞軍隊士氣而組織斗蜘蛛朱比賽,結果士氣大漲。所以,斗蜘蛛就在日本流行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