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標準必要專利(SEPs)在全球技術競爭和市場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特別是針對SEPs的反壟斷規制問題,分析其對市場競爭和技術進步的影響。【方法】通過聚焦SEPs反壟斷規制的全球典型問題,調研了美國、歐盟和日本在此方面的實踐和經驗,采用比較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討了不同國家和地區對于SEPs反壟斷規制的做法。【結果】揭示了SEPs反壟斷規制在全球范圍內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以及其對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和促進技術進步的重要性。同時,總結了美國、歐盟和日本在SEPs反壟斷規制方面的實踐經驗和有效做法。【結論】提出了對我國SEPs反壟斷規制具有借鑒意義的啟示,為相關政策制定者、法律實務者及學術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有助于我國在全球技術競爭和市場發展中更好地應對SEPs反壟斷規制挑戰。
關鍵詞: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標準化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5698.2025.06.017
0引言
隨著全球化和技術革新的不斷推進,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EssentialPatents,SEPs)作為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其定義與重要性日益凸顯。標準必要專利指的是那些在實施某一技術標準時不可回避的專利技術,它們構成了現代通信、信息技術、醫療設備等多個領域的基石。SEPs的存在不僅促進了技術的標準化和普及,也加速了全球市場的融合與創新步伐。然而,隨著SEPs數量的增加,市場壟斷現象及其濫用權力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對公平競爭和技術創新構成了潛在威脅。
反壟斷規制的必要性與挑戰隨之而來。確保市場公平競爭、防止權利濫用、維護消費者利益,已成為全球范圍內亟待解決的問題。然而,由于SEPs的特殊性,反壟斷規制面臨著界定市場支配地位、評估合理許可費用、處理跨國法律沖突等多重挑戰。我國也在不斷完善SEPs的反壟斷規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暫行規定》《禁止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行為規定》等法規。但不同國家和地區在規制SEPs方面的法律體系、政策導向和執法實踐存在差異,這進一步增加了全球協同規制的復雜性。
本文旨在從全球視角深入探討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分析其面臨的典型問題及其對市場競爭和技術發展的影響。通過考察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規制經驗,本文提煉了一系列對我國具有借鑒意義的啟示與建議。研究內容涵蓋SEPs反壟斷規制的國際經驗、我國在該領域的實踐挑戰及未來發展方向。通過對現有法規的梳理、典型案例的分析及政策建議的提出,期望為我國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的完善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以促進知識產權與標準化的協同發展,打造更加公平、開放、有活力的市場競爭環境。
1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的全球視角
1.1全球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典型問題
從全球范圍來看,標準必要專利權人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手段主要有4類(無正當理由拒絕許可、不公平高價和差別待遇、搭售標準非必要專利、濫用禁令救濟),這4類也是我國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
1.1.1無正當理由拒絕許可
在特定情況下,標準必要專利權人拒絕授予競爭對手合理的使用許可權,可能產生限制或排除競爭的效果。當某項標準開始實施并成為相關行業市場規范,標準必要專利極易成為行業內生產經營標準產品的必需設施。在“公平、合理和非歧視”(FRAND)承諾下,標準必要專利權人以公平合理的條件許可他人使用專利,不會對被許可人造成不合理損害。拒絕許可將會阻礙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損害競爭秩序,對技術創新產生消極影響[1]。在實踐方面,韓國最高法院審理的蘋果公司與高通公司之間的移動通信標準必要專利糾紛為類似案件處理提供重要借鑒,判決認為高通公司濫用其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專利優勢,對手機制造商進行不公平的商業打壓。
1.1.2不公平高價和差別待遇
標準必要專利領域的不合理定價行為主要有2類:其一為專利權人向標準實施者索要高額專利許可費,其二為專利權人無正當理由對條件相同的標準實施者歧視性索取不同費用。鑒于標準必要專利權人需作出FRAND承諾,在認定壟斷的過程中,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是否違反FRAND原則成為一項重要標準[2]。在實踐方面,日本東京知識產權高等法院審理的蘋果訴三星公司一案為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的確定提供了經典計算方式,標準必要專利許可的歧視性也被作為判定壟斷的依據。
1.1.3搭售標準非必要專利
涉及標準必要專利的搭售行為通常表現為,專利權人無正當理由將標準必要專利與其他非標準必要專利捆綁進行“一攬子許可”,被搭售的可能是非必要專利或者無效的標準必要專利。這種無理由搭售行為使得標準實施者支付不必要的專利許可費,影響市場競爭秩序,有損生產效率,有違公平貿易原則,產生了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3]。在實踐方面,我國首例涉及標準必要專利使用費糾紛——華為訴IDC案中,華為公司起訴IDC將其標準必要專利和非必要專利打包許可,收取高額許可費。該案的審理為處理類似案件和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提供有力支撐,具有良好的法治和社會影響。
1.1.4濫用禁令救濟
一些情況下,標準實施者可能無力支付、拒不支付專利許可費,標準必要專利權人正當享有尋求禁令救濟、減少相關損失的權利,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賦予專利權人維護其合法權益的手段。然而,標準必要專利權人可能以申請禁令救濟為脅迫手段,向標準實施者索取不正當的高額利潤,或要求不合理的許可條件,對市場競爭環境產生不利影響,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在實踐中,從美國蘋果與摩托羅拉案中確立的裁判規則來看,美國司法實踐中對于禁令救濟的頒布是較為嚴格、謹慎的,除了對專利案件進行審查,還需考慮公共利益等影響因素[4]。
1.2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問題對市場競爭和技術發展的影響
1.2.1市場競爭的扭曲效應
標準必要專利權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尤其是無正當理由拒絕許可和不公平高價,對市場造成了顯著扭曲。專利權人通過拒絕授予競爭對手合理的使用權,或索要高額專利許可費,限制了新進入者和現有競爭者的發展機會,導致市場集中度提高。這種市場力量的不當運用不僅損害了公平競爭,還可能抑制了行業內的創新動力和多樣性,最終影響消費者的利益和選擇。
1.2.2國際視角下的市場影響
國際市場中的標準必要專利濫用行為不僅扭曲了全球貿易的自然流動,還可能導致技術發展的不均衡。專利權人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可能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實施差別待遇,形成市場壁壘,阻礙了全球技術交流與合作。同時,不同法域對SEP的規制差異可能導致監管套利現象,專利權人可能選擇在規制較為寬松的地區實施市場策略,從而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1.2.3反壟斷規制對產業生態的塑造
有效的反壟斷規制對于塑造健康的產業生態至關重要。確保標準必要專利權的合理行使,可以促進公平競爭,激勵企業進行更多的研發投入,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創新。此外,透明的規則和公正的執法有助于降低企業的合規成本,提高市場效率,吸引更多的投資,從而形成一個更加活躍和可持續的產業環境。
2發達經濟體的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經驗
美國、歐盟、日本作為標準必要專利的“大戶”,相應處置了較多標準必要專利糾紛案件,在反壟斷規制方面形成相對成熟的治理模式[5]。
2.1美國
美國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特點在于,在法律規制框架下,依據判例進行反壟斷執法。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司法部等反壟斷機構負責監督標準必要專利的授權和使用。在《謝爾曼法》《克林頓法》形成的反壟斷法律規制基本框架下,1995年頒布《知識產權許可反托拉斯指南》,確立了對知識產權許可行為進行反壟斷規制的基本路徑,并明確知識產權反壟斷的3條原則——同等對待原則、合理分析原則、有利競爭原則。近年來,美國政府在標準必要專利上的政策“搖擺不定”。奧巴馬政府主張限制標準必要專利權人行使權利措施,壓制標準必要專利持有人的專利劫持行為。特朗普政府則偏向保守主義,更強調專利權人的利益,認為過分限制標準必要專利的禁令救濟措施會損害創新。美國總統拜登2021年7月簽署《促進美國經濟競爭》行政令,2021年12月6日,美國發布《關于FRAND承諾下的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談判和救濟政策聲明》草案并公開征求意見,對標準必要專利禁令救濟采取更溫和、審慎的立場。
2.2歐盟
歐盟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特點在于,立法方面屢創先河,直接規定相關民事、行政責任。1996年,歐洲共同體制定通過《技術轉讓協議集體豁免條例》,2004年進行修訂,即歐共體《772/2004號條例》,與美國知識產權領域反托拉斯執法指南進一步趨同,設置“安全港原則”。2010年,歐盟委員會發布《關于企業間橫向合作協議的反壟斷評估指南》,增加技術標準制定領域的競爭法適用規則,以及專利池、信息交換問題的專門規定。2014年歐盟委員會公布《標準必要專利涉及壟斷問題的競爭政策簡報》,主要論及標準必要專利涉及的壟斷及限制競爭問題。從現狀看,歐盟的規制實踐包含對于拒絕許可、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濫用禁令救濟權等方面的反壟斷措施。為了更好地實施歐洲單一專利制度,歐洲專利局設立統一專利法院(UnifiedPatentCourt,UPC),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專業性強、頒發禁令難度小等特點。
2.3日本
日本知識產權反壟斷立法實踐向美歐靠攏,就標準必要專利許可問題積極發聲。日本的反壟斷成文法典為《禁止私人壟斷及確保公正交易法》。20世紀,日本反壟斷機構公正交易委員會制定一系列政策指南,包括《國際許可協議的反壟斷指南》《關于管制專利和技術秘密許可協議中的不公正交易方法的指南》《專利和技術秘密許可的反壟斷法指南》等。進入21世紀后,日本將“知識產權立國”作為一項基本國策,2007年發布《知識產權利用的反壟斷指南》。日本致力于打造標準必要專利治理的全政府模式,發布《標準必要性判定意見指引》《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談判指南》《多組件產品標準必要專利的合理價值計算指南》《標準必要專利許可環境中期研究報告》《標準必要專利許可的善意談判指南》等文件,為相關反壟斷措施提供政策依據。
3完善我國標準必要專利的反壟斷規制相關啟示建議
綜合來看,預防和制止經營者濫用標準必要專利排除、限制競爭,有助于推動知識產權與標準化協同發展。未來需關注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面臨的4類典型問題,并借鑒國外發達經濟體規制經驗,通過切實有效的標準必要專利領域反壟斷措施,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3.1確保FRAND原則有效執行
FRAND原則,即公平、合理和非歧視原則,是標準必要專利授權過程中的核心原則。為確保其有效執行,相關政策法規需明確規定FRAND原則的內涵和外延,包括對FRAND條件的明確解釋、監督機制的建立及糾紛解決機制的完善。這不僅涉及專利持有者和使用者之間授權費用的協商,還包括對授權條款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的監督。通過建立透明的評估體系和公正的仲裁機制,可以促進雙方在授權過程中達成共識,避免因授權費用問題引發的糾紛,保障技術標準的有效實施和推廣[6]。
3.2提升標準必要專利信息透明度
信息不對稱是導致市場競爭不公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升標準必要專利信息的透明度,有助于各方主體全面了解市場情況,作出更為合理的決策。這包括公開專利持有者的身份、專利所涵蓋的技術細節、授權費用及許可條件等關鍵信息。通過技術手段,如建立專利信息數據庫和在線查詢平臺,可以方便公眾和企業獲取相關信息。同時,政策制定者也應推動制度的開放,鼓勵專利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減少經營主體之間的信息壁壘,促進公平競爭。
3.3提升市場活力,促進良性競爭
市場活力的提升是促進良性競爭的關鍵。為此,需要完善涉及標準必要專利的相關市場界定方法,明確商品市場和地域市場的邊界。此外,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到標準必要專利的申請和使用中來,通過政策激勵和資金支持,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7]。同時,增加經營主體的多樣性,減少對單一專利持有者的依賴,可以降低市場集中度,激發市場的創新活力。通過這些措施,可以促進技術標準的多元化發展,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3.4設立標準必要專利訴訟專門法院
專門法院的設立,可以提高標準必要專利糾紛解決的效率和專業性,也有助于統一裁判標準,減少不同法院之間判決的不一致性,為標準必要專利糾紛提供更加明確和可預測的法律環境。這種法院將配備專業的司法人才,對標準必要專利案件進行深入研究和審理,從而提高判決的質量和公信力。同時,專門法院的設立還需要論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包括對現有司法資源的整合和優化,以及對專業人才培養的長期規劃[8]。
3.5開拓國際視野,加強國際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標準必要專利問題不再局限于單一國家或地區,而是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協作。加強國際合作,可以共享各國在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共同應對跨國公司的壟斷行為。通過參與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可以提升我國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同時,加強與國際組織的合作,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和國際商會(ICC),可以更好地維護我國企業的海外權益,保護消費者利益[9]。
3.6加強跨部門協作聯動
標準必要專利的反壟斷規制涉及多個部門和領域,需要跨部門的協作和聯動。提升標準必要專利許可制度的規范層級,需要各相關部門在政策制定、執行和監督過程中形成合力。通過建立協調機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可以提高政策執行的效率和效果。同時,加強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溝通,可以避免政策執行中的重復和沖突[10]。此外,明確必要專利的判定依據、許可談判流程、計費標準和禁令救濟等問題,也是提升跨部門協作聯動的關鍵。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形成統一的政策執行標準,提高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的整體效能。
4結論
通過深入分析標準必要專利(SEPs)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反壟斷規制問題,明確其在促進技術創新和維護市場競爭中的雙重角色。綜合考慮了SEPs的全球性影響和本土實踐需求,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策略和措施,旨在解決SEPs領域內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問題,保護和激勵創新,同時確保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未來,我國可借鑒國際上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取長補短,不斷完善和強化自身的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體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創新潛力,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這些努力,可以期待一個更加公平、開放、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為我國乃至全球的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耿家銳.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問題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11):13-14.
韓偉.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費的反壟斷規制:原則、方法與要素[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5(3):73-77.
時建中.論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糾紛的法律適用[J].法商研究,2023(3):138-149.
張廣良.標準必要專利FRAND規則在我國的適用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9,33(1):114-121.
仲春,關佩儀.國際標準必要專利熱點案件介評[J].中國應用法學,2020(2):52-69.
袁真富.標準必要專利的反壟斷規制:理論、規則與實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22.
黃武雙,陳兵.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糾紛中FRAND原則的司法適用[J].法學,2021(5):127-142.
嚴文斌.中歐標準必要專利比較研究與借鑒[J].電子知識產權,2021(1):61-71.
覃小虎.關于標準必要專利反壟斷規制思考[J].中國價格監管與反壟斷,2023(8):52-54.
張晨穎.依法對跨國公司壟斷行為監管有利于維護國際市場公平競爭,促進產業創新發展[EB/OL].(2025-02-05)[2025-03-01].http://m.toutiao.com/group/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