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道鎮是我的根脈所系。記憶里,蒼黃是她的底色。孩提時,故鄉的天氣詭譎得很,前一刻還是晴空萬里,下一秒風沙便裹挾塵霧洶涌而至。記得有一回放羊,我正悠然哼著小調,漫步山間。忽然,狂風驟起,粗布帽子像斷了線的風箏,眨眼間消失得不見蹤影。摸著昨日剛剃的光頭,寒意順著脖頸直竄脊梁,恍惚間望向遠處,光禿的山頭像極我發涼的頭頂,荒涼得令人悵然。
然而,時光悄然流轉,不過短短幾十載,故鄉竟似歷經浴火而得以重生。每次踏上歸途,都能觸摸到她跳動的脈搏,感受到新異的變化。這次回鄉奔赴鎮南一線,更是讓我踏入一個全新世界。車子穿梭于吊渠、萬安、楊掌、陳掌、魏洼一帶,如同駛入一片綠色海洋。山巒染翠,樹木蔥蘢,田野鋪綠,草地如茵,就連低懸的云朵都被這綠意浸染。百余里行程,目之所及,皆是蓬勃生機,行至一片杏樹林,那層層疊疊的綠色波瀾,涌動著無盡活力與希望。
曾與妻子一同漫步這片杏樹林。彼時盛夏,樹木早已披上濃綠,葉間點綴的杏果,星星點點,圓潤飽滿,惹人垂涎。腳踩柔軟翠毯,微風拂過,草浪輕漾,泛起細密漣漪。妻子輕輕撥開蓑草,磕頭牛、竹殼蟲、瓢蟲等小生靈便展露身影,它們慢悠悠地爬動,訴說著獨屬于這片土地的故事。一只蚱蜢輕盈地落在妻子褲管上,轉瞬又躍入草叢,透明翅膀在陽光下閃爍微光,振翅聲雖細微,卻歌唱生命的堅韌與頑強。草叢間,秦艽、細辛、遠志、柴胡等野生藥草肆意生長,藍紫相間的小花熱鬧綻放,與碧草交織成一幅絢麗畫卷。蝴蝶翩躚,蜜蜂忙碌,它們穿梭其中,貪婪地采集花蜜,為天地增添了幾分靈動。
在向陽的山坡上,紅彤彤的馬茹果綴滿枝頭,似珍珠般圓潤,又似瑪瑙般艷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單是那誘人的色澤,便讓人垂涎。馬茹美味,采摘卻不易,尖利的馬刺常讓人防不勝防。這山野美味的誘惑,妻子實難抵擋。我便拔來幾根蓆芨,小心翼翼地將帶刺枝條捆綁起來,那團團簇簇的馬茹果,便顯露了出來。妻子眉目含笑,隨手采摘數顆,放入口中,酸甜滋味瞬間在舌尖炸開,滿滿的都是大自然的饋贈。
山里人采摘野果,向來懂得適可而止。大家心里明白,要給飛鳥昆蟲留下生存的口糧,這代代相傳的生活智慧,飽含著對自然的敬畏與感恩,讓這片土地始終保持著生生不息的活力。
到了晌午,日頭攀上中天,陽光穿過枝葉的縫隙,在地上灑下一片片跳動的光斑。身形靈巧的小壁虎,在草叢間穿梭嬉戲。猛地躥上樹干,穩穩趴在枝頭,那圓溜溜的眼睛瞥向我,仿佛在挑釁:“你爬一個看看!”一只蚊子剛露蹤跡,小壁虎便如離弦之箭,輕巧一躍,精準地將其捕獲。我的思緒,就這樣被卷入大自然奇妙的生物鏈中,看得入迷。
不知何時,妻子雙手在我肩上輕輕一拍,我這才如夢初醒。轉過頭來,她的眼中盛滿笑意,順著她的目光望去,原以為是玉米田,仔細一看,竟是一片火紅的高粱田。田畔,一對錦雞悠然現身。雄錦恰似風度翩翩的王子,修長的尾羽隨風搖曳,頭頂那簇艷紅羽冠如同一團熾熱火焰,在陽光下閃耀著奪目光芒。昂首闊步,盡顯灑脫。雌錦則如溫婉少女,淡黃色腹部,羽毛柔軟細膩。邁著纖細腳爪,與雄雞相伴而行。它們邊走邊啼,聲調起伏,琴瑟和鳴。隨著腳步靠近,翅膀漸次交疊,踏著探戈般的節奏,身姿若魔法牽引,每一個轉身、每一次踏步都飽含激情與韻律?!巴踝印眱炑庞辛Φ匾I,“少女”則如火苗般靈動,緊緊相隨,時而雙頸纏繞,時而展翅依偎,旋轉跳躍間,將愛意化為動人詩篇,每個瞬間都美得驚心動魄。正當此時,蔚藍的天空中,一群信鴿掠過,劃出一道優美弧線。待我再回首,那對錦雞雙雙展翅,輕盈地滑進溝灘草叢,消失在視野之中。
當夕陽的余暉漸漸褪去,白日的喧囂也隨之消散,夜晚的清涼與靜謐緩緩流淌開來。銀紗般的月光傾瀉而下,為整片樹林披上一層夢幻的薄紗。妻子彎腰拾起一片杏葉,輕聲說道:“你瞧,這葉面上清晰的脈絡,邊緣整齊的鋸齒,多像一顆心的形狀。”我若有所思地凝視葉片:“是啊,細密的葉脈、自然的紋路,分明是一顆躍動著綠色火焰的心?!泵恳黄G葉都是鮮活的生命,在晚風輕喚下,它們整齊舞動,閃爍生命光彩,無聲訴說堅韌與希望的故事。
車子碾過蜿蜒村道,駛入元峁村的剎那,一片開闊掌地豁然鋪展。綠野平疇如巨幅翠毯向天際延伸,幾縷炊煙裊裊升騰,為這幅田園畫卷添上幾筆靈動。首先撞入眼簾的,是孫家灣那錯落有致的村落,白墻紅瓦在綠樹掩映下,恰似散落在綠綢上的珍珠。
再往前,千畝朝天椒種植基地如綠色海洋,一排排辣椒植株筆挺如哨兵,枝丫間掛滿綠瑩瑩的果實。這些朝天椒像極了倔強的小戰士,高昂著頭顱直指蒼穹,似與天空對話。望著它們,我不禁陷入遐想,這些原產南美的火紅精靈,究竟是循著哪條隱秘路徑,將第一粒種子播撒在故鄉的土地上?是某位遠行客無意間遺落的行囊珍寶,還是歷史長河中某次奇妙的機緣巧合?但朝天椒從不在意來處與歸途的哲學命題,它們只是扎根于這片沃土,順著歲月的脈絡生長,用熾熱的辣意喚醒一代代人的味蕾記憶,續寫剪不斷的鄉愁。
同行的作家老師們笑著說:“再等幾日,這兒就該化作一片火海啦!”果然,一周后,我因事路過,眼前的椒田已煥發全新生機。飽滿的辣椒如燃燒的火焰綴滿枝頭,熱烈的紅與周圍洋芋田的綠白相映成趣,仿佛大自然在此處打翻了調色盤,繪就出一幅絢爛的豐收圖景。
朝天椒帶著特殊使命降臨車道鎮,它們如同春日暖陽,照亮這片土地,滋養著萬千生靈。在辣椒產業蓬勃發展的道路上,身著樸素衣裳、褲腳沾滿泥土的鎮長來了,滿臉汗水卻步伐堅定的村支書來了,無數在烈日下穿梭于田間地頭的身影匯聚于此。都鎮長談及朝天椒便神采飛揚:“我們采用地膜覆蓋技術,既抑制了雜草,又減少了病蟲害,辣椒生長周期縮短,品質口感都上了臺階!”說著,他還饒有興致地分享讀《食物本草》之心得:“辣椒能‘消宿食,解結氣,開胃口,辟邪惡,殺腥氣諸毒’。”這讓我想起毛主席那句“不吃辣椒不革命”的名言。這話看似樸實,卻蘊含著深刻哲理,而新時代的人們更明白,辣椒那股不服輸、不低頭、直率坦蕩的勁兒,正是車道鎮干部群眾的精神寫照!
都鎮長提議看看萬安故城遺址,正中大家下懷。南下途中,車窗外的綠色如洶涌浪潮撲面而來。嫩綠的新芽、淡綠的初葉、翠綠的枝蔓、墨綠的濃陰,還有那如寶石般璀璨的碧色,爭相釋放著夏日的蓬勃生機。偶有一片向陽的葵花田闖入視野,卻也被周遭的綠意浸染,依舊執著地仰著金燦燦的花盤追隨太陽。而大片大片的玉米田,宛如身著綠甲的威武軍團,以排山倒海之勢鋪陳開去,將夏日的豪邁演繹得淋漓盡致。
車子在九曲十八彎的山道上輾轉許久,終于抵達萬安故城。城墻由黃土依山夯筑,雖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雄渾巍峨,靜靜訴說著往昔的輝煌。都鎮長說,這座城建于明代,曾是陜西苑馬寺萬安苑的營堡,可它究竟承載著怎樣的故事,至今仍是未解之謎,靜待專家考證。苑內有塊清代石碑,隱匿于玉米田深處。在村支書的帶領下,我們踏入這片綠色迷宮。穿梭其間,還未尋得石碑,我便已被披著碧綠外衣的玉米折服,飽滿的玉米穗仿若綴滿珍寶的流蘇,流暢的曲線盡顯柔美風情。我像被施了魔法,甘愿沉醉在這片綠意中,任時光緩緩流淌,也不愿打破這份與自然相擁的美好。
踏出玉米田,遠處山嵐靜若處子。一只蒼鷹劃破長空,鷹眼如鑲嵌的明珠,將世間萬物盡收眼底。它舒展遒勁羽翼,在陽光勾勒下,鋒利羽毛泛著金屬般光澤,一次次盤旋于故城之上,那矯健身姿似在丈量歷史的厚度,又似在續寫這片土地的傳奇。
夕陽西斜,金色霞光籠罩故城,歲月靜好的氣息在村莊悄然流淌。極目遠眺,近處農田與遠方山巒層層疊疊,綠色的波浪翻涌至天際,這一刻,我仿佛聽見大自然奏響溫柔樂章,訴說著故鄉永恒的生機與希望。
責任編輯 王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