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鹽寺
是百姓的寺廟
它在王干山的山頂
看海
看桑田
我們久處山下
一直為柴米油鹽累
主持說
當年起寺名
不只普渡眾生
而是讓來客知道
今生日常
永濟橋
無論被多少人輕慢了
它依然屹立
古運河上
三百年的輪回
讓它早已看透
但它記住了純真與無邪
它并不以航船的消失
而哭泣
它的沉重
不是街老了
人都換了外鄉的口音
而是它架起的路不再延伸
在陳塘
農田已經收割了
金色的稻穗
入了庫
我們行走在田埂
腳步卷起了白云
一茬茬的稻梗
有如釋重負的快樂
白鷺與飛鳥的身影
像一首歌
它們的贊美
直達我們的心田
鄉村和民居
它們的安逸與釋放
猶如小河里油油的水草
魚兒的穿梭
無拘無束
水花的波紋
蕩漾了整個河面
龍泉
湖水的光芒落進泥土
火的淬煉
來自雙手
千年以來
時光的閃爍中
千峰翠色
是投在湖心的波紋
它的魔力所向披靡
我奔跑在甌江邊的步道上
與城市握手
和晨起的人們交會
一條江的風景
落在海鷗的翅膀上
在金陵圖書館
我們在它的報告廳
正傾聽一場
關于詩歌的對話
漢語言洞穿了時間的墻
光撒了一地
我們都是拾稻穗的人
彎下的腰
都有刻度
面對詩歌
我們情愿俯下全身
宏大的圖書館
像一只穿梭機
它把我們一起運載
跳躍的詞庫
跟隨著我們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