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圖分類號:S56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88-5368(2025)06-0001-05
Abstract:‘Deshengyou 6’is a hybrid rapeseed variety bred by combining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D1A with restorer line DS6R.The variety demonstrate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multi-location regional trials in theupper,middle,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China from 2017 to 2O19.The average yiel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as 3487.03kg/hm2 ,which was 18.01%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In the middle reaches,the yield was 3238.03kg/hm2 ,representing an 18.44% increas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In the lower reaches, it was 3 381.28kg/hm2 , 16.83%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The growth period was 1.3 to 1.6 day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It exhibited strong lodging resistance,moderate resistance to fungal diseases,and high resistance to viral diseases. The average oil content was 45.74% ,with erucic acid at 0.29% and glucosinolate content at 22.07μmol/g . This variety is a high -yielding and multi -resistant rapeseed cultivar suitable for winter cultivation in the upper,middle,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Key Words: Rapeseed; High yield;Multi -resistant; Deshengyou 6 ; Breeding; Application
中國是世界油菜主產國之一,面積和總產均占世界 25% 左右,油菜年均種植面積約733.3萬hm2 ,總產1400萬 t[1] 。油菜作為國產植物油的第一大油源,每年可提供優(yōu)質食用油約520萬t,占國產植物油的 47%[2] ;油菜也是我國第二大飼用蛋白源,每年生產高蛋白飼用餅粕約800 萬 t[2] 。發(fā)展油菜生產,對于保障我國食用油安全和有效供給飼料蛋白都意義重大[2]。近年來,油菜單產雖穩(wěn)步增產,從2011年的 1800kg/hm2 增長至2022年的 2 141kg/hm2?[3?5] ,但是單產水平相較于發(fā)達國家平均單產(如智利2020年達到 4050kg/hm2 ,加拿大達到 2 299.5kg/hm2[3] )仍然偏低。菌核病是我國油菜的主要病害,年發(fā)病面積470萬 hm2 ,產量損失達 5%~25% ,化學防治雖有效,但存在環(huán)保和農藥殘留等危害,而種植抗病品種,則更加經濟有效。抗倒伏,既是穩(wěn)產的保證,也是適應機械化的需要。就全國范圍而言,高產、抗病、抗倒伏的油菜品種仍較為缺乏,充分挖掘油菜生產潛力4,培育高產多抗油菜品種的工作非常必要。陜西省漢中市得中農業(yè)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充分考慮油菜生產中的現實需求,將高產、早熟、抗病、抗倒伏等作為選育的主要指標,利用親本間優(yōu)勢互補,選用早熟、抗病、廣適的不育系D1A與高產、抗病、抗倒伏、高含油量的恢復系DS6R進行組配,選育出了高產多抗油菜新品種德勝油6號,于2020年通過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油菜(2020)610172。通過研究德勝油6號的選育過程、品種表現和高效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在適生區(qū)域更好地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參考。
1選育過程
1.1 不育系D1A的選育
不育系D1A是2006年用中雙4號與華雙2號雜交獲得F1,2007年在F1群體中選優(yōu)良單株自交獲得F2,進行綜合性狀和品質檢測,保留優(yōu)良單株,2008年用優(yōu)良F2單株做父本與秦優(yōu)7號F2中不育株雜交,2009年在雜交后代中選不育度較好、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不育單株與F3中優(yōu)良單株繼續(xù)回交,直至2014年連續(xù)回交6代選育而成[6-9] 。相應回交父本至F8為保持系(D1B)。D1A不育性穩(wěn)定徹底,熟期適中、低抗菌核病、高抗倒伏,含油量 44.17% 、芥酸含量 0.16% 、硫甙含量21.43μmol/μ ·餅。
1.2 恢復系DS6R的選育
恢復系DS6R是用雜交油菜品種寧雜1號與陜油6號雜交后連續(xù)單株自交9代,結合綜合性狀選擇、品質檢測、恢復性鑒定[于2011年選育而成。其恢復性好,且性狀穩(wěn)定,熟期較早,抗倒伏、配合力高,含油量 46.25% 、芥酸含量 0.29% 、硫甙含量 21.34μmol/g ·餅。
1.3 德勝油6號的選育
德勝油6號是2015年用不育系D1A與恢復系DS6R組配選育而成,經過2015-2016年鑒定試驗、2016-2017年品種比較試驗后,于2017-2019年在長江流域三個不同生態(tài)區(qū)進行了45點次區(qū)域試驗,表現優(yōu)秀,不僅適應性廣、產量水平高,且熟期較早、抗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伏。
2 品種表現
2.1 產量表現
德勝油6號于2017-2019年在長江上游(陜西的漢中、安康,四川、重慶等15個試點)、長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等15個試點)、長江下游(安徽、江蘇、浙江等15個試點)地區(qū)進行多試點油菜區(qū)域試驗。在長江上游區(qū)試中,兩年平均產量3487.03kg/hm2 ,比對照增產 18.01% ;在長江中游區(qū)試中,兩年平均產量 3238.03kg/hm2 ,比對照增產 18.44% ;在長江下游區(qū)試中,兩年平均產量3 381.28kg/hm2 ,比對照增產 16.83% (表1)。產量差異性均達極顯著水平,表明德勝油6號在各地區(qū)豐產性、穩(wěn)產性均優(yōu)秀。
2.2生育期與主要經濟性狀
德勝油6號在兩年區(qū)域試驗中,生育期均比對照早熟,在長江上游區(qū)平均生育期220.2d,比對照早熟1.6d;在長江中游區(qū)平均生育期210.6d,比對照早熟1.3d;在長江下游區(qū)平均生育期225.9d,比對照早熟1.4d(表2)。平均株高均略低于對照,而一次有效分枝數、有效角果數、每角粒數和千粒重,均高于對照(表2),在密度一致的情況下,這些主要經濟性狀的表現,是德勝油6號獲得高產的關鍵因素。


2.3 抗逆性表現
2.3.1抗倒性德勝油6號在連續(xù)兩年區(qū)域試驗中,均未發(fā)生倒伏,抗倒性強,與長江上游區(qū)的對照抗倒性一致,勝過長江中游區(qū)和下游區(qū)對照的抗倒性(表3)。
2.3.2抗菌核病兩年區(qū)域試驗田間調查結果顯示,德勝油6號的菌核病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均低于對照(表3),表現出較好的抗菌核病性。經田間病圃誘發(fā)鑒定:其菌核病發(fā)病率兩年平均 34.77% ,病情指數17.85,抗性等級為中抗;對照的菌核病發(fā)病率兩年平均 55.02% ,病情指數29.08,抗性等級為低感(表4)。
2.3.3抗病毒病兩年區(qū)域試驗田間調查,德勝油6號在各試點病毒病均未發(fā)生,與對照一致。經田間病圃誘發(fā)鑒定:其病毒病發(fā)病率兩年平均21.87% ,病情指數11.84,抗性等級為低抗;對照的病毒病發(fā)病率兩年平均49. 52% ,病情指數26.65,抗性等級為低感(表4)。


2.4 品質表現
經品質檢測:德勝油6號兩年平均:含油量為 45.74% ,芥酸含量為 0. 29% ,硫苷含量為
22.07μmol/g ·餅(表5)。屬較高含油量、“雙低”的優(yōu)質油菜品種。

2.5 生物學特征
德勝油6號屬于甘藍型半冬性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種。幼苗半直立,葉色中等綠,葉緣鋸齒狀,裂葉3\~4對,有缺刻,葉面有少量蠟粉,無刺毛;花瓣復瓦狀排列、黃色、側疊;角果平生,籽粒黑褐色[]。
3 高效栽培技術
綜合區(qū)域試驗產量、生育期、主要經濟性狀、抗逆性等方面的表現,德勝油6號適宜在陜西省的漢中市和安康市、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冬油菜區(qū)種植。其配套的高效栽培技術為:
(1)及時整地,適期播種。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清理秸稈雜草,平整地塊,開好“三溝”,以方便排灌,避免漬害、澇害和干旱。育苗移栽一般于9月初播種,直播的平川地區(qū)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種[10],而丘陵淺山區(qū)比平川地區(qū)宜早播5d\~10d 。
(2)適宜播量,合理密度。直播田,播種量為3.75~4.50kg/hm2 ,幼苗3葉期間、定苗,留苗密度30萬 ~45 萬株 ?hm2 ;移栽田,播種量 1.50~ 2.25kg/hm2 ,苗齡在 35d 左右移栽,移栽密度9萬 ~12 萬株 hm2 。
(3)科學施肥,及時防治病蟲草害。施足底 肥:一般每公頃施尿素 150~180kg+ 磷酸二銨 225~300kg 或 750kg 過磷酸鈣) + 氯化鉀 150~ 180kg (或硫酸鉀 180~210kg ) + 硼肥 7.5~15.0 kg[6] ;越冬時,對旺長苗及時用多效唑或烯效唑等 生長調節(jié)劑進行控苗,對弱苗田及時補施尿素、噴 施磷酸二氫鉀等肥促長,一般追施尿素 75~120 kg/hm2 ;蕾臺期根據植株長勢,再追施尿素 75~ 120kg/hm2 。直播田播后 24h 內用乙草胺乳油進 行芽前封閉除草。4~5葉期用菊酯類農藥及時防 治菜青蟲、蚜蟲等蟲害,6\~8葉期用草除靈等除草 劑除雜草。初花期,用無人機或人工實施“一促四 防\"措施,確保油菜穩(wěn)產高產
(4)適時收獲,減損保產。在油菜成熟期,根據生產條件和天氣情況,選擇適宜的收獲方式。分段收獲宜在菜籽黃熟期進行,人工或機械割倒,攤曬后熟5~7d,再用撿拾收獲機脫粒和清選。一次性聯合收獲宜在菜籽黃熟后至完熟期之間用聯合收割機一次完成收割和脫粒,收獲時選擇早晨帶露水割、陰天割、傍晚割,避開中午高溫和下雨天收割[1],以減少角果高溫炸裂或遇雨過濕脫粒不凈而造成的籽粒損失,確保收獲低損、高效。
4結語
德勝油6號在獲得品種登記后,用良種配良法,經大力示范推廣,2020-2024年四年累計推廣面積6.67萬 hm2 以上,每公頃產量基本穩(wěn)定在3000kg 左右,其良好的豐產性、穩(wěn)產性、抗病性等優(yōu)良特性得到了農戶的喜愛和認可,市場應用前景廣闊,可繼續(xù)加大示范推廣力度,為提高油菜產能,促進油菜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保障我國食用油安全供給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國農業(yè)信息編輯部.油菜良種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劃(2016-2020)[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7(1):26-29.
[2]劉成,馮中朝,肖唐華,等.我國油菜產業(yè)發(fā)展現狀、潛力及對策[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9,41(4):485-489.
[3]殷艷,尹亮,張學昆,等.我國油菜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現狀和對策[J].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2021,23(8):1-7.
[4] 李夢,周顯兵,劉鋒博,等.基于GGE雙標圖的油菜新品種陜油1609豐產穩(wěn)產適應性分析[J].種子,2023,42(7) :122-128.
[5]張向向,夏婧,余常兵,等.我國油菜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山西農經,2024(10):103-105.
[6]殷德中,范小平,瞿利英,等.早熟抗病高油油菜品種得中油339的選育與應用[J].農業(yè)科技通訊,2024(5):193-195.
[7]楊有來,諶國鵬,薛艷,等.適宜機械化生產的優(yōu)質油菜新品種漢油13號的選育[J].農業(yè)科技通訊,2020(2) :262-264.
[8]孫曉敏,諶國鵬,陳喬,等.高抗高油油菜品種漢油1428的選育與高產栽培技術[J].耕作與栽培,2023,43(5) :127-129.
[9] 杜強,尹宇杰,李英,等.油菜新品種郊油777的選育與應用[J].中國種業(yè),2019(9):66-69.
[10]諶國鵬,瞿利英,孫曉敏,等.優(yōu)質廣適油菜新品種漢油16號的選育及高效栽培技術[J].陜西農業(yè)科學,2023,69(6) :69-72.
[11]農業(yè)機械化管理司.農業(yè)農村部農業(yè)機械化管理司關于印發(fā)油菜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的函(農機科[2022]36號)[Z/OL].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2022.http://www.njhs.moa.gov.cn/tzggjzcjd/202204/t20220408_63957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