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親本來源及選育過程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以新陸中47號[1]為母本,以(新陸中14號 x 中287)為父本,2010年采用多基因聚合技術與常規育種相結合的方法,并在病圃進行后代抗病性鑒定和適應性觀察,經抗性鑒定、產量鑒定和品質測定等系統選育,結合南繁加代,篩選出抗枯萎病、耐黃萎病、綜合性狀優良的早中熟常規陸地棉花品系96G(中棉所146)。該品系于2019—2020年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早中熟常規組區域試驗,2021年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早中熟常規組生產試驗,2023年12月獲農業農村部批準植物新品種權(品種權號:CNA20221004148),2024年9月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新審棉2024年1048號)。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學特性
生育期128d,出苗好,前期生長比較穩健,中衰,鈴殼薄,吐絮暢,株型緊湊,株高 72.5cm ,IⅢ式果枝,莖稈較硬,茸毛較多,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淺,第一果枝節位6.3,單株結鈴6.6個,鈴卵圓形,鈴重 5.7g ,衣分44.7% ,籽指 10.0g ,霜前花率 96.5% (參見封二彩版)。
2.2 產量表現
2019—2020年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早中熟常規組區域試驗,2年結果平均,96G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單產分別為 5734.5kg?hm-2,2567.3kg hm-2 和 2 474.3kg?hm-2 ,分別比對照品種中棉所49[2]增產 13.3%.18.0% 和 17.2% 。
2021年同組生產試驗中,96G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單產分別為 6 111.0kg?hm-2,2 620.7kg hm-2 和 2538.0kg?hm-2 ,分別比對照品種中棉所49增產 8.4%.13.2% 和 12.6% 。
2019一2020年區域試驗和2021年生產試驗中96G產量及相關性狀表現見表1。
2.3 纖維品質
2019一202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早中熟常規組區域試驗取樣后,經原農業農村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河南省安陽市)測定(HVI校準棉花標準校準)纖維品質,2年結果(表2)平均,96G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 30.5mm ,斷裂比強度32.2cN?tex-1",馬克隆值4.4,斷裂伸長率 6.6% ,反射率 79.9% ,黃色深度8.3,長度整齊度指數85.2% ,紡紗均勻性指數158,屬纖維品質ⅡI型品種。
表12019一202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早中熟常規組區域試驗和2021年生產試驗中96G產量及相關性狀表現

表22019—202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早中熟常規組區域試驗中96G纖維品質表現

2.4 抗病性
2019一202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早中熟常規組區域試驗主持單位委托新疆石河子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在病圃進行抗病性鑒定,綜合2年結果:96G高抗枯萎病(病情指數3.6)、耐黃萎病(病情指數34.3)。其中,2019年高抗枯萎病(病情指數3.6)、耐黃萎病(病情指數21.4),2020年高抗枯萎病(病情指數3.1)、耐黃萎病(病情指數34.3)。
3適宜種植區域
96G適宜種植于 ?10 °C 活動積溫均值在4000~4600°C 的南、北、東疆棉花種植區。
4栽培技術要點
4.1 適期早播
適宜播種期為4月 10-20 日。
4.2 合理密植
種植密度在18.0萬 ~22.5 萬株·?hm-2 為宜[3]可依據土壤土質、肥力等調節控制,力爭棉苗早、全、齊、勻、壯。
4.3 合理施肥
按照測土配方施肥,一般 N,P,K 施用配比控制在 1.0:0.4:0.2 ,底肥施足有機肥,追肥分別在蕾期、花鈴期隨水滴施,此外,花鈴期可酌情施用葉面肥,用以補充K和B或 Zn 等微量元素。
4.4 合理灌溉
蕾期依照氣候和土壤熵情確定頭水時間,生育期內共滴水 8~12 次,灌溉周期為 7~10d,8 月底至9月初停止進水。此外,花鈴期若遇高溫極端天氣,宜加大灌溉用量和縮短灌溉周期[4]
4.5 全程化學調控(化控)
依照棉田長勢和種植密度,堅持“少量多次,前輕后重\"原則,進行全程化控,3葉期、盛蕾期、頭水前進行輕控,初花期中控,打頂后 3~7d 重控,針對長勢過旺棉田,可在第1次重控后 3~5 d進行第2次重控。
4.6 適時打頂
保證在7月上旬結束打頂,遵照“枝不等時,時不等枝\"的原則,將單株果枝控制在 8~12 個。
4.7 病蟲草害防治
依據綜合防治的要求開展植保工作,病蟲害防治堅決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理念;病害防治關注枯萎病、黃萎病、鈴病等;蟲害防治著重
關注棉鈴蟲、棉蚜、薊馬、葉螨(紅蜘蛛)等常見害蟲;草害防治重視播前整地與封閉除草,減少棉田雜草滋生。
參考文獻:
[1]劉芳,趙翔,鄧永明,等.新陸中47號品種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J].中國棉花,2013,40(7):35.
[2]嚴根土,黃群,蘇桂蘭.早中熟陸地棉新品種中棉所49[J].中國棉花,2005,32(4):18.
[3]張旺鋒,田景山,余力.新疆南疆棉區機采棉優質高效綜合栽培技術規程[J].中國棉花,2019,46(7):30-32.
[4]孫君靈,黃殿成,彭凱,等.早中熟常規棉中棉所96A(中棉所116)選育及栽培技術[J].中國棉花,2022,49(2):17-18,封三.
(責任編輯:秦凡責任校對:楊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