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文化彰顯一座城市的慈善精神,慈善精神引領一座城市的慈善風尚。自2019年起,由蘇州市委宣傳部、市民政局指導,蘇州市慈善總會主辦,市廣播電視總臺承辦的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已連續成功舉辦了7屆。晚會以“文明蘇州向上向善”為主題,是蘇州首個以慈善為主題的公益晚會。晚會堅持政治引領,緊扣時代主旋律。內容包括扶貧濟困、應急救助和社會公益。形式有宣傳片、現場訪談、文藝節目、表揚典型、愛心捐款、網絡直播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蘇州慈善事業的發展成果,以藝術之美傳遞慈善理念,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
“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展亞平、常熟市沙家浜愛國擁軍聯合會會長趙平華在2025年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上分享故事。




2023年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上,少兒歌舞《如愿》演繹周火生故事。

2024年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原創歌舞《愛滿姑蘇城》。
7年來,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募集款物價值3.218億元,通過網絡直播觀看人數累計達2516.5萬人次。它讓“向上向善”的精神深入人心,讓慈善文化融人市民生活,讓一份份溫情善意在蘇城流淌,匯聚成愛的海洋。

遵循正確方向 引領慈善向愛綻放
公益慈善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社會公平公正、推進共同富裕意義非凡。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公益慈善事業作出系列重要指示,著重強調慈善事業是惠及社會大眾的事業,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是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道德實踐。
蘇州市慈善總會緊跟時代步伐,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蘇州工作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新修改的慈善法,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積極踐行慈善組織宗旨使命,努力在傳承中發展,在實踐中創新,精心擘畫每一屆新年慈善晚會的主題與目標藍圖。
自2019年起,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成為落實慈善理念與政策的重要平臺。每一屆新年慈善晚會都緊緊圍繞“扶貧濟困、應急救助、社會公益”三大領域,重點關注困難的大病患者、殘疾人、“一老一小”、外來務工者、新就業群體等慈善幫扶對象。在策劃籌備階段,蘇州市慈善總會聯合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等單位部門多次召開座談會,力求全方位展示蘇州慈善的新進展、新人物和新形象。
愛暖人間,一路芬芳。在2023年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上,以故事短片和現場人物訪談的形式,講述了新疆的吾斯曼、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潘康信在蘇州努力奮斗、安居樂業的故事。
蘇州有700多萬的外來人口,他們分布于各行各業,其中很多都是新就業群體,他們是推動蘇州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蘇州市慈善總會積極作為,為外來務工者提供法律援助,為快遞員和客貨運行業駕駛員購買意外保險、實施外來務工子女學校“慈善科普進校園”等一系列暖心舉措,全方位做好關愛服務,為外來務工人員托起“穩穩的幸福”。新滸學校是高新區唯一一所外來務工子女學校,聚集了來自全國25個省和自治區的1672名學生。在愛心企業、高新區慈善總會和蘇州市慈善總會的關心支持下,孩子們在這里接受教育,追逐夢想。
在2025年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上,一個感人至深的場景令現場觀眾動容。常熟市沙家浜愛國擁軍聯合會會長趙平華推著輪椅,載著戰斗英雄展亞平登上舞臺。40年來,展亞平克服重重困難,堅持照顧烈士遺屬、為困難戰友捐款捐物,用行動詮釋著無私與大愛。趙平華在2022年牽頭成立常熟市沙家浜愛國擁軍聯合會,積極幫扶退役軍人、慰問現役軍人,個人累計捐款80余萬元,成為愛國擁軍的楷模。

2024年,蘇州軍分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市慈善總會共同開展守護優撫對象健康、困難退役軍人保險、現役軍人保險、為烈士尋親等項目。支出158.6萬元,覆蓋15203名軍人,用實際行動為軍人及其家屬送去關懷與保障。這一切,是慈善力量在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領域的生動體現。
講述民生故事讓慈善的魅力感染更多人
慈善,在蘇州的文化脈絡中源遠流長。從言偃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再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崇德向善的理念早已融入蘇州的城市精神,成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每一屆新年慈善晚會,都是蘇州慈善成績、力量的集中展示和慈善形象的集中表達。晚會上的民生故事,宛如一根根絲線,將愛心與需求緊密相連。蘇州目前有低保和低保邊緣困難群眾3.1萬人,特困重度殘疾人7817人,特困癌癥病人1萬多人,“失獨家庭”5600多戶,困境兒童4200多名,這些困難群體都是慈善幫扶的重點對象。
新疆女教師古麗沙拉就是“看見吳中”公益基金項目的受助者之一。自2017年“看見吳中”公益基金會開啟“救助困難角膜盲癥患者”慈善項目以來,截至2024年年底,累計救助全國范圍內困難的角膜盲癥患者707例,支出2040萬元。近三年來,蘇州市慈善總會每年資助該項目100萬元。
在蘇州,低保特困家庭癌癥患者藥品援助項自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為眾多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66歲的沈梅便是其中之一。
2008年,蘇州市慈善總會承接了中華慈善總會癌癥藥品援助發放工作。2018年起,與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合作開展“慈善藥品援助發放點服務”項目。截至2024年年底,發放抗癌藥品價值35.6億元,惠及20.04萬人次。助醫恤病一直是蘇州市慈善總會的重點。蘇州市慈善總會開展了32個多元化醫療救助項目,包括困難角膜盲癥患者救助、環衛工助醫關愛、困難群體“蘇惠保”醫療紓困、低收入家庭大病醫療再救助、特困人群醫療救助、計生特扶家庭意外健康保障、對口地區資助幫扶、基金助醫關愛、醫療慈善保險、沙鋼和金螳螂企業定向醫療救助等。2024年,累計支出款物價值2421.39萬元,緩解了患病家庭經濟負擔。
“人應懷揣‘三顆心’,愛心、良心、衷心。”2025年慈善晚會現場,“陸氏慈善基金”發起人陸艷青,滿懷深情地回憶起大伯陸大民對他的諄諄教誨,介紹了陸大民慈善事跡,現場觀眾深受感動。昆山作為大陸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吸引了10萬臺胞安居樂業。他們熱心公益慈善,每年向昆山市慈善組織捐款500余萬元,實施10個慈善公益項目,從捐資助學到社區服務,傳遞了兩岸同胞間的深厚情誼。
教育是民生之基,助力教育是蘇州市慈善總會的重點。2018年,由波司登集團捐款500萬元、江蘇省慈善總會捐款300萬元、蘇州市慈善總會捐款200萬元、常熟市慈善總會捐款100萬元,共同援建銅仁市思南縣長壩波司登小學。2024年,市慈善總會聯合市教育局、慈善組織、企事業單位,開展18個教育領域的慈善項目,涉及慈善助學、心理疏導、慈善文化、環境保護等不同領域,累計支出善款2470.83萬元…
蘇州市慈善總會高度聚焦“一老一小”,精心策劃并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慈善項目。2024年,慈善總會圍繞老年群體和困境兒童,主要開展了困難家庭適老化無障礙改造、金庭敬老院設施改造、重陽助老、為老助餐、老年人心理關愛和結對困境兒童“康乃馨計劃”“結伴同行·幼苗計劃”、社區喘息服務慈愛點等項目11個,2024年支出款物價值303.73萬元,著力構建覆蓋老年群體濟困、照護等助老康養服務體系和呵護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保障體系。
七載時光流轉,在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的舞臺上,100多位人物故事暖心呈現,繪就了一幅大愛長卷—30多年堅守與付出的“孝老愛親”中國好人楊建清、89歲的離休干部馮浩鵬與愛人孫建華、新四軍老戰士何嫻軒、藍天救援隊“戰士”許鵬、退休工人何梅……他們的故事借助晚會生動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凝聚各方力量傳遞愛心與溫暖
在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緊密合作下,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穩步推進。每一屆晚會,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等都會親臨現場觀看,他們以身作則,帶頭傳播慈善精神,以實際行動支持慈善事業發展。
總會通過新年慈善晚會,吸引了眾多愛心企業參與。從大型國有企業到民營企業,從本地企業到外資企業。國發集團、東吳證券、蘇州銀行等國有企業,恒力、亨通、沙鋼、波司登、通鼎、金螳螂等著名企業,吳中集團、中億豐控股集團、中吳綠能科技、夢嘉集團等民營企業紛紛慷慨解囊,不僅連續多年持續助力新年慈善晚會,還發動員工投身慈善活動,形成良好的企業慈善文化氛圍。
晚會得到了各類社會組織的廣泛支持。這些社會組織涵蓋教育、醫療、環保、文化等多個領域,他們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為晚會提供豐富多樣的慈善項目、感人至深的慈善人物故事、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以及貼心周到的志愿者服務等。

總會與各大媒體建立了穩固而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多種媒體渠道,對新年慈善晚會和慈善項目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報道。晚會不僅收獲了良好的收視與口碑,還屢獲殊榮,如江蘇電視文藝獎綜藝節目三等獎、春節特別節目好作品、蘇州市優秀廣播電視節目獎電視文藝獎(綜藝節目)一等獎等。
榜樣引領風尚 激發全民慈善熱忱
近年來,蘇州涌現了一大批熱心公益、樂善好施、播撒真情大愛的慈善楷模,他們或是凡人“草根”,或是達則兼濟天下的企業家,他們用實際行動傳遞人間大愛。在全國、全省表彰的慈善先進中,蘇州市的集體和個人獲獎數均名列前茅。
自2005年以來,蘇州市已有34個個人、企業榮獲“中華慈善獎”。在第六屆“江蘇慈善獎”中,蘇州獲得25個獎項,獲獎數超過全省五分之一,連續5屆位列全省榜首。高德康擔任中華慈善總會榮譽副會長。沈小平擔任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
見賢而思齊,一批長期堅守在慈善公益一線、以實際行動詮釋善意的慈善先鋒人物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晚會上呈現了一批批慈善先鋒人物、一個個先進企業的動人故事,映照出人世間的溫暖與大愛,觸動著每一個觀眾的心弦—“八一勛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昆山捐資助學第一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周火生,“全國優秀特殊教育工作者”“中國好人”陸振華,CCTV“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中國“阿甘”陸鴻……
蘇州眾多愛心企業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企業的擔當與情懷,成為引領社會向善的重要力量。在歷年晚會上,眾多愛心企業踴躍捐款,展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也成為7年晚會的一大亮點。恒力、亨通、沙鋼、波司登、通鼎、金螳螂、國發、東吳證券、蘇州銀行……這些榜樣的力量,在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的舞臺上匯聚,激勵著更多人加入慈善行列,共同為蘇州的溫暖與美好貢獻力量。
探索創新發展 繪就慈善新畫卷
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以“破界思維”重構傳統慈善模式,形成“科技賦能 + 文化浸潤 + 全民參與”的三維創新體系,開創了慈善組織舉辦慈善晚會的“蘇州樣本”。
機制創新,構建全面慈善生態。在2023年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的舞臺上,以晨寶一家的故事為典型代表,通過宣傳短片、現場訪談等形式,生動展現了這些創新舉措所帶來的顯著成效,讓觀眾深刻感受到慈善創新為困境家庭帶來的希望與改變。
自2018年起,慈善保險項目應運而生,為困難殘疾人、困難計生特扶家庭、困境兒童、重度精神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提供幫扶;為沖在前線的衛健系統人員、社區工作人員、交通及新聞工作者等抗疫一線群體豎起堅強后盾;為民間應急救援志愿者、骨髓捐獻者、教師、醫護人員、警務人員、社區工作者、快遞工作者等行業群體送去慈善關愛。截至2024年年底,已累計投人約4100萬元,覆蓋173萬人次。蘇州市慈善總會還積極開拓“慈善 + 互聯網”,從2019年開始成立互聯網慈善部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募集善款超4億元。“慈善 + 信托”累計設立23單,資金規模高達3.44億元,在全省乃至全國都處于領先地位。同時,積極打造數字人民幣公益捐贈場景,2024年接收數字人民幣捐款961.24萬元,引領慈善捐贈向數字化、便捷化方向邁進。
文化浸潤,打造慈善IP矩陣。一是非遺賦能的敘事創新。蘇州評彈、昆曲與慈善故事結合,正是傳統與現代相得益彰的生動例證。通過悠揚的評彈曲調,將蘇州慈善故事娓娓道來,以吳儂軟語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慈善溫度。蘇州市未成年人昆曲教育傳播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來,開展“昆曲為在校學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1800余場公益演出及講座惠及百余所中小學的40余萬學生,讓慈善文化在傳統文化的滋養下深入人心。二是原創節目的情感共振。由蘇州市滑稽劇院精心創作的小品《遠方的媽媽》,通過細膩表演,講述最美退役軍人楊建清照顧已故戰友母親的感人故事。原創小品《冬日暖陽》聚焦特困癌癥患者何立榮,呈現其抗病魔及獲助重燃希望的經歷。小品《連心家園》改編自朱秋芳關愛計生特扶困難家庭的真實故事,展現基層工作者的奉獻精神。張家港市聾人舞蹈隊的《做你的翅膀》以無聲肢體語言詮釋堅韌互助。雙絲帶抗癌文藝隊的原創舞蹈《人世間》體現癌癥患者對生命的熱愛。原創歌曲《微光》以動聽旋律寓意慈善力量匯聚能照亮黑暗。
技術賦能,重塑慈善參與場景。一是沉浸式舞臺的迭代創新。主要以愛心元素與絲帶線條為核心,構建沉浸式舞臺系統。7年來,在傳承紅色主基調的同時,同步學習借鑒國內外大型頒獎典禮精華,每年推陳出新,打造獨具蘇州慈善辨識度的晚會氛圍。二是數字生態的立體構建。晚會在中央、省、市級媒體平臺直播,通過網絡直播觀看人數累計達2516.5萬人次。特別是從2022年開始,采用4K高清技術直播,顯著提升用戶體驗。同時,自主研發搭建了H5互動平臺,整合集視頻直播、互動留言、線上捐款等多元功能。三是AI技術的溫情演繹。AI賦能慈善,一方面體現在慈善項目上,另一方面,晚會策劃組也依托AIGC(人工智能自動生成內容)革新創作模式,如利用AI技術完成4組慈善主題海報及視覺包裝初稿等。
蘇州素有“崇文重教、樂善好施”的傳統。7屆新年慈善晚會,是蘇州慈善事業發展的生動縮影。它見證了蘇州這座城市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始終不忘人文關懷,致力于打造一個更加公平、溫暖、有愛的社會環境。展望未來,蘇州市慈善總會將繼續以新年慈善晚會為依托,匯聚更多愛心力量,為蘇州的慈善事業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讓蘇州的大愛精神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