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托卡耶夫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6月16日至18日赴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人民日報社充分發揮報、刊、網、端、微、屏、號等全媒體傳播優勢,實現融媒報道提質增效,充分展現弘揚“中國—中亞精神”取得的成就。
6月13日,人民日報新媒體推出視頻作品《好看!中國—中亞友誼林的石榴樹開花結果了》,為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預熱。首屆中國—中亞峰會結束后,中國國家
主席習近平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五國元首共同種下六棵石榴樹。作品中說,石榴樹既見證中國同中亞千年友好交往,也象征著中國同中亞緊密團結合作,更寄托對中國—中亞關系美好未來的期待。
同日,人民日報客戶端“拾光紀”欄目推出視頻《續寫千年友情!1分鐘回顧首屆中國—中亞峰會亮點》,帶領網友回顧亮點、展望未來,看中國與中亞續寫千年友情,共建命運共同體。此外,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聯合勐巴娜西樂團推出歌曲《走向石榴花開的地方》,以音樂傳遞千年絲路的深厚情誼,用鏡頭呈現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壯美風光。5位歌手以優美的聲線,唱出攜手同行的真摯感情。視頻探索了主流媒體與音樂平臺合作、音樂內容服務國家敘事的創新路徑,全網點擊量超過1億人次。
6月16日,人民日報微博推出組圖作品《九圖帶你了解中國—中亞峰會》,梳理權威信息,從“這屆峰會有哪些看點”“從歷史走向未來的情誼”“世界需要一個什么樣的中亞”等方面,以圖解形式直觀呈現峰會議程和中國—中亞關系亮點。該作品在微博獲得超過100萬次閱讀。同日,人民日報新媒體發布視頻《中國—中亞峰會:續寫千年友誼新篇章》,帶領網友了解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的重大意義。該作品在微博獲得超過230萬次閱讀。
6月18日,人民日報客戶端“近聞”欄目推出作品《近聞·8句話感悟首次提出的“中國—中亞精神”》,帶領網友感悟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上的主旨發言。同日,人民日報客戶端“一見”欄目推出作品《一見·從三層“邏輯”,讀懂“中國—中亞精神”》,帶領網友從“歷史邏輯之深厚”“理論邏輯之深刻”“實踐邏輯之深遠”三層“邏輯”,讀懂“中國—中亞精神”的深刻意蘊。人民日報客戶端發布視頻《成果豐碩!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亮點回顧》,帶領網友50秒回顧此行亮點,感受領袖風采。
新時代以來,習近平主席多次訪問中亞國家,一次次接待來華訪問的中亞國家領導人,講述了一個個友好交往的故事。6月20日,人民日報客戶端“壹視界”欄目推出視頻《壹視界·微視頻|“續寫千年友誼,開辟嶄新未來”》,帶領網友重溫這些故事,感受中國與中亞國家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廣、友誼之花越開越燦爛。
6月21日,人民日報客戶端“拾光紀”欄目推出視頻《拾光紀·48小時內往返7000多公里,習主席為什么要去參加這個峰會》,用“赴一場歷史的約定”“把高質量發展寫在旗幟上”“開創中國與中亞的美好未來”三句話為網友講述習近平主席中亞之行的深遠意義。
6月15日,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發布短視頻《一粒希望的種子|大國外交零時差》,以探訪式鏡頭捕捉中國—中亞合作為哈薩克斯坦普通民眾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打造精品內容,人民日報社前方報道組認真研討愛菊哈薩克斯坦園區采訪思路,提前確定以小人物、小故事為切口的報道思路,到新聞一線,深挖新聞人物女工曼舒克的故事。有網友評論:“友誼之花永遠盛開,中亞友誼代代相傳。”此外,該工作室還在“大國外交零時差”欄目推出《看中國為這座中亞石油城帶來哪些變化》《看中國游客如何玩轉中亞!》等多期視頻,展示中國中亞友誼。
此外,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的“梓說”系列視頻《從西安到阿斯塔納:續寫千年友誼》《舌尖上的中國—中亞情》《從衣食住行到命運與共:解碼中國—中亞合作密碼》等,通過跨時空轉場、航拍等大量一手素材展現峰會成果,讓信息價值、觀點價值和情緒價值同步觸達。
從首屆中國—中亞峰會舉辦至今,中國與中亞旅游交流日益密切,互訪游客數量明顯增加。6月1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推出中國—中亞旅游交流整版報道及視頻產品《絲路同行" 相逢有期》,選用大量雙方游客在目的地參與旅游、歌舞、非遺體驗等的鏡頭,展現民眾的積極友好互動;通過游客量增長數據、國際人文旅游專列開行等,直觀體現“民心相通”等外交成果,使報道更易被國內外公眾接受,從而實現“破圈傳播”。
6月17日,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限公司推出系列視頻“中亞青年看中國”,邀請中亞青年講述眼中的中國。接受采訪的中亞青年紛紛表示,希望未來能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所感帶回中亞,同時讓更多中國青年了解中亞的文化和美食。該系列作品通過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等平臺發布,走出屏媒國際傳播新渠道。
6月19日,人民日報新媒體發布視頻《迪瑪希原聲講述中國中亞情》,出生在哈薩克斯坦的迪瑪希憑借優美歌聲在中國頗受歡迎。在接受采訪時,他表示:“如果我的歌聲能讓中國朋友更了解哈薩克斯坦,了解中亞,也讓中亞人民更親近中國文化,那就是最幸福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