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空調;偶發不制冷;故障檢修中圖分類號:U463.8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639(2025)07-0187-03
Diagnosis and Troubleshooting of Accidental Non-cooling Air Conditioner"ofGAC AIONV New Energy Vehicle
Cai Chuhua,Zhang Runqiang
(Guangzhou Transportation Vocational School,Guangzhou 51O440,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composition,working principle,common fault types and diagnostic ideas of theairconditioning systemofnew energyvehicles.Basedon thecase of occasional non-cooling failureof theair conditionerinAion V,thispaperconductsan in-depth analysisof thecausesof thefailureandthesolutions,providing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car owners and maintenance personnel.
【Key words】 new energy vehicle;air conditioning;occasional failure to cool;trouble shooting
1新能源汽車空調概述
新能源汽車空調系統的設計和工作原理與傳統燃油車空調系統存在顯著差異。
1.1 系統組成
新能源汽車空調系統主要組成見表1,其他附件為高低壓管路、冷卻風扇、鼓風機等,共同構成完整的空調系統。
1.2 新能源汽車空調系統工作原理
新能源汽車空調制冷原理與傳統燃油車類似。當空調開啟指令下達后,電動壓縮機立即啟動并開始工作,對制冷劑進行持續壓縮,使其壓力和溫度升高,隨后將高溫高壓的制冷劑輸送至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制冷劑與外界空氣進行熱交換,熱量被散發到空氣中,制冷劑逐漸冷卻并液化。液化后的制冷劑通過膨脹閥,由于膨脹閥的節流作用,制冷劑壓力和溫度急劇下降,進入蒸發器。在蒸發器內,低溫低壓的制冷劑迅速膨脹并大量吸收周圍空氣的熱量,使蒸發箱及通過的空氣溫度大幅降低。冷卻的空氣在鼓風機的作用下被輸送到車內,從而實現車內空氣的制冷效果,為駕乘人員營造舒適的低溫環境。
新能源汽車空調制熱主要通過PTC電加熱器或熱泵系統來實現。PTC電加熱器工作時,PTC熱敏電阻元件依據自身特性發熱,當鼓風機吹出的空氣流經電加熱器時,空氣吸收熱量而升溫,形成暖風被送人車內。熱泵系統則通過四通換向閥改變制冷劑的流向,實現制冷與制熱模式的切換。在制熱模式下,熱泵系統利用制冷劑的循環流動,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即使在低溫環境下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取熱量),并將熱量搬運至車內,提升車內空氣溫度,實現高效的制熱功能。這種方式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尤其在一些特定工況下能夠顯著降低能耗,延長車輛續航里程。
1.3新能源汽車空調偶發不制冷故障診斷思路
新能源汽車空調偶發不制冷故障診斷思路如圖1所示。
2埃安V的空調偶發不制冷故障維修案例
2.1 故障現象
一輛生產日期為2022年7月的埃安V轎車,行駛里程已達 99936km ,如圖2所示。車主到店反饋,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空調會出現偶發不制冷的情況,此時只能吹出自然風。但在行駛中頻繁開關空調后,偶爾又能恢復正常制冷。這種間歇性故障給車主的日常使用帶來了極大不便,同時也增加了故障排查的難度。
2.2 故障確認
車輛送到店里后,維修人員先對故障進行核實。不過,在當時的測試中,故障并沒有顯現出來。維修人員接著做了循環試車測試和快充測試,發現空調在快速制冷和慢速制冷模式下都能正常運轉。之后,維修人員又和車主深入交流,得知距離上次故障發生已經過了一周,而且故障大多是在車輛低速行駛時出現的。
1)維修人員第一步是對空調系統的基礎數據做全面檢查。他們用專業的檢測設備檢測空調壓力,結果顯示壓力處于正常范圍,這表明制冷劑足夠,而且系統沒有明顯的泄漏情況。之后,他們進一步檢查了壓縮機的供電、搭鐵以及Lin通信狀況,都沒發現問題,壓縮機能夠正常接收控制信號并開展工作。與此同時,對風扇的供電、搭鐵和信號進行檢測后,均未發現異常,風扇運轉順暢,能夠為冷凝器提供有效的散熱保障。
2)連接診斷儀對車輛進行檢測,未發現與空調故障相關的故障碼,且整車軟件已升級至最新版本,排除了軟件故障導致空調異常的可能性。如圖3所示。
3)按照以往處理空調偶發不制冷案例的經驗,對熱敏電阻進行檢查。測量其阻值為 2.2kΩ ,結合當前環境溫度 32% ,通過查閱相關技術資料,判斷該熱敏電阻阻值正常,說明蒸發器溫度傳感器工作正常,排除了因熱敏電阻故障引起空調不制冷的因素。
4)鑒于目前空調系統各項基礎數據和部件檢查均未發現問題,但故障確實存在,維修人員決定進行不同車況及路況的路試,以模擬車輛在實際使用中的各種工況,期望能夠使故障復現,從而找到故障根源。
5)經過長達兩天的艱苦路試,車輛在經過一段長下坡且有連續減速帶的特殊路段時,故障終于復現,且保持當前故障狀態不再消失。維修人員立即使用診斷儀讀取故障碼,顯示為HVACU201587與ECP丟失通信。根據故障碼的定義,維修人員首先將排查重點聚焦在ECP通信線路上。如圖4所示。
6)如圖5所示,測量終端插件FB73#3的Lin線 電壓為 12.6V ,處于正常范圍;FB73#2搭鐵對地導通 正常,說明搭鐵線路良好。然而,FB73#4供電電壓 在10.5\~11.8V跳動,電壓明顯過低且無法保持穩定。 基于此初步判斷,可能是空調電腦輸出的12V電源電 壓不足,或者是線路存在虛接、接觸不良等情況,導 致通信異常,進而引發空調偶發不制冷故障。
7)為了進一步確定故障點,維修人員根據電路圖冊進行深入排查。由于IP54#26到FB73#4的壓縮機電源電壓線路中間存在兩處轉接插件,為了精準定位故障部位,維修人員選擇分段測量。首先測量FB13#27號電壓,結果顯示為穩定的12.8V(與蓄電池靜態電壓相近),這與最初測量的FB73#4號針腳電壓存在明顯差異。由此可以判斷,故障出在FB59#27到FB73#4之間的線路上。
8)為了驗證上述判斷,維修人員測量FB59#2到FB73#4之間的電阻,結果為 25Ω ,遠超正常范圍,表明該段線路存在異常。隨后,維修人員分解此段線束,拆除包扎膠布后,發現線路之間存在折疊虛接、斷路現象。經過反推驗證,可以確定正是由于線束虛接導致電壓不足,進而引起ECP通信異常,最終造成空調偶發不制冷故障。如圖6所示。
2.3 故障分析
對發現的線束折疊虛接部位進行詳細檢查,發現折疊部分整條線束均發生折疊變形,折疊點位于固定卡扣前段轉折點。通過觀察前后端固定卡扣位以及線束長度的匹配情況,可以排除因線束過長導致擠壓折疊的可能性。綜合分析判斷,該線束問題應為線束在安裝前已過度彎曲折疊,而后被安裝到車輛上,長期使用過程中,由于車輛行駛振動等因素,導致虛接部位逐漸出現接觸不良,最終引發空調故障。
2.4 故障排除
由于該線束屬于普通的供電線路,并非用于網絡信號傳輸,其主要作用是輸送電力,所以對信號傳遞的精準度和穩定程度要求不算高?;谏鲜鎏匦?,維修人員打算采取簡化處理方式,把線束重新連接好之后再做包裹處理。重新連接時,要保證接頭處連接穩固、接觸優良,包裹完成后還需把線束固定好,防止再次發生彎折或位置移動的情況。完成修復工作后,再次進行道路測試,空調系統恢復了正常運作,故障排除。
3 故障總結
在本案例中,埃安V轎車空調出現偶爾不制冷的故障,其診斷過程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存在不小的復雜性。維修人員首先和車主進行詳細溝通,詳盡地掌握故障的具體表現,這為之后的診斷工作提供了關鍵的線索。在確認故障的階段,雖然一開始的測試沒發現什么問題,但通過進一步了解故障發生的條件以及時間間隔,提出合理猜測,縮小檢測范圍,為有針對性的路試打下了基礎。
在排查故障的過程中,維修人員需嚴格依照新能源汽車空調系統故障診斷的常規思路,按順序對空調系統的基礎數據、部件運行狀況、電氣控制系統進行了全面檢查,沒有漏掉任何一個可能引發故障的因素。當故障再次出現并且讀取到故障碼后,維修人員能夠依據故障碼的提示,結合電路圖冊進行深入排查,借助分段測量、電阻檢測等方式,最終精準地找到了故障點一—線束虛接。在分析故障時,通過對故障點的仔細觀察和研究,推測故障產生的原因可能是出廠時線束安裝存在問題。最后,根據線束的特性和功能,制定了合理的維修方案,成功修復了故障。
從這個案例能夠看出,在維修新能源汽車空調故障時,維修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熟悉空調系統的構成、工作原理以及常見的故障類型和診斷方法。同時,要注重積累維修經驗,善于從過往的案例中總結規律,提高故障診斷的準確率和效率。另外,在維修過程中,要保持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不忽略任何一個細節,確保故障能夠被徹底解決,為新能源汽車的正常使用以及用戶的舒適體驗提供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孫小霞.新能源汽車電動空調控制系統及其實現與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18):150-151.
[2]軒小波,陳斐,戎森杰.電動汽車用熱泵空調系統制熱性能的試驗研究[J].制冷與空調,2017(3):47-50,40.
[3]鄭思宇,魏名山,宋盼盼.電動汽車熱泵空調發展概述[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8(8):14-23.
(編輯楊凱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