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桌套高矮排座位
我讀一年級時,學校沒有課桌椅,課桌椅都需要自己帶。
我帶的課桌椅是嶄新的。那可是我們小胡莊的木匠馬老爹連夜趕制的。馬老爹是小胡莊頂好的木匠,年近古稀卻手藝精湛,莫說一套小小的課桌椅,就算誰家閨女急著出嫁,他也能在短短幾天內備好一套漂亮的木制嫁妝…
正式上課前,老師先排座位。
我們學校有兩位老師,一男一女。男老師姓王,女老師姓張。除了性別不同,他倆情況相仿:家都住在教學點附近的村子,都是剛落榜回鄉的初中生,都是村里臨時找來的代課老師…
他倆雖為人師,實則還是半大孩子—不過比我們大幾歲、個頭比我們高出半個頭罷了。
老師的教學經驗自然是欠缺的。
看排座位的情形就知道了一“同學們,請都到教室外面去”,他倆說道。
我們一股腦涌到教室外。
“總共四十九位同學,七七四十九對,請排成七排,每排七人一記??!按個頭高矮排,矮的在前,高的在后!”
不多時我們就排好了。
那隊列方方正正,從前面看,猶如一段上坡路,從后面看,好似一段下坡路,煞是整齊。
他倆很滿意,笑著說:“請回教室,就按這個順序排座位。”
可當我們坐定后,教室里頓時亂了套:高高低低、坑坑洼洼,像一塊種滿雜糧的莊稼地,又似大雨后被牲口踩踏過的爛泥路…
問題出在桌椅上:桌椅如同人一樣,也是高矮不一的,并非個子高的人就帶高桌椅,個子矮的就帶矮桌椅。
矮個子若坐高桌椅,看上去往往比坐矮桌椅的高 個子還顯高;反之,高個子坐矮桌椅,看上去往往比 坐高桌椅的矮個子還顯矮…
王老師和張老師證忙看了許久,終于明白過來:排座位不該按人的高矮,而該按桌椅的高矮。
桌凳與人,就像水和船,水漲船高、水落船低…最終,班里最矮的我,卻坐到了教室最后面。
“罪魁禍首”便是我那套嶄新的桌椅,它讓我坐上去后顯得格外高大。
坐在我的椅子上,我成了班里最高的…
唉,木匠馬老爹啊,當初為何不把桌椅腿做得再矮些呢?那樣,我就能離講桌和黑板更近一些了…
哪天才能長大呦
一年級臨近尾聲,暑假即將開始。
期末考試到了。
第一門考語文。
試卷上都是平時爛熟于心的題目,我沒用多長時間就答完了。我把卷子交給班主任張老師后,便一溜煙往學校東面跑一一那里有一條清澈的河。
還沒跑到河邊,我就把汗衫和褲子全脫了,到河邊后,“撲通”一聲跳進了清涼的河水里。
我剛下水沒多久,女同學里眼睛最大的劉青棗也來了。她只脫掉腳上的花布鞋,就準備下河。
我見狀急忙喊:“那樣衣服會濕透的!快把裙子也脫了!”
可劉青棗不同意,她很奇怪地說:“我又不是男孩子,不能脫衣服下河的?!?/p>
說著,她就穿著漂亮的花裙子下了水。
接著她便在我身邊撲騰起來。
但劉青棗游泳姿勢笨拙,也不會“扎猛子”。我想教教她,可念頭剛起,就被同學劉立正打斷了。
“胡大毛!胡大毛!”劉立正邊跑邊喊,“張老師生氣了!”
“為什么?”
“因為你太馬虎,錯了道最簡單的題,只能考九十九分對了,張老師還說你不能私自下
河!很危險!讓我喊你和劉青棗趕緊上岸!”
劉青棗趕忙上了岸。
可我不想上岸,河里太涼快了,而且我有點怕張老師批評。
劉立正見我不上岸,想了個饅主意:他抱起我脫在岸上的汗衫和褲子,扭頭就往教室跑。我一看急了,“嘈”地從水里蹄出來,把正在穿鞋的劉青棗嚇了一跳,她慌忙用手捂臉,喊著:“不知羞!不知羞!”
我哪顧得上羞不羞,只想追回衣服。
這一追,就追到了還在考試的教室里…
這事像風一樣,考試結束后傳遍了整個學校,中午放學后又傳遍了整個小胡莊,自然也傳到了我家院子里。家里人,都笑得前仰后合。
尤其是媽媽,笑得眼淚都出來了,笑完又有些發愁地說:“唉,你哪天才能長大呦”
我并不覺得這事有什么好笑的。
媽媽笑出眼淚更讓我覺得奇怪。
但我覺得媽媽的話有道理——因為我也常在想:為什么我總是個讓人頭疼的孩子,到底哪天才能長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