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流轉不息,立秋與處暑如同帶著秋之信的使者,引領我們步入夏秋交替的詩意時光。它們不僅是氣候的標識,更是生活與文化的交織,我們在感受自然風光變化的同時,不妨看看古詩詞中立秋與處暑的獨特魅力。
立秋時節: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賞析:
從立秋日開始,暑熱漸退,秋風開始蠢蠢欲動;天闊云高,夏色已收,樹葉間秋聲已動,生動展現了季節轉換的微妙變化。
立秋
【唐】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在夏秋季節交替時細膩的感受。夜色轉涼,小烏鴉啼叫著飛散,只留下寂寞的屏風。夜寂靜下來,枕邊吹來一陣一陣清新的涼風。從睡夢中起身,來到寂靜的院子里,夢中依稀感覺到的秋聲無處可尋,只見明媚的月色下,滿階的梧桐落葉。
立秋是秋季的開篇。此時,暑熱雖未徹底退場,但自然已悄然換景,暑氣收斂,萬物從蓬勃生長邁向成熟。立秋不僅是氣候的轉折點,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蘊,“咬秋”“貼秋膘”等習俗流傳至今,承載著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對豐收的祈愿。在農事方面,立秋時節是田間管理的關鍵節點。農民們依據作物生長狀況與氣候特點,精心安排肥水管理、病蟲防治,確保作物茁壯成長。同時,部分秋季作物的播種與移栽工作也在這時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