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陜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指導下,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陜西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統籌協調、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全國各地各級延安精神研究會積極響應、熱情參與,經過多方協同努力,“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延安精神——紀念黨的七大召開八十周年專題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陜西省延安精神研究會聯合舉辦,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論述,紀念黨的七大召開80周年,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延安精神,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凝聚強大精神力量。大會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和廣泛交流。
陜西省委高度重視,省委書記趙一德同志出席會議并作了凝聚力量、振奮人心的講話,介紹了陜西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延安精神,凝心聚力謀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長(副院長)謝春濤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從三個方面闡釋了黨的七大的歷史貢獻,并對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會長王晨同志作了題為《銘記黨的七大歷史貢獻讓延安精神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的主旨講話,從三個方面對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弘揚延安精神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我們深刻銘記黨的七大歷史貢獻,深化認識延安精神的偉大歷史作用;要求我們深刻領悟黨的七大歷史貢獻,繼承和發揚好黨在延安十三年凝結的寶貴精神財富,大力弘揚好延安精神;要求我們精準傳承七大精神,擔當好新時代弘揚延安精神的使命責任。王晨會長的主旨講話站位高、立意深,對各地各級延安精神研究會做好弘揚延安精神工作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會后,大家要認真學習,結合工作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本次研討會共收到論文100篇,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李忠杰副會長作了精彩的大會主旨發言,11位同志作了高質量的交流發言。李忠杰副會長的主旨發言以《大力弘揚黨的七大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為題,用鮮活詳實的史料重現黨的七大歷程,從八個方面系統梳理了黨的七大給我們留下的豐富而寶貴的歷史經驗,加深了我們對黨的七大歷史經驗與延安精神的內在一致性的理解和把握。11位大會交流發言的同志圍繞會議主題從多角度進行了闡釋、探討,既有歷史縱深的理論闡釋,又有聯系實際的實踐思考,為我們進一步把握黨的七大精神內核、在新時代傳承弘揚延安精神提供了重要啟示。會議決定,作為會議重要成果,所有入選論文結集出版。為了增進交流,大會設立了分組討論環節,與會代表分成四組展開討論,由天津市延會會長李潤蘭、青海省延會會長蘇寧、廣東省延會會長吳曉峰、陜西省延會副會長姚文琦分別做四個小組召集人,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出席會議的副會長楊勝群、林炎志、李忠杰、劉建、李勇庫、周吉平、耿焱深入到各小組參與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本次會議凝聚了共識、鼓舞了士氣、提振了精神,取得圓滿成功。
要特別提出的是,為提升此次研討會的成效,陜西省延安精神研究會精心組織了大思政黨課《從延安再出發》——弘揚延安精神專題宣講和延安精神“五進”觀摩活動。本次研討會堅持理論研討與實踐探索相結合,是一次內容豐富、成果豐碩、凝聚力量的大會。根據安排,對會議作個小結。
一、深刻認識黨的七大的歷史性貢獻及其在黨的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意義,對新時代更好弘揚延安精神具有重要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七大在黨的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黨后來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開辟了正確道路。”值此黨的七大召開80周年之際,重溫七大光輝歷程,銘記七大歷史貢獻,有利于我們進一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今天,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黨的七大歷史經驗、黨的作風建設、在新時代更好弘揚延安精神、發揚黨內民主、黨的七大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關聯等重大課題展開了深入研討。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黨的七大確立的指導思想、倡導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三大優良作風、總結的革命經驗、取得的輝煌成就,都是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并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的力量源泉。李忠杰同志在主旨發言中強調:“這次大會不僅為爭取抗日戰爭和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和組織上的基礎,而且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歷史經驗,對迄今80年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代表們在發言中闡述了黨的七大在黨的作風建設方面的歷史成就,不僅推動黨的作風建設從局部實踐邁向科學化、系統化、常態化的黨建工程新階段,更標志著黨對自身建設規律的認識實現了從自發到自覺的躍升,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和黨的建設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種源于黨的七大的優良傳統與作風基因,至今仍在滋養著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更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實作風保障。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黨的七大確定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充分體現了延安精神的政治精髓、立場觀點、思想方法。黨的七大系統構建起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歷史性飛躍,不僅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提供了根本方向指引和道路遵循,更為新時代推進“兩個結合”、在新征程上繼續開辟正確道路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歷史范本。它深刻昭示我們:只有堅持正確方向不動搖、沿著正確道路勇毅前行,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二、深刻把握黨的七大的精神內核與時代價值,對新時代大力弘揚延安精神、為新征程凝聚奮進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難險阻、直面風險挑戰,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展現出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形成了黨的光榮傳統。”黨的七大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史上的光輝典范,所蘊含的偉大歷史主動精神,從自覺總結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系統概括黨的理論成果,到科學確立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制定正確的政治路線;從回應“中國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明確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奮斗目標,到擘畫戰后中國的光明前景、為民族復興指明方向,為新時代“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戰略定力提供了源頭活水。代表們在發言中說,深刻理解這種歷史主動精神,不僅有助于深化對黨的七大的研究,也為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更好地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導引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了寶貴歷史啟迪。代表們在發言中還論述了黨的七大蘊含的寶貴經驗對新時代黨的建設和國家發展仍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黨在領導人民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歷程中,立足時代發展需求,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作風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持續為黨的優良傳統作風注入新的內涵。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今年黨中央部署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重大任務,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馳而不息正風肅紀的堅定決心。黨的七大突出強調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倡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其關于新民主主義國家的構想,與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存在深刻的歷史呼應與邏輯關聯,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重大原則的確立,到“立足國情探索現代化道路”實踐路徑的抉擇,體現了理論傳承到實踐接續、歷史邏輯到現實必然的貫通性,生動詮釋了七大精神、延安精神跨越時空的時代價值。
三、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以實際行動續寫延安精神的時代華章
黨的七大是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延安精神則是黨在這一時期淬煉出的寶貴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第六次會員大會賀信指出:“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闭驹谛碌臍v史起點上,我們要活學活用黨的歷史這本教科書,不斷從黨的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力量,以賀信精神為指引,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讓延安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璀璨的光芒。
延安精神研究會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把老一輩革命家和共產黨人留下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傳承好發揚好。按照王晨會長的要求,深化延安精神的理論研究,突出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結合實踐深化理論解讀,努力為黨的理論創新推出更具建設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創新延安精神的宣傳載體,在傳播內容與形式上力求突破,用好紅色資源,深挖生動細節,捕捉歷史瞬間,讓歷久彌新的“看齊意識”、“愚公移山精神”、“延安作風”等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鮮活起來,結合延安精神“五進”活動,用先進傳播手段激活紅色文化生命力,用青年話語、大眾視角傳播延安精神;強化延安精神的實踐引領,在踐行上倡導行動自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用延安精神培塑優良作風,做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的傳承者、踐行者,讓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在新時代“看得見、摸得著”,薪火相傳、賡續前行,真正把延安精神轉化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動力,為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作出更大貢獻。
奮進新征程,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延安精神的重要論述,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作風,在新時代大力弘揚延安精神,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發揚“子子孫孫無窮匱”的韌勁,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努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