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豆(老爸)、嗑(aai3)交(吵架)、冷氣機(空調)”從北方地區轉學而來的新同學雪兒正倚靠在校園欄桿上,手里捧著一本粵語知識書,嘴里喃喃自語。這是雪兒同學給大家留下的最常見印象。
課間,欣欣撿起地上的筆盒,習慣性地使用粵語對雪幾說道:“你個筆盒跌咗落地呀(你的筆盒掉在地上了)”聽到聲響的雪幾,睡眼惺松地從桌面上緩緩抬起頭來。隨即,雪兒似乎正努力思考欣欣的話語,不一會她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向欣欣,從臉到耳朵泛著揮之不去的紅暈,說:“我剛剛的鼻鼾聲是很響亮嗎?”欣欣和周圍的同學疑惑地眨了眨眼,突然拍手大笑,說:“你是不是將‘筆盒’聽成‘鼻鼾’?難怪臉都是‘紅卜卜’的。”小明在一旁嘲笑說:“你是不是經常裝聽不懂我們的話?”聽到此,欣欣回嗆小明:“你不要‘阿茂整餅,有個樣整個樣’,我們要用心接納新同學,主動教她多些粵語知識,傳承粵語文化。”小明不服氣地低聲細語道:“行了,我知道你們是‘落雨擔遮,死擋’。”這次的小插曲隨著上課鈴被敲響而結束,正準備上課的陳老師在門外聽到了他們的對話。
粵語任我講
紅卜卜:是粵語中形容紅色的生動表達,主要用以形容臉頰紅潤的模樣,類似于“紅彤彤”的用法。
阿茂整餅,冇個樣整個樣:該典故源自民國初年,廣州蓮香樓一位勤快的點心師傅“阿茂”。他經常觀察顧客需求,并及時補充制作已經售罄的餅食。粵語中,糕點的制作會使用“整”這個動詞。阿茂的行為被人們稱贊為“有個樣整個樣”(沒有什么糕點就制作什么糕點),典故原為褒義,但后來逐漸演變為調侃語,形容人沒事找事、多此一舉。
午休時,陳老師遞給雪兒一本發黃的筆記本。筆記本里記錄了滿滿當當的粵語知識點,紙上還畫滿了可愛的插畫作為配圖解釋。
陳老師在旁溫柔地說道:“我原本也不會講粵語,初中時才跟隨父母來到廣州學習生活,在學粵語這件事上我也是‘啞仔食黃連一一有苦自己知’。我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學粵語,你看,如今我的粵語說得多好!只要堅持,你肯定可以很快學會粵語。”
雪兒深受鼓舞,她決心要成為“粵語高手”。不久后,一年一度的六一文藝匯演熱鬧舉行。“最后一個節自是由雪兒和欣欣同學帶來的節目‘粵語飛花令’,兩位同學將以表演和問答的方式,展現粵語歇后語。”主持人話音剛落,雪兒與欣欣穿著醒獅褲閃亮登場,她們一個拋出歇后語上半句的問題,另一個則輕松回應,期間還用多樣百變的表情與肢體動作展現歇后語,默契十足。
雪兒的粵語音準和流利程度引得臺下同學連連贊嘆。突然,小明沖上臺拿起麥克風:“提前準備的臺詞沒意思,讓我來問雪兒,‘潮州二胡一’?”
雪兒即刻回應道:“自己顧自己,小明你如今已經考不倒我了。”
在小明震驚的眼神中、在雷鳴般的掌聲中,“粵語飛花令”節目精彩結束雪兒望向觀眾席暗角的陳老師,她此時正激動地眼露淚光為雪兒豎起大拇指。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只要有恒心,鐵杵磨成針,正所謂“涼茶鋪的葫蘆瓶,苦盡之后總有回甘”!
落雨擔遮,死擋(黨):該典故的字面意思即為下雨打傘時要拼命擋住雨水,“死檔”與“死黨”同音,粵語中的“死黨”意為非常要好的朋友,由此得歇后語。
啞仔食黃連,有苦自己知:黃連是一種味道極苦的中藥材,而“啞仔”即“啞巴”之意,字面指啞巴吃了如此苦的黃連,也無法開口用語言表達,暗喻有苦難言,只能自己清楚其中苦楚。
潮州二胡,自己顧自己:二胡是潮州的一種特有樂器,在樂器調試時會發出“嘰嘰咕嘰嘰”的聲音,與粵語里“自己顧自己”加快念的發音很相似。由此,這句歇后語油然而生。延伸意則指責某些人不考慮集體的協調性,做事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