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蹴鞠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被稱為“踏鞠”。與斗雞、走犬(一種打獵活動)、六博(一種棋類游戲)都是齊國臨淄百姓的日常娛樂活動。


蹴鞠的發展鼎盛時期是在宋朝,宋朝的皇帝宋徽宗也是一名足球高手,他還成立了一支拿國家俸祿的專業球隊,專門陪他踢球。

不用球門的踢法稱為“白打”,人們可以單人踢,也可以多人踢。單人踢的“一人場”由參賽者逐一進行表演,這稱為“井輪”。這時,蹴鞠不僅可以用腳踢,還能使用身體的其它部位來接球,競賽以表演花樣和技藝高低決定勝負。



【夢回古人運動會系列】



隨著蹴鞠藝人數量的不斷提升,他們自發性聚集成立了行會。其中,最早、最大的行會是齊云社。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宣傳蹴鞠、吸納蹴鞠藝人、組織蹴鞠競賽以及定期考核蹴鞠藝人技巧。

作為一項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足上球類運動,蹴鞠在2006年還被收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蹴鞠在2004年被國際足聯正式確認為世界足球運動起源,蹴鞠是足球的“始祖”。如今在奧運會、世界杯和即將到來的十五運會等知名賽事都不乏足球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