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
知足是常樂的“源泉”,幸福的人只記得自己一生中獲得了多少,而不幸的人只記得與之相反的內容。
請以“知足常樂,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寫作指導
一、分析“知足”,尋找素材
“知足常樂,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知足是指知道滿足,滿足于已經得到的,不過分地追求。“知足”是人在生活中所產生的一種情緒,何為知足?怎樣知足?有的人一生都無法獲得答案。寫作要有素材的支撐,符合主題的素材是走進讀者心靈的“敲門磚”,品嘗到了美食是知足,沒有考到理想分數但取得明顯進步是知足,雖然沒有買到最喜歡的衣服但也很開心是知足知足藏在生活的各個角落,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便能找到理想的素材。
二、觀點明確,句句傳情
開篇需明確觀點,并飽含情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應積累一些關于“知足”的名言警句,讓作文更有深意。例如:
知足方能收獲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媽媽的歌聲在耳邊響起,而我卻緊盯著桌上那個帶有粉色蝴蝶結的盒子。10歲生日,我期盼已久的生日禮物不應該是這個扁扁的盒子,而應該是天文望遠鏡。拆禮物包裝時,我的手指微微顫抖。盒子打開,一串貝殼風鈴靜靜地躺在里面,細麻繩上串著五片漂亮的扇形貝殼,在陽光下發出五顏六色的光暈。“這是媽媽在漁村支教時,那里的小朋友為你制作的生日禮物。”媽媽的手輕輕拂過貝殼,眼里的溫柔似是要溢出來。聽完,我雖覺得這個禮物很珍貴,但仍有些不滿。上學時,我將風鈴掛在書包上,貝殼互相撞擊叮咚作響,以引起同學們注意。我忽然覺得那聲音很悅耳,仿佛聽見漁村孩子們那銀鈴般的笑聲。周末看科技展,我特意帶上了風鈴。貝殼上的星光,竟比望遠鏡中的星辰還要耀眼。貝殼里住著海浪聲,住著漁村孩子朗朗的讀書聲,也住著媽媽的溫柔。它們在我的房間叮咚作響,好像在說:“你看,知足的人總能聽到星星墜落大海中的聲音。”
——《知足者常樂 知足的重要性》
作者直接亮出觀點一“知足方能收獲快樂”,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闡述做個知足的人的重要性。簡單的文字,雖樸實無華,卻很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三、語言精練
精練的語言往往能直擊讀者的內心,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當然,精練并不是語言“從簡”,而是指語言凝練,用簡潔的語言表達豐富而充沛的情感。例如:
只有知足常樂的人才能真正擁有這個世界。他們或許并不富有,但是內心豐富。真正的擁有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質上的。物質只不過是身外之物,只有內心充盈才能擁有完美的人生,知足才能常樂。
《知足常樂》
語言凝練,表達了觀點一一我們應該知足,讓自己精神富足,進而感受生活之美。
四、化大為小,寫好中間
話題作文范圍寬泛,精準把握話題的中心是寫作的重點。寫作之前,可以將“知足常樂,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這一主題拆分為“知足常樂”“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兩個子話題,化大為小。在問題上聚焦、在問題上展開、在問題上提煉,以做到立意鮮明、內容充實。中間部分是全文的重點,要下足功夫,運用多種手法,讓內容更生動、有趣。例如:
見到她之前,我并不想有個妹妹,但見到她之后,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小心翼翼地抱著這個柔軟的小生命。她那么輕,那么小,總是閉著眼睛。當她睜開了眼睛,我仿佛看到了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從那天起,我的生活里有了她的影子,她的眼睛里也有了我的笑容。每天早晨,我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她的床邊;每天晚上,我睡覺前的最后一件事,是給她輕輕哼唱搖籃曲。她長得很快,好像眨眼間就長大了很多。她總是在圍欄里等我放學回家,看到我就會露出燦爛的笑容,張開雙臂要抱抱,還咿咿呀呀地說著我聽不懂的話。對親情的滿足,怎么不算知足呢?
《知足亦是滿足》
作者利用生活事例,點明“知足”,說明“滿足”,內容豐富,引人深思。快樂離我們并不遙遠,心胸開闊,不糾結于小事,不計較得失,才能“常樂”。
五、結尾點題,妙語收束
好的結尾應簡明扼要,緊扣主題,讓人回味無窮,似余音繞梁,在腦海中揮之不去。例如:
也許“寬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的心態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但我們要懂得知足。知足是一種心態,再簡單一點兒,這就是生活。
《知足常樂,其樂無窮》
作者以名言警句收束全文,點明要懂得知足。緊扣主題,發人深省。
佳作展示
知足之“足”
人們總說“知足常樂”,可是要做到知足很難。在這復雜紛擾的塵世間,只有卸下包袱,才更容易獲得快樂。
在一個明媚的午后,陽光從窗戶傾瀉而入,被陽光曬到的貓咪懶洋洋地伸了個懶腰。泡一杯喜愛的清茶,伴著茶香裊裊,翻開一本有些落了灰的舊書。我不由得想起,學習的忙碌曾經讓我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那本書也只匆匆看過一眼。此時此刻,時光仿佛放慢了腳步,被工作生活捆綁的浮躁內心也漸漸沉淀。想想那些忙碌奔波的日子,不禁啞然失笑。生活并非只有功成名就才值得喝彩,能享受片刻寧靜,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知足是對當下生活的珍視,是對已擁有的東西的感恩,而不是安于現狀的消極怠工。我想起了墻角的無名小花,即使無人問津,卻依然努力綻放,用自己的“不爭不搶”裝點世界。看著隨處可見的小花,我仿佛看見了自己,那個被生活冷落卻依然不放棄的倔強的自己。應該珍惜身邊的人帶給我們的溫暖,或許是家人在我們出行時裝滿的行李箱,或許是朋友在我們生日時準備的驚喜,這些都是生活給予我們的最珍貴的禮物。學會了知足,便會發現,幸福從未缺席,而是一直隱匿在生活的細微之處。
心胸寬廣是一種境界,胸懷如廣袤的天空,能包容世間萬物;又似深邃的大海,不拒涓涓細流。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如果事事都要計較,心便會被瑣碎的小事填滿,再無容納其他的空間。若我們擁有寬廣的心胸,便能在面對他人的過錯時,報以寬容的微笑;在遭遇挫折與困難時,坦然應對,不抱怨、不氣餒。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的這句名言,正是對心胸寬廣這個詞最好的詮釋。若能擺脫一己私欲,以豁達的心態看待世間的人和事,那么他的人生必將充滿陽光與希望。藺相如面對廉頗的挑釁,寬廣胸懷,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彌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才能笑口常開。我們也會遭遇誤解和挫折,若能以豁達之心面對,放寬心,那些煩惱便如過眼云煙,轉瞬即逝。
那次和家人一起登山,滿心期待著山頂的美景,想用照片記錄山頂的美景與登頂后的激動之情。然而,登頂之后,我發現山頂周圍云霧繚繞,美景已被隱匿其中。我雖遺憾但思慮片刻便釋然。即使未見到心儀的風景,但登山途中,遇到的一切都讓我感到美好,野花野草、潺潺溪流,都刻在了我的腦海里。那一刻,我明白,心寬似海,便能容納生活的種種不完美,也許在不稱心的生活中還可以得到意外之喜。
知足常樂,以平常心去對待生活的起伏與得失。在順境中,不驕不躁,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在逆境中,不怨天尤人,沒準會“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擁有寬廣的心胸,我們便能在與人相處時,多一些理解與包容,少一些計較與猜疑。如此,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人和人之間都將充滿和諧與美好,人生之路也會越走越寬。
希望我們可以懷揣知足常樂的心態,以寬廣的心胸去擁抱生活。在這漫長的人生旅程中,不妨偶爾停下腳步,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感受生命的饋贈,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因為,只有知足,方能常樂;唯有心寬,天地才會更加遼闊。讓我們以知足為筆,以心寬為墨,描繪出屬于自己人生的絢麗畫作,在歲月的舞臺上,演繹出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精彩。在平凡中品味不凡,在簡單中收獲快樂。
點評
在人生的道路上,知足方是走向成功的訣竅。要學會知足,學會心寬,才能在廣闊的天地中自由翱翔,才能繪制出絢麗的人生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