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每天我們做操、集會,都會整隊。指令員喊:“全體都有,立正,向前(左、右、中)看齊!”為什么要先喊“立正”,再喊“看齊”呢?因為“立得正,才能看得齊”。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心”立正,“行”看齊
在集體活動中,指令員整隊時會先喊“立正”,再喊“看齊”。為什么呢?因為“立正”是一個基礎姿勢,是隊列整齊的前提。聽到立正口令后,身體要繃緊,頸要直、頭要正,如果不直不正、歪歪斜斜,勢必難以達到有效“看齊”。由此可見,立正是本,立得正,才能看得齊。(概引材料,提出論點,旗幟鮮明。)
立正先“立心”。東晉謝安隱居東山時,與王羲之等名士暢論玄理,看似“清談”無為,實則在老莊哲學中構建“不為外物所役”的心境。當淝水之戰急報送達,他正與友人對弈,拆信后淡然置于棋盤旁,一句“小兒輩遂已破賊”的從容,彰顯出數十年清談修煉出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內心定力。宋代朱熹在“慶元黨禁”遭打壓時,仍于寒舍修訂《四書章句集注》,以“君子固窮”的堅守詮釋“心正”之深意,將治學初心與道德準則校準,于逆境中實現對儒家道統的“看齊”。(忽視了文題材料的要求,沒有體現“立正”與“看齊”的邏輯關系,沒有結合“新時代的青年”這一特定對象。)
立正方能“行齊”。徐夢桃作為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執著追夢,努力提升自我,發奮奪取亮眼的成績,讓中國滑雪運動成績更上一層樓;徐立平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四院7416廠的班組長,以工匠精神細致雕刻每一顆微小的火藥,提升了雕刻精度和品質,讓中國航天進一步展現“精準”力量;楊寧作為大學生村官,潛心研究鄉村致富之路,不因屢次失敗而放棄,最終發現適宜作物,“紫了糯米撐腰包”,為脫貧成果添上一抹亮色……這些佼佼者,無不承擔起了他們的責任與使命,讓自身熠熠閃光的同時,更讓集體穩步前進,更齊更出彩!(分論點與文題材料無關,偏離題意,升格時應進行修改,理清邏輯關系,使之符合題意。)
立正方能“望遠”。身處于集體、社會之中,我們應有大局意識。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我們要立正站穩,勇于擔當,承擔起國家強盛、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責任。(此處雖然符合“集體”這一情境,但論據不充足,論證不充分。可緊扣論點增添論據,使內容更豐富,論述更深刻。)
心立正,行看齊。“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我們要時刻銘記: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要修身正心,奮進篤行,凝心聚魂,筑牢信仰之基,久久為功、持之以恒地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進。(結尾再次強化論點,但是沒有體現“立正”與“看齊”的邏輯關系。)
◆升格建議
作文整體采用“總—分—總”的結構,主體部分采用并列式分論點來架構,結構整飭。但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一是審題不夠嚴謹,偏離情境。材料關鍵句是“立得正,才能看得齊”,“立得正”是條件,“看得齊”是結果。文題暗含限定條件:“做操、集會”把話題指向集體、團隊,這是重要的情境背景,因此,“立得正”要關聯集體來展開思考;要體現“立得正”才能“看得齊”的因果關系。作文并不符合這兩個情境要求,在論述時沒有緊扣情境,結合事例,深入分析二者的關系。此外,作文忽視了“新時代青年”這一特定對象,行文應貼近青年生活、傾聽青年聲音,關注青年成長。二是論據單薄,論證乏力。文中論證部分多采用“論點+論據”模式,論證簡單、平面,導致說理蒼白無力。升格時要充實論據,靈活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增強論證的說服力。
“心”立正,“行”看齊
◎周 好
在集體活動中,指令員整隊時先喊“立正”,再喊“看齊”,為什么呢?因為“立正”是隊列整齊的基礎,立得正,才能看得齊。于個人成長和集體發展而言,亦是如此,我們要做到心立正,行看齊。
立正先“立心”,心正才能行齊。心正,源于理想信念的純正,是非曲直的公正。理想信念純正,骨頭就硬,就能挺起脊梁,向先賢看齊;倘若精神之“鈣”流失,就會得“軟骨病”,看齊便成了鏡花水月。東晉謝安隱居東山,與名士暢論玄理,修煉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定力;南宋朱熹在“慶元黨禁”時遭打壓,仍堅守治學初心,在逆境中實現對儒家道統的“看齊”。吾輩青年當明白,心正是行齊的根基,當樹立理想信念,挺直脊梁,行為才能向精神隊列“看齊”。
看齊要找準目標和方向。且看,徐夢桃將為國爭光作為目標,執著追夢,不斷提升自我。每一次的起跳與旋轉,都是她向著夢想的奮力一躍,最終讓中國滑雪運動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成為我們看齊的榜樣。徐立平以“精雕細刻”為方向,用工匠精神雕琢每一顆火藥,以驚人的精度和品質,助力中國航天邁向新高度,指引著我們看齊的路徑。楊寧把帶領鄉村脫貧致富當作目標,潛心探索,屢遭失敗也從未放棄,最終“紫了糥米撐腰包”,為我們樹立了看齊的標桿……他們找準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勇擔責任與使命,不僅使自身閃耀光芒,更引領他人、集體不斷前進。我們應向他們看齊,找準前行的目標與方向,從而實現自我價值。
立正方能“望遠”,在看齊中展現集體風貌。立正,源自全面考慮的大局意識;望遠,綻放集體發展的理想之光。正如魯迅所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中國乒乓球隊在東京奧運會男團決賽中,更有經驗的隊員主動為隊友補位,將“小我”融入“大我”,讓中國乒乓的集體智慧閃耀在更遼闊的奧運賽場上。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處于集體、社會之中,更要樹立大局意識,積極承擔起國家強盛、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任。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修身正心,奮進篤行,方能凝心聚魂,行穩致遠。
在成長的道路上,青年當以“立正”的姿態校準理想信念,在看齊中不斷提升自我,讓個人發展與集體進步緊密相連;在時代的浪潮中,青年要心立正、行看齊,久久為功、持之以恒,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進,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湖南長郡·瀏陽實驗學校】
◆升格點評
升格后的作文瞄準材料指令,貼合寫作要求——先“立正”,后“看齊”,并將“立得正”指向“看得齊”;緊密結合寫作者身份——新時代青年,符合文題要求。升格后的作文還對“立得正”的內涵、意義等進行了深入探究和思考,闡明了“立正”與“看齊”的內涵與關系。此外,論述時增添了相關論據,靈活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條分縷析,增強了論證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