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02-(2025)-14-151-3-ZL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引領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并不斷賦能教育領域,教育與數字技術正加速融合。數字化教育已由“互聯網 + 教育”逐步升級為“ AI+ 教育”。智能教育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革新并完善傳統教育模式。在智能教育模式下,學生、機器和環境之間可以實現深度的智能化連接和互動。智能教育不僅改變了老師和學生的工作與學習方式,也對教育環境、組織管理、實施方式、資源配置及評價反饋方法等帶來了巨大的革新。智能教育的明顯特征是深度智能化、個性化與創新化,這代表著學生可以得到更加符合其個人需求和學習習慣的教育內容和方法。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將智能教育納入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僅2018年至2019年期間,將近60個國家和地區發布或正在制定包括教育在內的人工智能國家戰略。為助推我國智能教育的開展,教育部在2018年印發了《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明確指出要積極推進智能教育發展,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教學模式,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要加速打造人工智能教育體系和技術賦能的教學環境。目前,我國正在加速推動教育數字化戰略,促使人工智能技術盡快融入教育領域。智能體育教育是建立高質量智能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體育教育可以實現準確、高效和個性化的教學,可以有效彌補傳統體育教育的一些頑固弊端如教學效率和個性化教學等。要全面理解智能體育教育,我們需要理性地分析和思考人工智能給體育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因此,探究智能體育教學的含義、現實困境及紓解路徑,對于推動智能體育教育的創新和進步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價值。
1、智能體育教育的含義
智能體育教育是教育智能化趨勢下的產物。智能體育教育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對傳統體育教學進行優化和創新的一種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方式可以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讓學習者通過智能化設備和平臺獲得個性化的體育鍛煉和指導。智能體育教育是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體育教學和訓練的全過程,它結合了傳統體育教育的需求和人工智能的優勢。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持續發展,體育教育過程也將逐步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這種體育教育過程不僅改變了傳統的師生互動模式,還深刻地影響了體育教育的觀念與教學環境。智能體育教育的發展過程,是打造體育教育新內容、新文化與新生態的過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迭代和智能教育過程的不斷推進,人工智能對體育教育的賦能趨勢將愈發顯著,而智能體育教育過程的各個方面亦將不斷優化與改善。
2、我國智能體育教育面臨的現實困境
2.1、智能體育教育面臨經費、設備和技術支持的嚴重短缺
智能體育教育技術和設備是保證學校得以正常開展智能體育教育的必要條件。實施智能體育教育需要最新一代的智能硬件設備與軟件應用,如智能穿戴設備、移動終端、智能算法系統、大數據與物聯網技術等。而目前學校面臨學校教育預算不足的狀況,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與廣大農村地區,基本很難有多余的經費購買這些價格不菲的智能體育教育設備。這種現狀直接影響了智能體育教育的推進過程。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加速到來,教育領域也必須跟進時代的發展趨勢,學校則需要持續花費更多的預算建設滿足智能體育教育需求的智能設施,做好智能體育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教育經費不充足的情況下,還要持續不斷加大智能體育教育領域的投入,這無疑將極大地打擊學校進行智能體育教育建設的積極性。通過實地訪談與電話咨詢等調研途徑,可以了解到多數學校在進行體育教育領域的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時,面臨著嚴重的經費、設備與技術支持的不足。雖然智能體育教育是學校未來體育教育的趨勢,但在這些不利因素下,要全面推廣和發展智能體育教育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2.2、智能體育教育的教學實踐效果不盡如人意
智能體育教育的出現實際上是對傳統體育教育的改革與優化,其改革與優化的目的是提高體育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目前智能體育教育的教學實踐效果不佳,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面臨著嚴重挑戰。再好的教學理念與政策設計,最終是否成功,其驗收標準要看這些理念和政策在實際的課堂上能否有效執行。當前智能體育教育過程中,已顯現出一些實際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智能體育教育的實踐效果不好。盡管人工智能算法可對大量運動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但教師在將數據分析結果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時仍面臨較大困難。教師在技術層面和實際應用方面都難以處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教學數據,不能根據數據進行有效反饋與改進。學生在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自主學習時,部分學生過度依賴于系統推送的學習資源,而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和能力。這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和探索能力受到限制。受限于以上不利因素,導致目前學校智能體育教育的教學實踐效果較差,無法很好地發揮出人工智能技術對體育教育的賦能作用。
2.3、智能體育教育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教育理念是指教育工作者或教育機構在進行教育實踐和思考的過程中,對于“教育應該如何進行”的一種理性認識和主觀愿望。這種理念是指導教育實踐的重要思想基礎,對于開展教育活動,特別是體育教育,具有根本性的指導作用。
正確的教育理念有助于確保教育活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系統在面對智能化發展時的適應速度和反應程度與制造業、金融業、醫療等行業相比,其在智能化方面的發展顯著落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的創始人AndreasSchleicher在2023年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上指出,學校剛剛開始意識到數字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教學和學習的方式。有研究者對中南五省37所中小學和高校192名體育教師進行調查訪談,發現約 96.88% 的體育教師不清楚智能教育的相關理念。相比于學習新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多數體育教師傾向于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這不僅是因為傳統的體育教育觀念已根深蒂固,還由于智能體育教育的基礎設施還遠不完善,不足以支撐智能體育教育的教學過程。由于缺少智能體育教育的相關培訓,許多體育教師對智能體育教育的理念、作用和具體的實施方法等諸多問題都缺乏最基本的認知。因此,他們難以形成正確的智能體育教育理念。這不僅導致人工智能技術在體育教育中的應用面臨難題,同時也使建立智能化的體育教育模式和改變現有的體育教育環境面臨多重困境。
2.4、智能體育教育資源迫切需要整合
資源共享對于智能體育教育的實施極為重要。智能體育教育需要運用最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如物聯網、大數據、智能算法系統等,以此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智能體育教育正常開展的前提條件是具備充足的資源支持。這包括但不限于興建完善的基礎設施、研發實用的軟件應用、培訓教師熟練應用相關設備等。只有保證完善的資源支持,智能體育教育才可順利開展。人工智能技術雖然具有諸多優勢,但當下我國在智能體育教育領域的資源配置卻嚴重不足。雖然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MO0C等網絡學習平臺較為完善,但這些平臺和人工智能技術并沒有直接的關聯,這些網絡平臺從本質上來說,只是對傳統體育教育方式的擴展與延伸,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在于依托于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產生的一些硬件設備與軟件應用等,因此MO0C等網絡學習平臺并沒有產生實質性人機互動和個性化學習體驗。在智能體育教育資源配置方面,無論是管理資源、課程資源、人才資源,還是軟硬件資源,都面臨著內部協調不足、外部溝通受阻與整合混亂的問題。由于沒有完善的頂層規劃,行業與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共享機制,其最終的結果是資源基本呈孤島狀態,無法形成合力。
3、我國智能體育教育的紓解路徑
3.1、重視智能體育教育的重要性,豐富相關智能體育教學設施
正視智能體育教育的重要性需要有關部門了解智能技術在體育教育中的獨特作用,并在政策、經費、技術與人才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智能體育教育結合了體育運動與智能技術,如使用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算法系統分析等方式監測和促進運動表現、體質管理和教學效果。豐富相關智能體育教育設施需要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及時迭代體育教育中所運用的智能設備和技術。學校等教育機構應當與企業合作,高質量推進校企合作,開發和引進更多具有創新性的智能體育設備和軟件,例如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運動分析系統,通過傳感器和攝像頭捕捉學生的運動數據,實時反饋并提供個性化的訓練建議。
3.2、教師要發揮自身在智能體育教育中的主導地位,提升智能體育教育的實踐效果
智能體育教育不僅包括可以量化和數據分析的事實性問題,還包括大量需要人文關懷和人文價值性判斷等諸多問題。事實性問題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等數據分析技術妥善解決,但人文價值性問題必須回歸傳統體育教育,利用教師的言傳身教和榜樣力量等加以處理,尋求技術和人文價值的和諧共存。體育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在智能體育教育中的主導地位,充分認識到智能體育教育的核心在于回歸教育的本質價值,而非單純追求技術應用。智能技術只應被視為輔助教學的工具,而非替代傳統教學手段。智能體育教育技術雖然能為體育教學過程帶來諸多創新,但是遠遠達不到可以替代體育教師的作用,尤其是在培育學生的身心健康、意志品質和體育品德等方面。為進一步提升智能體育教育的實踐效果,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掌握與智能體育教育相關的技術與方法。這包括對智能體育設備的熟練操作、智能數據分析的理解,以及如何將這些技術融入教學。此外,教師應積極參加專業培訓,與同行交流經驗,不斷探索并創新智能體育教學模式。同時,學校應為教師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定期組織智能體育教育培訓、提供教學資源和技術支持等。在智能體育教育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利用智能技術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例如,通過智能設備收集學生的運動數據,分析其運動表現和體質狀況,從而制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和教學策略。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智能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3.3、強化智能體育教育理念,探索智能體育教育內在規律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教育革命的關鍵要素,它將觸發體育教育理念、教育主張的轉變及教育主體角色的重塑。人工智能技術正與體育教育緊密融合,這種融合不僅重塑了體育教育的內容、形式和結構,而且對教育過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育教師必須深入理解人工智能對教育領域的影響,并充分認識到智能教育在擴充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質,以及增強人才培養能力等方面所發揮的關鍵作用。因此,體育教師必須重塑智能教育理念,提升對智能體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改進教學方法,并增強在智能體育教育流程設計、資源開發、環境構建、課堂管理、質量監控等方面的能力。通過這些措施,教師可以提高自身的智能體育教育素養,為有效開展智能體育教育做好充分準備。盡管人工智能技術為體育教育領域帶來了諸多變革,但體育教育的核心目標和基本原則仍然至關重要,不應被忽視。在現代教育體系中,體育教師必須依據創新與改革的理念,持續更新其教學方法。體育教師應當積極參與理論研討、專題報告、觀摩培訓,以及調查研究等,以便深入掌握智能體育教育的發展趨勢與方向。通過這些活動,體育教師能夠提煉出智能體育教育的成功案例,并深刻領會其核心特征與本質屬性。此外,他們還需深入分析智能體育教育各組成部分間的相互作用及其潛在矛盾,并探究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角色的演變,總結智能體育教育的內在規律。憑借這些洞見,體育教師能夠為傳統體育教育向更現代化、智能化的教育模式轉型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4、結語
智能體育教育為現代體育教學的變革提供了關鍵支持,并引領著未來體育教育研究與實踐的方向。未來,我們應著重探討智能技術的有效應用及技術轉化率等問題,以進一步提升智能體育教育的實踐效果,更好地發揮智能技術對體育教學的高效賦能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國亮,宋丹彤,王芳,等.我國智能體育教育的實踐困境與紓解路徑[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24,41(4).
[2]楊韻.人工智能時代體育教學內涵特征、發展困境與推進策略[I].體育文化導刊,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