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社會保險的重要作用
企業社會保險在當今社會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保障員工基本權益企業社會保險為員工提供了多方面的基本權益保障,其涵蓋養老保險保障退休收人,醫療保險減輕生病經濟負擔、為女職工生育提供福利,失業保險助力失業員工過渡,工傷保險賠償因工受傷員工等多方面,切實保障員工在不同生活場景下的權益。
2.提高員工福利和滿意度企業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是一種重要的福利措施,其中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能為員工提供經濟保障,免除其在疾病、退休等方面的后顧之憂。企業保障越周全,員工福利越高,這也是企業的間接薪酬。員工若認可企業保障權益的努力,會更具工作動力、忠誠度與穩定性,進而提升滿意度。
3.促進社會穩定和公平正義社會保險具有再分配的功能,能夠調節中高收人群體的部分收人,提高最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標準,適當縮小不同社會成員之間的收人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社會的公平分配。同時,社會保險也是社會穩定的“穩定器”,它為勞動者建立各種風險保障措施,幫助他們消除和抵御各種市場風險,避免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從而維護社會穩定。
4.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保險制度可以減少企業的風險和成本。例如,如員工意外或生病時,社保可提供賠償報銷,這就減輕了企業的風險和成本。此外,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也能夠提升公司的形象和聲譽,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為員工提供一系列全面的福利待遇,包括社保,能夠吸引優秀人才,樹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和雇主品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新時期我國中小微企業社會保險面臨的問題
1.社會保險費用負擔加重隨著社會保險基數的調整以及費率的上漲,中小微企業需要承擔的人力成本持續增加。對于資金流相對緊張的中小微企業來講,這無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據統計,目前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費用占企業總成本的比重較高,社會保險費用成為企業經營成本的一大塊,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
2.社保管理不規范,存在違規操作風險在中小微企業中,因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團隊的缺失,經常出現社會保險登記、繳費、待遇申領等操作違規的狀況,社保費少繳、漏繳、延遲繳納等情形屢見不鮮。這些違規行徑不僅侵害了員工的合法權益,還使企業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一旦發生意外,企業必將承受罰款、賠償乃至刑事責任等嚴峻后果。
3.勞動中介機構介入,引發監管難題眾多中小微企業為規避直接用工所衍生的各類風險,傾向于與勞務中介機構開展合作,由此促使傳統的企業與勞動者二元勞資關系逐步演化為企業、勞務中介機構及勞動者三方交互的三元結構。這樣雖一定程度上賦予企業更高的靈活性與市場競爭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引致一系列負面效應。三元結構使得社保責任界定模糊,一旦出現社保糾紛,企業與勞動中介機構之間容易互相推諉,增加了員工維權難度,同時也給社保監管帶來挑戰,影響了社保制度的正常運行與公平性。
4.企業員工參保意識不足部分中小微企業與員工因缺乏知識信息,對社保內容、重要性及參保后果認識不清,忽視其必要性。經濟壓力也使小微企業和低收人員工更著眼于當下,不愿承擔社保費用。同時,部分員工對企業繳費缺乏信任,擔心權益無法保障,而部分企業透明度低,未及時提供社保信息解讀,加劇了員工疑慮。
5.政策壓力下中小微企業招聘人員減少現有政策要求企業在與勞動者確立勞動關系時,需為其購置全套社會保險,這使中小微企業面臨社保支出的壓力。為削減此成本,諸多中小微企業調整招聘策略,減少青壯年勞動力的引入,傾向于讓現有員工身兼數職,或聘請退休人員。從短期效益觀察,企業經濟壓力得以一定程度緩解。然而,從長遠發展考量,這種做法可能導致社會勞動力供求失衡加劇。青壯年勞動力就業機會減少,而企業過度依賴現有員工和退休人員,可能在未來面臨人力資源短缺問題,進而引發諸如就業結構不合理、社會不穩定等深層次社會矛盾。
三、新時期我國中小微企業社會保險面臨的問題
1.緩解社會保險費用負擔
1.持續優化社保繳費政策,適當進行社保補貼與扶持。政府應根據中小微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差異化的社保繳費政策。例如,對于新成立或處于發展困難期的企業,給予一定
期限的社保費率優惠或緩繳政策,待企業發展穩定后再逐步調整。設立專項社保補貼資金,對積極參保且吸納就業人數較多的中小微企業給予補貼,直接減輕企業的社保費用壓力,提高企業參保積極性。
2.加強成本控制與效益提升指導。為企業提供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方面的培訓與指導,幫助中小微企業優化內部管理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增強盈利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社保費用上漲帶來的壓力。
2.規范社保管理操作
1.加強專業培訓與指導。政府和社會組織應定期開展針對中小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社保政策與操作流程培訓,提高其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確保社保登記、繳費、待遇申領等環節準確無誤。
2.建立企業內部監督機制。鼓勵中小微企業建立內部社保管理監督小組,由員工代表參與,對企業社保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違規行為,保障員工權益。
3.加強勞動中介機構監管
1.明確責任劃分規則。通過法律法規或政策文件,明確企業、勞動中介機構在社保繳納等方面的具體責任,避免出現責任推諉現象,確保員工權益得到保障。
2.加強聯合監管力度,建立信息共享平臺。社保部門、勞動監察部門等應加強協作,建立聯合監管機制,定期對企業與勞動中介機構的合作情況進行檢查,重點審查社保繳納的合規性,對違規行為嚴肅處理。構建企業、勞動中介機構、社保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平臺,實時監控社保繳納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提高監管效率和精準度。
4.提升企業員工參保意識
1.開展社保知識普及活動。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應共同努力,通過舉辦社保知識講座、發放宣傳手冊、線上宣傳等多種形式,向中小微企業和員工普及社保知識,提高其對社保重要性的認識。
2.提高中小微企業信息透明度,加強員工權益保障宣傳與監督。企業應建立健全社保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員工公布社保繳費明細、待遇享受情況等信息,消除員工疑慮,增強員工對企業的信任。同時,鼓勵員工對企業社保繳納情況進行監督,形成良好的監督氛圍。
5.平衡政策壓力與企業招聘
1.增強社保、就業政策協同。將社保政策與就業政策相結合,對于積極招聘青壯年勞動力且依法參保的中小微企業,給予就業補貼或稅收優惠等獎勵,鼓勵企業吸納年輕勞動力,促進就業結構平衡。
2.提供人力資源規劃指導。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人力資源規劃方面的指導,幫助企業合理規劃員工隊伍,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制定科學的招聘計劃,避免因短期成本考慮而影響長期發展。
新時期我國中小微企業社會保險面臨的問題復雜多樣,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通過各種切實可行地措施,可以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在社會保險方面的壓力,促進中小微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為構建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續的社會保險體系提供有益參考。
(作者單位:青島市即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