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婚協議中,夫妻雙方常常約定將部分或全部共同財產贈與子女,以保障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需求。然而,當一方事后反悔時,贈與能否撤銷?
2022年3月15日,民政局墻上的時鐘顯示10:37。葉文軒的筆尖懸在離婚協議最后一頁“房屋贈與條款”處。“學區房留給小雨,等到貸款還清了就過戶給小雨。”周敏將女兒小雨的作業本推到他面前,稚嫩的鉛筆字寫著:“902是我的家。”作為投行高管,葉文軒清楚這套濱江學區房的價值—因對口全市排名第一的實驗中學,市價已破千萬。但他更在意協議末頁的探視權條款:每周六可以帶小雨去游樂園。
“放心,這套房子是我給小雨的家。”葉文軒簽得干脆。民政局工作人員提醒道:“離婚協議里的贈與行為不同于一般的贈與合同。”當時的葉文軒并未深想這句話的分量。
2025年3月1日清晨,小雨背著新書包在902房門前跺腳。智能鎖不斷報錯,周敏的后背滲出冷汗—三天前,她還用舊密碼開過門打掃衛生。因為小雨還有幾個月就要升中學了,租客上個月到期后,周敏就沒和他們續簽了,打算新學期和小雨住在這里。
902的門縫里探出一張陌生女人的臉。“文軒晨跑去了。”新任葉太太林曼妮倚著門框。周敏震驚又憤怒,翻出手機里的離婚協議照片:“白紙黑字寫著房子歸小雨!”林曼妮嗤笑一聲:“姐姐,沒過戶的贈與就是一張廢紙。文軒已經準備去法院立案撤銷贈與了,到時候法庭見。”說罷,防盜門“咔嗒”合攏。
幾個月后,周敏收到了法院傳票,感到失望又焦慮。當年,為了盡快結束婚姻,自己在財產上做出了很大的讓步,唯一的要求就是保障孩子的利益。萬萬沒想到,葉文軒還是惦記上了給孩子的東西。周敏嘆了口氣,打起精神,很快找了一家專注于婚姻家事案件的律所,并預約了線下咨詢。
“王律師,房子確實還沒過戶,怎么辦呀?”周敏焦急萬分。王律師鎮定地告訴周敏:“周女士,您別著急。在離婚協議中,雙方將共同財產贈與未成年子女的約定與解除婚姻關系、子女撫養、共同財產分割、共同債務清償、離婚損害賠償等內容互為前提、互為結果,構成了一個整體,是一攬子的解決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對方是不能單方反悔的。”
“所以,就算沒過戶,這房子也是小雨的,對嗎?”周敏向王律師確認。“是的。如果這個贈與允許一方反悔,那么男女雙方離婚協議的‘整體性’將被破壞。在婚姻關系已經解除且不可逆的情況下,如果允許當事人對于財產部分反悔,將助長先離婚再惡意占有財產之有違誠信的行為,也不利于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益。因此,在未征得作為共同共有人的另一方—也就是您同意的情況下,對方無權單方撤銷贈與。”
緊接著,王律師又拿出一份資料,用紅筆圈出了關鍵條文,說:“這是最新出臺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二),明確規定離婚協議約定將部分或者全部夫妻共同財產給予子女,離婚后,一方在財產權利轉移之前請求撤銷該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另一方同意的除外。”聽到這里,周敏終于安心了。
庭審當天,或許是自知無理,又或許是羞于面對,葉文軒本人并未出現,他的律師主張撤銷之前的贈與行為,由法院依法分割該套學區房。
王律師反駁道:“離婚協議中的贈與具有人身屬性,不同于普通民事贈與。最高院指導性案例也明確,為保障未成年人權益,此類約定即使未過戶也應當履行。”
法庭辯論階段,王律師再次鏗鏘有力地重申:“離婚時雙方已經將房屋協議贈與葉小雨,正是因為原告同意將這套房屋贈與葉小雨,被告才同意了離婚協議中那些放棄自己權利的條款,例如未要求分割在原告處的夫妻共同財產100萬元。更何況,雙方離婚已經對葉小雨造成了傷害,出于對未成年人的考慮,更不應該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一個月后,周敏收到了法院的判決書: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均知悉訴爭房屋系夫妻共同財產,對于訴爭房屋的處理,葉文軒與周敏早已達成約定,且該約定系雙方在離婚時達成,即雙方約定將訴爭房屋贈與其女,是建立在雙方夫妻身份關系解除的基礎之上的。在葉文軒與周敏離婚后,葉文軒不同意履行對訴爭房屋的處理約定,并要求分割訴爭房屋,其訴訟請求法律依據不足,亦有違誠信。故對葉文軒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律師說法:
一、離婚協議中的贈與具有特殊性,不得隨意撤銷
根據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二)第20條規定:離婚協議約定將部分或者全部夫妻共同財產給予子女,離婚后,一方在財產權利轉移之前請求撤銷該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另一方同意的除外。這一規定明確區分了離婚協議中的贈與合同和普通贈與合同的法律效力。在普通贈與中,贈與人可以在財產權利轉移前撤銷贈與,但離婚協議中的贈與條款具有人身屬性和整體性,以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債務承擔等為對價。如果允許單方撤銷,將破壞離婚協議的穩定性,甚至可能被惡意利用,損害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權益。
本案中,葉文軒與周敏在離婚時明確約定將學區房贈與女兒小雨,周敏也基于此放棄了其他財產權利。因此,法院認定該贈與條款不可單方撤銷,葉文軒的訴訟請求被駁回。
二、法律優先保護未成年人權益,防止父母失信損害子女利益
離婚協議中對子女的贈與,不僅涉及財產分配,更關乎未成年人的成長保障。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通常會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 贈與條款是否明確。
本案中,離婚協議清晰載明“房屋歸小雨所有”,且小雨也在作業本上表達了對房屋的情感依賴,強化了贈與的確定性。
2. 是否存在欺詐、脅迫等可撤銷情形。
葉文軒未能舉證證明簽訂離婚協議時受到欺詐或脅迫,故其撤銷主張缺乏依據。
3. 是否違背誠信原則。
葉文軒再婚后試圖收回房產,甚至更換門鎖,明顯違背了離婚協議的初衷,法院因此認定其行為“有違誠信”。
三、如何確保離婚協議中的贈與條款有效執行
為避免類似糾紛,建議在訂立離婚協議時注意明確過戶時間及方式,及時辦理產權變更和保留相關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