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小瑜的新劇又要開播了,大家一定要記得看!”陳小瑜在朋友圈刷到媽媽剛發布的動態,不禁莞爾一笑,原來被父母理解和支持的感覺,竟是這般美好。
乖乖女上大學,卻迎來叛逆期
“什么?你要去北京拍戲?”媽媽臉色驟變,眼神里充滿了質疑和憤怒。陳小瑜迎著媽媽如刀的目光,用力點了點頭。
1999年,陳小瑜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從小父母就對她寄予厚望。特別是媽媽,對她既關心又嚴格,吃什么,穿什么,都會一一為她安排好。陳小瑜稍有不滿意,媽媽就會告訴她:“我這都是為你好。”
久而久之,陳小瑜習慣了凡事聽媽媽的安排。媽媽給她報了好多興趣班,她就按部就班地去學。可每每看到女兒表現平平,媽媽就會數落:“你盡力了嗎?不盡力,當然什么都學不好。”陳小瑜一邊挨著媽媽的罵,一邊默默掉眼淚。轉眼到了高中,老師覺得她嗓音清亮、外形出眾,就建議她報考播音系,媽媽也鼎力支持。陳小瑜沒有異議,一心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高考后,陳小瑜不負眾望,考上中國傳媒大學南京廣播學院播音表演系。欣喜之余,媽媽依依不舍地把她送到了南京。在大學里,陳小瑜發現同學們不僅興趣廣泛,而且很有主見。再看看自己,還像小孩子一樣,凡事都要征求媽媽的意見,漸漸地,她也變得不再事無巨細地向媽媽匯報。
媽媽每每打電話問她在干什么時,她還會有些不耐煩。女兒的變化,讓媽媽很失落。但媽媽還是像以往一樣時不時叮囑女兒,要聽老師話,要以學業為重。
可陳小瑜卻像出籠的小鳥,沒有了父母的桎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她發現自己喜歡唱歌,就選修了這個專業。不僅如此,她還在同學的鼓勵下,報名參加了《中國好聲音》,并成功入圍南京校園賽區十強。可當她把這一好消息告訴媽媽時,媽媽似乎并不高興,還問她參加比賽會不會耽誤學習。媽媽的態度,讓陳小瑜興奮的心仿佛被人潑了一盆涼水。
可即使這樣,她還是喜歡通過比賽來挑戰自己,證明自己。在環球華裔小姐大賽中,她抽到的題目是飾演一位中年母親,毫無經驗的她只好打電話向媽媽取經。可媽媽得知女兒又偷偷跑去參加比賽,不僅沒有關心,反而斥責道:“我不是跟你說了要好好學習嗎,你怎么又不聽話了?”
陳小瑜心里很憋屈,之后,再也不愿告訴媽媽自己的任何情況。隨著參加的比賽越多,陳小瑜變得越來越自信,舞臺經驗也越來越足。
畢業后,陳小瑜回到家鄉電視臺實習,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操后,她發現傳統媒體的工作并不適合自己,相較主持人而言,她更想當一名演員。彼時,正好有導演邀約她拍戲,陳小瑜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可當她把自己要“北漂”的想法告訴媽媽后,媽媽勃然大怒,母女間爆發了有史以來最激烈的爭吵。
執意孤身北漂,撞南墻也不回頭
陳小瑜告訴媽媽,自己不想去電視臺上班,想去北京當演員。媽媽卻說:“娛樂圈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混,我們一沒背景,二沒人脈,你覺得你能混得下去嗎?”不僅媽媽反對,爸爸也不看好。
陳小瑜不甘示弱,第一次反駁道:“我從小到大都聽你的,你安排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但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想這樣過了,我想按自己的想法來……”媽媽怒目圓睜,氣得胸口一起一伏,好一會兒才說:“好,你翅膀硬了,我管不了了。那我也不管了,你愛干什么就干什么,到時候可別哭著回來。”很快,陳小瑜離開家鄉去了北京。離家的那天,媽媽沒有去車站送她,陳小瑜也沒回頭,母女倆正式進入冷戰期。
然而,闖蕩娛樂圈并沒那么容易。初到北京,陳小瑜一連幾次試鏡都以失敗告終。可她一想到媽媽眼里的嘲諷,就給自己打氣,一定要混出名堂。
于是,她天天跑片場投遞簡歷,即使遇到客串小角色的機會,也都竭盡全力去爭取。在片場,哪怕自己的戲份拍完了,她也會留在劇組觀摩,只為多學些經驗。可每當她披星戴月地回到逼仄的出租屋時,就會想到在老家的爸爸媽媽和妹妹在干什么,想著想著就會淚流滿面,但倔強的她仍舊不愿主動跟媽媽服軟。無奈之下,媽媽只好另辟蹊徑,讓家里的親戚輪番勸她,讓她放棄不切實際的夢想,早點回家找份安定的工作。
剛開始,陳小瑜還會笑著應付,可架不住三天兩頭的電話轟炸,加上陳小瑜本就疲憊不堪,她終于爆發了。有一次,她直接對著電話里的親戚嚷道:“你告訴我媽,我一定在北京站住腳跟!”之后,果斷掛了電話。此后,再也沒有親戚騷擾她了。可妹妹偷偷告訴她,媽媽氣得在家里發脾氣,說孩子越大越不聽話。不僅如此,在這之后,媽媽別說電話,連個微信都不給她發了。
媽媽的冷漠讓陳小瑜很傷心,她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為了塑造角色,她參加了各種特訓學習。學習中,常常大傷小傷不斷,而陳小瑜從不跟家里人說,一個人默默承受。
2018年,影視劇《復古神探》籌備期間,陳小瑜為了獲得女一號的角色,可謂拼盡了全力。幸運的是,她一路過關斬將,終于拿到了這個角色。簽完合約那晚,陳小瑜激動得徹夜難眠,她很想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媽媽,可最終放棄了,轉而和妹妹分享了這個好消息。
妹妹也很為姐姐高興,掛電話前,妹妹特意提高音量道:“媽媽讓你拍戲注意安全。”陳小瑜知道,媽媽肯定就在妹妹旁邊,臉上不禁樂開了花。然而,這部劇因為男主角的個人問題,最終沒有播出。得知消息那一刻,陳小瑜只覺天旋地轉。她很想像小時候一樣,躲在媽媽懷里哭泣,可她害怕媽媽的指責,沒有告訴媽媽。
很長時間,陳小瑜都走不出陰霾,心情郁悶無比。可屋漏偏逢連夜雨,沒多久,另一部劇的制片人也通知她,由于重新修改了劇本,之前定好由她出演的那個角色被刪除了。陳小瑜再也繃不住了,鼓起勇氣撥通了媽媽的電話。“媽媽,你能來北京陪陪我嗎?”可媽媽沉默了,過了好一會兒才告訴她,家里有事走不開,希望她能理解。
陳小瑜沒再說什么,默默掛了電話。那晚,她把臉埋在膝蓋間,蜷縮著痛哭:“為什么我需要你的時候,你就不能來看看我呢?”
許你萬丈光芒,母女破冰一路向前
此后半年,陳小瑜沒有再主動打電話回家,但父母依然會三天兩頭來電關心她,可她都只是冷冷地應付。疫情好轉,她開始跑劇組尋找新的機會。她給自己打氣,就算全世界都不支持她,她也要堅持到底。
轉眼新年將至,父母都希望她能回家過年,陳小瑜本想拒絕,可架不住他們懇求,最終還是踏上了回家的路途。還沒到樓下,就看見父母在寒風中翹首等待的身影。特別是媽媽,一個箭步迎上來,接過她的行李,摟著她進了屋。
瞬間,久違的溫暖,讓陳小瑜有些恍惚。新年的團圓飯,媽媽也做了她愛吃的。爸爸這才告訴她,上次媽媽說家里有事,其實是媽媽扭傷了腰。陳小瑜心頭一震,當下問道:“媽腰扭傷了怎么也不告訴我?”妹妹在一旁小聲解釋:“她不讓說,怕影響你拍戲……”爸爸還告訴她,媽媽怕她一個人在北京吃不好過不好,常常焦慮得失眠。
看著媽媽操勞且疲勞的樣子,陳小瑜心里頓時酸酸的。以前,她總埋怨媽媽不關心自己,可自己又何時關心照顧過媽媽呢?
那次過年期間的朝夕相處,母女倆談了很多。陳小瑜告訴媽媽自己在北京的種種經歷,媽媽淚如雨下:“媽真的不知道,小瑜,對不起,是媽媽做得不好……”第一次見媽媽落下眼淚,陳小瑜心痛不已。此后,母女倆約定,無論喜悅還是悲傷,彼此都要據實匯報,而且媽媽也保證,不再事事替女兒做主,會尊重女兒的決定。
有了媽媽的理解,陳小瑜充滿干勁兒地返回了北京。之后,她順利簽約了新的經紀公司,先后拍了《許你萬丈光芒》等劇。寒暑假時,媽媽會帶著妹妹來探班,一邊照顧陳小瑜的生活起居,一邊陪她拍戲。
在《我和我爸的18歲》中,陳小瑜需要飾演一位70年代的母親,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特意回家請教媽媽。這次,媽媽很給力,不僅事無巨細地講述那個年代的特征,還會親自給她做示范。
在陳小瑜和媽媽的共同努力下,《我和我爸的18歲》這部短劇爆火。陳小瑜的名氣越來越大,很多大制作也紛至沓來。2025年,她參演了《余燼之上》等熱播劇。而媽媽也變身為女兒的宣傳大使,朋友圈里全是女兒的動態。
母女關系緩和后,陳小瑜問媽媽:“你為什么不再勸我放棄演戲了?”媽媽意味深長道:“看你堅持了這么久,我還反對什么呢?不管未來如何,我和你爸就是你最堅強的后盾!”面對媽媽的理解,陳小瑜眼睛濕潤了。
從小到大,陳小瑜的回憶里總少不了媽媽的身影。那些嚴厲的訓斥、不容置疑的安排,還有無數個“為你好”的瞬間,曾經都像沉重的枷鎖壓在她心頭。可如今回想起來,她的嘴角會不自覺揚起。有媽媽站在身后,就像有一束永不熄滅的光,她的夢想,注定會向著陽光,茁壯成長。
編輯/呂曉娜
104853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