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進一家網紅烘焙店,復古浪漫的裝修風格首先吸引了你的眼球,接著是擺滿了貨架的歐包、布里歐修、布朗尼蛋糕等精致的糕點,還有空氣中彌漫著的誘人的甜香。但仔細一看價目表——60元的牛角包,100元的吐司,這些面包定價之昂貴又讓人望而卻步?!霸滦絻扇f,吃不起面包”,如今看來不再是一句玩笑話。在有關“消費降級”的討論沸沸揚揚、商品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茶的當下,許多人均消費超過60元的精品烘焙店卻在各大城市接連出現,扎堆開進商場,在一段時間內引發了購買熱潮,甚至還催生了黃牛代排隊服務。貴價面包,正在成為我們生活中的???。
這些面包究竟因何而貴?或許有一部分品質的原因,進口面粉、手工餡料、精巧的造型與用心的烘焙過程,在一定程度上為面包提供了較好的口感。但它們的昂貴更在于噱頭上:很多精品烘焙店以看起來“高端”的面包制作工藝與吸睛的裝修風格打造“人設”,走上網紅化道路;店家充分利用社交平臺進行線上宣傳,進而吸引線下客流,并且通過限時、限購等策略營造稀缺感,吸引顧客消費。當烘焙店成為網紅“打卡”點之后,面包已不再是單純的食物。人們來到烘焙店“打卡\"拍照,發布到社交平臺上,并為收獲的快樂買單。
素材運用
1.情緒價值下的溢價
貴價面包之所以能夠吸引消費者,主要是因為它們能為消費者帶來某種情緒價值。當代年輕消費者偏好個性化、帶有明確的個人標簽的產品,而在較為成熟的“網紅式”營銷策略的推動下,貴價面包被賦予了更多象征意義。豐富的種類、精美的外觀、優質的原材料,以及烘焙店富有個性的裝修風格,無不切中受眾的消費心理。另外,貴價面包還兼具社交屬性,可以作為消費者之間線上互動的重要媒介。當消費者在社交平臺的相互分享中得到了內心情感和人際交往方面深層次的滿足,于他們而言,面包的溢價也就可以接受了。
2.理性消費
針對作為日常消費品的面包變成某種意義上的奢侈品的現象,有人說這是消費者的自由選擇,人們愿意為獨特、健康、美味的烘焙產品支付更多的金錢,也有人說這是又一個消費主義陷阱,在營銷者的刻意引導下,消費者將貴價面包看作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不是基于實際需要去購買它們。但無論如何,在這場略顯荒誕的消費狂歡中,我們應始終保有一份理性和警惕,仔細考慮自己的實際需求和經濟承受能力,合理安排支出,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產品,避免僅僅因為產品被炒作的熱度而輕易為溢價買單。
拓展鏈接
低價烘焙席卷全國
如果說為貴價面包買單的消費者瞄準的是面包所帶來的情緒價值與附加意義,那么低價烘焙的流行則體現了消費者對實用主義的推崇。過去幾個月的時間里,一股從中國縣城席卷而來的低價烘焙風潮涌向了一、二線城市,“2元自助、3元自選”的面包店、9.9元烘焙工廠店遍地開花,在精品烘焙的縫隙中占據了市場一角,相關話題也火速占領社交平臺。與坐落于繁華商圈、裝修考究的精品烘焙店不同,這些低價烘焙店多位于人流量較大而房租相對低廉的地段,如學校周邊、菜市場附近,店中面包的價格主要集中在2元至9.9元之間。在視覺呈現上,低價烘焙店大多采用明黃、亮橙、鮮綠等高飽和度色彩作為門店主色調,裝修簡潔。低價烘焙迎合消費者對價格過于昂貴的“面包刺客”的抵觸心理,精準擊中了他們對高性價比產品的深切渴望,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不過,部分消費者反映,這些低價面包的口感和品質與貴價面包存在顯著差異,有些店鋪甚至存在“預制”的情況。如此看來,為了拉低價格一味壓縮成本并不能換來好的口碑,要想長久地留住消費者,最終還是得靠扎實的產品質量。低價烘焙的發展,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