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個星期前,學校附近突然出現了一只流浪狗。小狗骨瘦如柴,兩只耳朵聾拉著,黃毛上沾滿了灰,就連那長長的尾巴也毫無生氣地拖在地上。大家不知道它是否有攻擊性,所以并不敢靠近,只是遠遠地看著。小狗也遠遠地望著我們,每當同學們在上下學的路上一邊走一邊吃東西時,小狗總是情不自禁地舔著嘴巴。
這天早上,大概它已饑餓難耐,竟然鼓起勇氣,主動跑到一個同學的腳邊。那個同學剛買了一根烤腸,小狗搖著尾巴,圍著他轉來轉去,用乞求的眼神看著他手里的烤腸。
同學見它可憐,就把烤腸放在了地上。小狗興奮得兩眼發光,迫不及待地囪圇吞了下去。吃完后,它又沖著那個同學搖尾巴,似乎在祈求更多的食物。同學無奈地說:“我今天的零花錢已經用光了,抱歉啦!”然后快步走進了校門。
流浪狗乞討的樣子讓其他同學躍躍欲試,大家紛紛像慈善家一樣去給它買吃的。見不用再為填飽肚子發愁,它的吃相也就從一開始的“豬八戒吞人參果”變成了“從容的品鑒家”。有些大膽的學生還嘗試著用手輕輕撫摸它的脊背——可憐的小狗終于吃飽了,躺在地上打起了盹,享受著同學們的撫摸,那樣子別提有多滿足了。
經過一個星期的友好相處,它漸漸和同學們混熟了。因為吃飽喝足后總愛發呆,所以同學們給它取名“二哈”,上學和放學路上都會特意跟它打招呼呢!
很快,厄運降臨了。
一天,同學們像往常一樣圍成一圈和二哈互動,保安們突然跑過來開始抓二哈。二哈見狀,邊叫邊逃,可還是被保安們制服,裝進了袋子里。二哈在袋子里拼命掙扎,繼而發出了絕望的嗚咽聲。我們趕緊為小狗求情,但保安叔叔說這樣做是為了學生的安全著想。最終,二哈被送進了流浪動物收容所。
校門口沒了二哈,大家都有點兒不適應,有同學買了烤腸,四下尋覓二哈的身影時,才想起來它已經不在這里了…
唉,希望二哈在動物收容所里過得好。
(指導老師:胡興法)
點評
小作者對流浪狗的細節刻畫十分出彩。
“骨瘦如柴”“耳朵牽拉”“黃毛沾灰”“尾巴毫無生氣”,寥寥數語,就勾勒出小狗落魄可憐的模樣,讓人心生憐憫。在小狗乞討食物時,“搖著尾巴,圍著轉,用乞求眼神看烤腸”,動作與神態細節盡顯其饑餓與渴望。小狗進食時,從“興奮得兩眼發光,迫不及待地圈罔吞”到后來變成“從容的品鑒家”,吃相變化的細節生動呈現出它生活狀態的轉變。被抓時,“邊叫邊逃,拼命掙扎,發出絕望嗚咽聲”,細節將小狗的恐懼與無助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些細節描寫,使流浪狗的形象躍然紙上,也讓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同學們與小狗之間的情感羈絆。
(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