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的秘史,在南漪湖畔,跟隨一頁簡介翻開
馬家浜、崧澤的陶器
良渚的玉璜
貼近商周的青銅
直播中原與東方的對話
沉入時間的深湖
打撈起魚骨與腥味的黃昏
一只陶豬在農歷里安睡
圓腹藏滿稻花的豐年
以及郞溪先民的笑語
三百座墓穴
灰坑深處,野桃與蓮子洞藏春秋
磨盤山的名字拼成皖南氣度
今夜,考古燈照亮的土壤
每一鏟都像通往
桃源的大門
在磨盤山遺址
時間撤回的
詩人在還原
我當它是原始部落
累了,往地址上投下月亮或新舊石器。和原居民一起吃飯睡覺
從魚形罐倒出燒酒,一飲而盡
將南漪湖當作一個地理節點東傳西遞
或南來北往。伸出一只手
從背后,將良渚、崧澤文化
向前推了一把
我把郎川河比作一支筆
一直寫,寫出人間悲歡,萬物共生
水稻飄香,寫出一部中國史的前言部分
有陶、玉一般好聽的發音
當4000余件出土遺物擺在我們眼前
一種文化自信
讓磨盤山的海拔
站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