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菲透過舷窗望著地球大氣層逐漸褪成淡藍色光暈時,飛船的AI突然報出引力異常數據。她攥緊安全帶,看著四臺姿態發動機同時噴出藍焰——這是新式氦-"3聚變引擎特有的冷光。
這是她第一次離開地球,開始一場火星探親之旅。國際太空資源組織歷來禁止16歲以下青少年前往太空工廠,但這次特批了一批12至16歲的常駐太空的資源開采工程師子女去探望他們的父母。小菲就是其中的一員,她的父母已經在位于火星的太空工廠工作一年多了。
這趟旅程并不輕松,他們首先需要乘太空電梯前往距離地面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軌道上的中轉站,在那里換乘飛船飛往月球,在月球站放下一批乘客后,再坐飛船繼續前往火星。
在坐飛船快到月球站時,小菲看見無數采礦機器人正在啃噬飄浮的隕石。這種機器人通常被稱為采礦蜘蛛,它們的機械觸須噴出的分子切割光束,正在將金屬碎屑熔鑄成標準立方體。
“那是月球軌道冶煉廠。”負責陪伴小菲的領隊指著窗外的模糊小點說,“你父母設計的同位素分離技術,讓月球巖石里的氦-"3提取效率提升了70%。富含礦物的小行星被源源不斷地運到這里,再用氦-"3聚變的能量開采和冶煉。現在,你父母正在建設火星資源工廠。”小菲點點頭,此時她正努力回憶父母說話的樣子。
飛船在月球站停泊時,小菲的呼吸面罩蒙上了白霜。這座直徑3千米的環形太空站飄浮在靜海基地上空,外環壁的透明穹頂下,改良版太空小麥正在人造極光中搖曳。透過窗,她望見地面上布滿六邊形太陽能光伏板方陣,像給灰色月壤披上了藍寶石鎧甲。
不久以后,他們啟程前往火星,這個旅程漫長而煎熬……
穿越火星轉移軌道的第七天,警報器突然蜂鳴。小菲撲到窗前,看見12顆骷髏頭狀的小行星從飛船一側飛速閃過,周圍的捕獲衛星正張開鈦網,它們的太陽能帆板折射出詭異的紫光,如同宇宙深海中發光的捕蝦籠。
“編號2025TK的小行星含有稀有軌合金。”領隊一邊調整著全息星圖,一邊說。那些衛星伸出的機械觸須已刺入星體,噴涌的礦物粉塵在真空中凝結成銀色河流。“我們新開發的引力牽引捕獲機器人可以自動感知太空中含有稀有金屬的小天體,完成自動采集工作,再把它們送往最近的加工廠……”領隊的話還沒說完,飛船的語音播報就響起來了:“前方到站是火星軌道空間站,本次航班從此站通過,不停靠!”


飛船掠過正在組裝的空間站骨架時,小菲注意到某種半透明物質在焊接火花中流動。那是她父親團隊研發的納米自修復材料,能在-150℃的低溫下自動填補金屬疲勞產生的裂紋。
當奧林匹斯山的輪廓剛破橙紅色天際線時,小菲的指尖無意識摩挲著頸間的量子通信器,她知道爸爸媽媽正在這顆紅色的星球上等她。在這座太陽系最高峰的腳下,銀白色穹頂建筑群正在沙暴中忽隱忽現,像母親實驗室里飄浮的納米機器人集群。
飛船緩緩降落在火星地面站。艙門剛剛打開,小菲便沖出去和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爸爸媽媽擁抱。肚里的千言萬語一時不知先說哪句,三人只是默默地流淌著激動的熱淚。終于,媽媽先打破沉默說:“小菲,先帶你去我們新建的農場看看吧。”
“歡迎來到新黃河農場!”媽媽的面罩映著人工光源的冷調藍光。她的身后是30米高的垂直農場,轉基因火星土豆正在紫色LED燈下舒展葉片。灌溉系統噴灑的水霧凝結成細小冰晶,在循環風機的攪動下形成微型彩虹。
小菲正看得出神,爸爸拉著她的手說:“前面是爸爸的辦公室,進來參觀一下吧。”進入辦公室后,他們脫下厚重的航天服,穿上了輕薄的火星基地防護服。爸爸的工作臺上堆滿了小行星礦物樣本,全息投影里旋轉著正在建設的水循環系統模型。

“我們剛解決地下冰層的高氯酸鹽污染問題。”爸爸沒注意到自己的防護服肘部沾著赤鐵礦粉塵,急著指向窗外的天空對女兒說,“你小時候最愛看的極光,現在能通過電離火星大氣層制造了。”小菲向窗外看去,火星的天空中果然閃爍著五彩斑斕的光暈。
小菲和父母團聚的第三天,沙塵暴突然爆發了!爸爸喊道:“不好!辦公室的穹頂產生了裂縫!”小菲跟著父母沖向緊急控制室時,看見無數納米機器人正匯成銀色洪流涌向裂縫,它們攜帶的自固化凝膠在狂風中迅速結晶,如同給傷口打上金屬補丁。
“快穿上防護服!”爸爸喊著。只見全息投影里浮現出整個火星工業帶的立體地圖。那些跳動的藍色光點是小行星采礦衛星傳回的實時數據,閃爍的紅點則是需要緊急維護的氧氣工廠。
當穹頂氣壓穩定在0.9個地球標準值時,媽媽摘下面罩深吸一口氣,感慨道:“一年前我們降落時,這里連基礎生命維持系統都隨時會崩潰。”控制室外,無數工程無人機正從風暴中返航,它們攜帶的傳感器記錄下了新礦脈的位置信息。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返回地球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吃完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小菲踏上返程的飛船。返程飛船掠過小行星帶時,小菲把臉貼在舷窗上。那些閃爍的采礦衛星正在黑暗中“跳著精密的舞蹈”,它們捕獲的礦物將通過電磁軌道投射向火星。在某個瞬間,她似乎看見父母的身影倒映在玻璃上,與遠方的赤色星球,以及更遠處的藍色地球重疊成璀璨的星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