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核心素養已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引領?;趯W科核心素養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關鍵路徑。筆者基于核心素養的道德與法治單元整體教學,分享以下設計策略,以供參考。
一、聚焦核心素養導向,確立單元主題
以《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綱,明晰核心素養(如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等),深入分析單元內容,梳理課時之間的邏輯關系,精準提煉單元主題。
1.立足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確立富有時代性與針對性的單元主題。如圍繞“健全人格”核心素養,教師以學生的青春期身心變化為切入點,提出“青春期”主題,設計“珍惜青春時光\"單元,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深化學情分析,立足學生認知水平、生活經驗及成長需求,選取貼近學生實際的主題,如圍繞初中生的法律學習困惑與需求,設計“生活在法治社會”單元
二、設定核心素養目標,細化學習要求
1.制定單元目標。緊扣單元主題,依據課程標準與教材內容,結合核心素養要求及學生實際,制定可操作的具體單元目標。
2.分解課時目標。教師將單元目標逐層分解為課時目標時,要確保把核心素養培養要求融入每課時的教學環節,使各課時目標環環相扣、梯度遞進。
三、有效整合教學內容,構建知識體系
1.梳理單元內容。系統分析單元內各課知識點,厘清邏輯關聯,提煉核心概念與關鍵問題;打破教材章節限制,重組教學內容形成完整知識體系。
2.豐富課程資源。圍繞單元主題與教學目標,精選兼具政治性、權威性和教育性的課程資源。充分利用文字音像、人力資源、實物載體、信息化工具及實踐活動等資源類型,結合社會熱點、時政新聞與學生生活案例充實教學內容。
3.搭建邏輯框架。以單元主題為軸心,構建課時內容緊密銜接的知識框架
四、創新多元評價方式,考查核心素養
1.過程性評價。重點關注學生在課堂參與、小組合作、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動態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掌握程度。
2.終結性評價。通過單元測試、布置項目作業、制作成長檔案袋等方式,考查學生核心素養的達成度。
3.自我評價與同伴評價。借助自評與互評,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與批判性思維,助其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明確提升方向。
教師要依據評價結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優化教學設計。如針對學生在情緒調節方法上的薄弱環節,增加專項練習與針對性指導。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適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實踐中,教師應不斷探索與調整,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