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以DeepSeek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融入基礎教育,教學的生態環境和組織形式也在發生變化。然而,不少中小學教師對人工智能的理解仍停留在淺層,缺乏系統學習與實踐。因此,培養中小學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就顯得迫切而重要。
一、適應全球教育數字化浪潮、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當前,在全球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師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大家對教師數字勝任力的培養都很重視。教師數字勝任力是教育變革成敗的關鍵。國家正利用智慧教育平臺與中國教師服務平臺,服務廣大教師的業務研修與能力提升,以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教師,推動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
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指出,以教育數字化開辟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促進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發展,就要通過融合育人的途徑來實現。數字化教育資源是培養學生學科素養、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良好個性、健全人格、人文素養、審美情趣等核心素養和實現德育教化的載體。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發展的研究與應用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
三、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重要途徑
數字技術應用能力是評價教師素質與水平的重要指標。我們應致力培養教師應用數字技術的意識;借助資源平臺,打牢應用基礎;把數字技術融入優課評選、技能競賽與課題研究,形成應用范式;持續提升區域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服務能力,為減負增質、落實好“雙減\"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更有效地賦能學生的成長發展。
四、轉變教師教育方式、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有效手段
目前,河南省正利用教育資源服務平臺,落實數字化應用能力輪訓,實施全域全員數字化應用能力測評,促進師生數字素養和應用能力提升。利用智慧教育平臺,通過AI智能系統,從在線同步備課到雙師互動,從一鍵智能組卷到分層布置作業,從精準分析學情到個性化輔導答疑,平臺的常態化應用讓許多教師得心應手,教師教學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五、突破農村教育發展“瓶頸”,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路徑
在利用好國家和省級資源的同時,我們建設了專遞課堂、名師網絡展示課堂、名校開放課堂、翻轉課堂、信息技術整合課堂五大課堂為核心的課程教學資源。通過五大課堂建設匯聚優質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名校的學科優勢和教育資源優勢,為邊遠農村地區輸送優質全面的數字化教育資源,為師生提供更多樣性的選擇,以促進農村地區教育的均衡發展,進一步維護教育公平。
(本文系2024年河南省教育資源保障研究一般課題“豫東中小學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4JZB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