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科源遠流長,但由于歷史事件、人物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處在兩個時空,容易使學生產生疏離感。傳統的教學方式,也易使歷史教學陷入單向知識傳輸的困境。《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要求教學內容要貼近真實的歷史場景,要在情境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與學習。
情境教學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情景再現,或通過角色扮演、互動游戲等方式,將抽象的歷史事實轉化為學生可感知、可理解的體驗,讓學生在模擬的歷史情境中開展探究式學習,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探究。
一、通過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當今時代,網絡教育資源豐富,可以進一步豐富歷史學科的教學資源。教師通過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能瞬間將學生帶回某個歷史時刻,使其深刻感受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波瀾壯闊。
二、通過教具、學具創設情境
教具學具在情境創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實物模型、歷史文物復制品等,能讓學生直觀感知歷史物件的形態與質感。比如,在講解《青銅器與甲骨文》時,教師可準備后母戊方鼎模型供學生親手觸摸、細致觀察。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利用廢舊硬紙盒等材料仿做三星堆青銅面具,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評比。這些教具、學具的應用,更能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通過角色扮演創設情境
角色扮演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七年級學生已初步學完中國古代史,具備一定歷史認知基礎。教師可創設穿越時空的情境,請學生扮演不同朝代的帝王,依據所學知識展開創意對話,最終制作各具時代特色的“皇帝朋友圈”或“微信聊天記錄”進行展示。教學時間充裕時,教師還可帶著學生編排穿越時空的歷史短劇,以此深化學生對歷史的認知。
四、通過互動游戲創設情境
游戲是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將互動游戲元素融入歷史教學,能有效調動學生參與熱情。教師可設計“歷史知識闖關”“猜猜我是誰”“三國殺”等趣味活動,巧妙地將歷史知識點嵌入游戲規則比如,“猜猜我是誰\"游戲可以讓學生根據線索描述推測歷史人物,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還能鍛煉他們的推理能力。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能讓學生輕松地掌握歷史知識。
總之,情境創設的方式多樣,教師可依據課堂實際靈活運用,促使歷史課堂更加生動、鮮活。而歷史學科的魅力不僅在于回顧過去,更在于深刻理解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并預判未來趨勢。情境教學亦非簡單的場景再現,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當下、展望未來,形成“過去一現在一未來”的完整思維體系。
(責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