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教育的對象是智力障礙兒童,他們在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傳統的統一教學模式,在培智課堂中往往很難滿足每個特殊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培智學校教學模式的現狀以及學生的特殊需求,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提出了分層教學模式,分層教學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學習特點等,為他們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教育,從而更好地促進每個智力障礙學生的發展。
一、學生分層依據
1.智力發展水平評估
通過專業的智力測評工具,如韋氏智力量表等,對學生的智力狀況進行量化評估。同時,結合教師的日常觀察,了解學生在認知、記憶、思維等方面的能力,以此確定學生大致的智力層次。
2.學習能力發展水平評估
觀察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時的速度、準確性和理解程度,包括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對不同學科知識的接受能力、學習方法的運用等,將學習能力相近的學生歸為一個層級。
3.適應行為發展水平評估
評估學生在生活自理、社交互動、環境適應等方面的能力。適應能力強的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更具自主性,而適應能力較弱的學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輔助,這也是分層的重要依據之一。
二、教學目標分層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對輕度智力障礙學生,教學自標可以是掌握較為復雜的學科知識和實用技能,如能書寫簡短的作文、進行簡單的四則運算等。對中度智力障礙學生,則著重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基礎知識,如認識常見漢字、進行簡單的加減法計算等。對重度智力障礙學生,以感知覺訓練和基本動作訓練為主,如辨別顏色、形狀,學會簡單的手部動作等。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對輕度智力障礙學生,要培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如通過小組討論完成一個項目的學習。對中度智力障礙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掌握學習方法,如在教師示范后能模仿完成任務。對重度智力障礙學生,則強調通過反復訓練形成特定的行為模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對輕度智力障礙學生,要增強其自信和自尊,使其能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對中度智力障礙學生,要培養其對學習和生活的興趣。對重度智力障礙學生,使其能感受到關愛和安全,建立基本的情感反應。
三、教學內容分層
1.文化課程內容分層
在語文教學中,輕度智力障礙學生可以學習篇幅較長、內容較豐富的課文,以及理解課文含義、分析人物形象等。中度智力障礙學生,可以學習簡單的兒歌、故事,注重識字和簡單語句的理解。重度智力障礙學生,則可通過圖片、聲音等形式認識簡單的漢字和詞語。在數學教學中,輕度智力障礙學生學習多位數運算和簡單的幾何知識,中度智力障礙學生學習一位數加減法和簡單圖形的識別,重度智力障礙學生通過實物操作認識數字和形狀。
2.生活技能課程內容分層
輕度智力障礙學生,學習較為復雜的生活技能,如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購物等。中度智力障礙學生,學習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如洗衣服、整理房間。重度智力障礙學生,學習簡單的自我照顧技能,如進食、穿衣、如廁等。
四、教學方法分層
對輕度智力障礙學生,可采用探究式教學、項目式教學等方法。例如,在生活數學課上,讓學生通過探究、認識鐘表,在實際操作中學會使用;在生活適應課上,讓學生通過項目式學習了解學校、社區(村莊)的周邊環境。同時,可利用多媒體資源、課外書籍等拓展學習渠道。
對中度智力障礙學生,可運用直觀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物、模型等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如在認識水果時展示真實的水果。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如模擬商店購物情境,讓學生學習數學運算和社交技能
對重度智力障礙學生,可采用個性化訓練和強化訓練法。教師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訓練計劃,如對某個手部動作不協調的學生,進行專門的手部訓練。通過及時的正面強化,如獎勵小貼紙等,強化學生的正確行為。
五、教學評價分層
1.評價標準分層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對輕度智力障礙學生,評價注重知識的掌握程度、技能的應用能力和思維的發展水平,如能否將所學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購物場景中。對中度智力障礙學生,評價側重基本技能的掌握、生活能力的提升和學習態度,如是否能熟練地系鞋帶。對重度智力障礙學生,則主要評價感知覺發展、簡單行為的完成情況和情緒狀態,如是否能在簡單的任務中保持注意力和完成基本動作,是否能在提示下將玩具分類放好。
2.評價方式多樣化
評價不僅由教師進行,還應包括家長和學生自己。家長可以觀察學生在家庭環境中的表現,如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對學習內容的應用等。學生自我評價可以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如讓學生說說自己在本節課學會了什么。
通過分層教學,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知識、技能和情感等方面都得到了更好的發展。輕度智力障礙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進一步挖掘,能夠在更高水平上提升自己,中度智力障礙學生能夠更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增強了學習自信心。重度智力障礙學生在感知覺和基本行為方面也能有明顯的進步,
總之,分層教學在培智課堂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根據培智學生的身心特征與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優化培智學校課堂教學策略,以分層教學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投入學習,并獲得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感受。分層教學能夠更好地適應培智學生的個體差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雖然在實施過程中還會不斷遇到新問題,但通過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分層教學有望在培智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智力障礙兒童提供更優質、更個性化的教育服務。
(本文系2024年度濮陽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立項課題“培智學校‘三五三’幸福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PJCJY2024149)
(責編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