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基本形式,而音樂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游戲相結合的活動模式逐漸受到幼兒教師的關注。音樂活動游戲化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音樂教育更加貼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心理需求。
一、音樂活動游戲化的實踐路徑
1.依托課程資源,設計多樣化音樂活動
幼兒教師可根據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依托主題課程資源,通過做韻律操、奏樂、歌唱、跳集體舞等形式,增強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例如,奏樂活動“甜甜桂花香”,通過采桂花、嘗桂花、釀花蜜等游戲情節的設置,讓幼兒在音樂游戲中增強審美體驗、提升審美能力。
2.依托領域融合,開展多元化音樂活動
音樂與美術活動融合:教師可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旋律節奏和情感色彩進行繪畫創作。例如,韻律活動“奇妙的旅行”中,教師用各種線條和聲音的趣味適配吸引孩子,進行一場奇妙音樂之旅。
音樂與語言融合:教師可通過兒歌、歌謠等形式開展音樂游戲。例如,歌曲《誰的尾巴長》,讓幼兒在欣賞兒歌過程中猜測謎題,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歌曲,增強了對語言的理解和記憶。
音樂與體育融合:教師可自然巧妙地將幼兒熟悉的體育游戲情節或規則創編到音樂結構中。如在韻律活動“打敗小怪獸”中,教師引導孩子配合音樂節奏做出追趕、跑跳等動作,讓整個活動更富有音樂的體驗性、游戲的合作性。
3.依托信息技術,開展互動化音樂活動
教師可利用動畫視頻等多媒體資源輔助音樂游戲化教學,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其創造力。例如,在韻律活動“勇敢的船長\"中,幼兒通過欣賞多媒體課件、利用樂器演奏、與同伴合作互動,進一步增強對音樂情感的理解和節奏的把握。
二、音樂活動游戲化的問題與建議
1.關注幼兒心理安全需要,創設輕松游戲氛圍
在自由輕松的心理氛圍中,幼兒更容易獲得自我把握、自我調整的自信心。如歌唱活動“頭發、肩膀、膝蓋、腳\"中,教師應該讓幼兒感受到挑戰自控和反應能力的機會,在不斷的練習中感受音樂節奏。
2.關注生活經驗,創設豐富有趣的游戲氛圍
在活動中,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設計幼兒便于接受的游戲音樂。如律動表演“面條舞\"中,干面條用僵硬的身體動作、軟面條用扭動的身體動作來表現
3.關注認知挑戰,創設升級打怪的游戲氛圍
教師可設計有梯度的挑戰游戲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如歌曲“秋天多么美”,教師可設計各種游戲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接著不斷提高要求,挑戰幼兒的聽辯記憶水平,使幼兒能夠主動地投入游戲。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游戲化音樂促進幼兒發展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4YB1193)
(責編林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