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關注。本文旨在通過實證分析,揭示經典誦讀在語言表達、思維品質、道德修養、審美情趣等方面的具體作用,探討誦讀經典對當代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影響,并提出可行的策略和建議。
一、實踐研究設計
1.研究對象和樣本選擇
本次研究選取了學校八年級兩個班級作為調查對象。在維持常規教學安排的同時,實驗班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對照班級未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實驗跨度為一學期,對學生人文素養的變化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
2.經典誦讀內容的選擇與安排
經典誦讀內容涵蓋《論語》《紅樓夢》等經典作品。由語文教師指導講解,每周安排兩節40分鐘的經典誦讀課。另外,為鞏固和深化課堂學習內容,學生每天上午自主背誦15分鐘。
3.數據收集與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取問卷調查、面談、課堂觀摩等方式收集資料。調查的對象是參加經典誦讀的學生。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愛好、態度以及人文素養的改變等方面。
二、實踐研究結果與對策
1.經典誦讀影響學生的表達能力
實驗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經過一學期的經典誦讀練習后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問卷調查中,認為經典誦讀對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提高有幫助的學生占87% 。教師的觀察記錄也表明,實驗班的學生在作文中的用詞、句式更加豐富多樣,在課堂發言時,他們的語言表達更加流暢、更加準確。由此可見,誦讀經典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與表達能力。
2.經典誦讀影響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調查中,大部分學生表示,通過經典名著的誦讀,學會了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并能批判性地分析作品中的觀點。此外,部分學生還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悟,在作文中表現出可喜的創造性和想象力。
3.經典誦讀對學生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的影響
在問卷調查中,實驗班 76% 的學生認為,誦讀經典讓自己對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同時也讓自己的道德素養和責任意識得到了加強。在審美情趣方面,實驗班的學生在鑒賞文學作品時,能從作品中體味到深層的思想,表現出較高的鑒賞力和領悟力。
4.經典誦讀在實踐中的挑戰與對策
實踐證明,經典誦讀有一定的難度,個別學生對所選文章產生了排斥心理。建議教師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學生因為課業壓力大,要留足時間再把經典讀一遍,難度較大。建議學校適當調整課表,保證學生有充分時間進行經典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