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霧霾天氣愈發(fā)頻繁,環(huán)境狀況日益惡劣,加之人們諸多不良生活習慣的累積,呼吸系統疾病的發(fā)病風險顯著升高。其中,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猶如一顆隱藏在暗處的“定時炸彈”,讓許多人聞之色變。一旦患上慢阻肺,肺部和心臟將遭受巨大傷害,生活方式也會被徹底打亂。那么,慢阻肺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危害?又該如何有效防治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組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這兩種常見疾病。這兩種疾病相互關聯,共同作用,導致患者的呼吸功能逐漸受損。
癥狀會逐漸加重
慢阻肺作為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其癥狀多樣且會隨著病情發(fā)展逐漸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身心健康。
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是慢阻肺極為常見的癥狀,堪稱疾病“信號燈”。患者多年飽受其折磨,咳嗽多在晨、夜加重。晨起時,劇烈咳嗽突如其來, 似要將一夜積攢的“"濁氣”盡數排出;夜間睡眠中, 咳嗽也可能驟然發(fā)作,嚴重影響睡眠,令人痛苦不堪。
咳痰:患者常咳出大量痰液,如同身體在奮力清理呼吸道的“垃圾”。早晨起床,分泌物于呼吸道積聚,咳嗽會排出較多白色黏液漿液,此乃正常排痰。但急性加重時,痰液性質驟變,呈黏液膿性且異常黏稠難咳出,患者頓感喉嚨似被異物堵住,痛苦萬分。
呼吸困難:起初,呼吸困難多在體力活動時“現身”, 像爬樓梯、快走時,患者便會呼吸急促、氣喘連連。然而病情持續(xù)發(fā)展,其程度不斷加重,如無形枷鎖將患者緊緊束縛。待到后期, 即便安靜狀態(tài), 患者也呼吸吃力, 似空氣稀薄,每一次呼吸都艱難萬分。
其他癥狀:慢阻肺晚期, 患者常現全身癥狀。體重減輕、食欲不振, 致其消瘦虛弱; 精神抑郁焦慮也紛至沓來, 長期病痛讓心理壓力劇增。若合并感染,還可能出現咳血或咯血, 這無疑雪上加霜,讓患者情緒與心理狀態(tài)更糟,如墜黑暗深淵。
警惕并發(fā)癥危害
慢阻肺不僅會嚴重損害患者的呼吸系統,還會引發(fā)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這些并發(fā)癥如同隱藏在暗處的“"殺手”", 時刻威脅著患者的健康。
自發(fā)性氣胸:由于慢阻肺患者的肺部結構發(fā)生了改變, 胸膜下肺大皰就像一個個脆弱的“氣球”,隨時可能破裂。一旦破裂,空氣就會進入胸膜腔,引發(fā)自發(fā)性氣胸。這是一種急癥, 如同暴風雨突然來襲,需要立即處理,否則可能會危及患者的生命。
肺部感染:慢阻肺患者免疫力偏低,好似城堡沒了堅固城墻,極易遭外界病菌攻擊。肺部感染是常見并發(fā)癥,患者會畏寒、發(fā)熱、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加重。尤其老年患者, 即便無明顯發(fā)熱,也可能快速呼吸衰竭,需像悉心照料嬌嫩花朵般,給予他們更多關懷與照顧。
呼吸衰竭: 隨著病情的惡化,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會嚴重受損。在感染、分泌物潴留、氧療不當等誘因的作用下,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 可能會導致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 進而誘發(fā)呼吸衰竭。此時,患者的身體就像一臺缺油的機器,無法正常運轉,生命受到嚴重威脅。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慢阻肺患者常常會出現肺動脈高壓,這就像一條狹窄的河道, 阻礙了血液的正常流動。長期下去,可能會導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發(fā)生,表現為右心衰竭等癥狀。患者會出現下肢水腫、腹脹、食欲不振等癥狀, 生活質量急劇下降。
睡眠呼吸障礙:在睡眠過程中,慢阻肺患者的通氣功能常常會顯著降低。如果在清醒狀態(tài)下動脈血氧分壓已經低至60mmHg,睡眠時通氣更進一步降低,患者將會面臨非常嚴峻的危險。就像在黑暗中航行的船只,失去了方向的指引, 隨時可能觸礁。
根據病情選擇治療
慢阻肺的治療是一場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的“持久戰(zhàn)”,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階段和個體差異,科學合理地運用各類治療方法,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進展、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一般治療:對長期缺氧的慢阻肺患者,長期家庭氧療如“及時雨”,用鼻導管以1~2 升/分鐘流量吸氧,每天10~15 小時,可提高血氧飽和度、緩解呼吸困難。康復治療是病情穩(wěn)定期的“健康管家”,通過個性化訓練及營養(yǎng)、心理支持,提升患者健康與信心。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掌控慢阻肺癥狀的“"關鍵密碼”,其中支氣管擴張劑尤為關鍵。而在支氣管擴張劑中又以β2受體激動劑較為常用。如,沙丁胺醇氣霧劑等短效制劑是急性發(fā)作“急救鑰匙”, 沙美特羅等長效制劑似“"衛(wèi)士”護長期安康,它們還能聯合抗膽堿能藥, 猶如聯合組“醫(yī)療隊”增加療效。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僅適用于少數有特殊指征的慢阻肺患者,鑒于其風險大、花費高,選擇務必謹慎。術前需做全面評估, 像動脈血氣分析等。肺大皰切除術可清除病變、改善肺功能;肺減容術能幫扶重度患者;肺移植術是終末期方案,需醫(yī)患共擔。
其他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療要快且有效。患者呼吸困難加重、咳膿痰時,依病原菌及藥敏選抗生素精準滅菌;嗜酸粒細胞升高或有哮喘病史,用糖皮質激素5~7天消炎;急性呼吸衰竭無禁忌,首選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助力。
注意事項不容忽視
慢阻肺患者在積極接受治療的同時,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與自我管理措施同樣不容忽視,它們如同堅固的“防護盾”,能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質量。
戒煙:吸煙是慢阻肺的主要危險因素,如“毒瘤”侵蝕肺部健康,約90%患者有吸煙史。煙草有害物會直接損害肺部,引發(fā)炎癥、氣道重塑,致氣流受限。戒煙能防慢阻肺、改善健康,吸煙者建議漸進戒煙,結合輔導和藥物。非吸煙者要避開二手煙。
營造良好生活環(huán)境: 除了吸煙,環(huán)境因素也是慢阻肺重要誘因。長期暴露于粉塵、化學物等有害氣體中,如同給肺部套上“沉重枷鎖”,加重呼吸系統負擔。故而,營造良好環(huán)境很關鍵。家庭要通風清潔,工作場所相關人員需做好防護并定期體檢,以早發(fā)現健康問題。
作息飲食健康: 健康作息與飲食對預防慢阻肺意義重大。規(guī)律作息能增強免疫力、減少慢性病。成人每天要保證7~9小時優(yōu)質睡眠,勿熬夜、過勞。飲食需均衡,多吃果蔬補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優(yōu)質蛋白修復組織,少吃高脂高糖食物,以維持體重、降低患病風險。
適當鍛煉: 適度鍛煉對呼吸系統健康極為關鍵,能增強肺活量、提升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抵抗力。散步、慢跑、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既能強體又能改善心理。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鍛煉,分散到多個時段更好。
慢阻肺患者在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就像一個“沉默的殺手”,悄悄地侵蝕著身體的健康。建議大家定期體檢,通過肺功能檢查可以早發(fā)現、早治療,讓我們能夠及時采取措施,守護好自己的呼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