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宛如隱匿于暗處的冷酷殺手,悄無聲息卻時刻覬覦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家中,本應是溫馨安全的港灣,然而心血管危機卻可能毫無征兆地突然來襲。此時,每一秒的流逝都如利刃懸于生命之上,萬分關鍵。掌握緊急時刻的正確應對之策,精準把握黃金救援時間,就如同為生命筑牢堅固防線,極大可能將寶貴的生命從死神手中奪回。
及時識別危機信號
心血管危機猶如隱藏在身體里的“定時炸彈”,一旦發作往往危及生命。了解其發出的信號,能幫助我們盡早識別、及時就醫,為生命爭取寶貴時間。
心肌梗死: 胸痛是心肌梗死發出的兇險警報,它是極為致命的心血管危機。典型表現為胸部壓榨性、悶痛或緊縮感,持續超15分鐘,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甚至無名指和小指,還伴瀕死感、大汗、嘔吐等。糖尿病患者出現不明原因上腹痛、牙痛且不緩解,也要警惕。
心力衰竭: 呼吸困難是心力衰竭的關鍵警示?;颊咂鸪趸顒雍髿舛?, 病情加重后休息也喘,嚴重時無法平臥、需端坐呼吸,還伴咳嗽咳痰, 痰液或為白或粉紅色泡沫樣。王奶奶有心臟病, 睡覺時突被憋醒,坐起緩解,此乃急性發作。需留意,部分患者病情加重前,會有下肢水腫、體重驟增等前兆,及時察覺調整治療,或可躲過急性發作危機。
心律失常:心跳異常往往是心律失常在“作祟”。患者會有心悸感,心跳或快或慢、節奏紊亂,還可能伴頭暈、黑蒙乃至暈厥。就像小張熬夜加班后,心臟如小鹿亂撞,心慌持續數分鐘,這便是心律失常之兆。長期高強度工作、精神壓力大的人群,若頻繁心悸, 切不可大意, 應及時就醫檢查,排查心律失常或其他潛在心臟疾病,防患于未然。
黃金時間開始自救
當心血管危機突然來襲, 每一秒都關乎生死存亡,在專業救援到來前的黃金時間里, 采取正確有效的自救行動至關重要,它或許能成為挽救生命的關鍵一環。
保持冷靜: 心血管危機來襲,患者務必保持冷靜。過度緊張會致血壓上升、心率加快, 加重心臟負荷。此時, 可嘗試深呼吸,緩緩吸氣再慢慢呼氣,讓情緒平復。不妨在心里默念“別慌,按正確方法做”,避免慌亂出錯。同時, 聽舒緩音樂或回想美好場景, 進一步放松身心,緩解緊張, 為后續自救營造良好心理狀態,提高應對危機的能力。
立即休息: 停止正在進行的一切活動,原地坐下或躺下。倘若在戶外,要找一個安全、安靜的地方休息。比如在散步時突然不適,應立即在路邊的長椅上坐下,避免繼續走動加重心臟負擔。休息可以減少心臟的耗氧量,為心臟爭取恢復的時間。若身邊有同伴, 告知同伴自己的不適,讓其在旁陪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心理壓力。
藥物自救: 身邊若有藥物,心血管危機時需立即正確服用。疑似心梗且無禁忌,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防血栓;心絞痛發作,血壓正常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5分鐘內最多3片,未緩解速呼救;心衰患者呼吸困難,按醫囑服利尿劑;部分心律失?;颊?,依醫囑服美托洛爾等調心跳,服用前務必查看保質期與說明,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家人幫助至關重要
家人遭遇心血管危機時, 每秒都關乎生死。此刻家人迅速正確的救援,是為患者點亮希望,大幅提升獲救可能。
迅速撥打急救電話:發現家人出現心血管危機癥狀,需第一時間撥打120。撥打電話時, 要清晰準確告知接線員具體位置、癥狀及大概年齡,如“我在XX小區X棟X單元X樓,父親65歲,突發胸痛伴大汗,已持續20分鐘”,助急救人員快速定位并準備。等待時,持續與患者交流,密切觀察狀態,切勿讓患者獨自待著,以防意外情況發生。
實施心肺復蘇術(CPR): 患者暈倒、意識喪失且呼吸心跳驟停,家人需即刻開展心肺復蘇。讓患者仰臥在堅硬平面, 解開其領口與腰帶。施救者雙手交疊,以掌根按壓兩乳頭連線中點,頻率不低于100次/分、深度至少5厘米,每按壓30次進行2次人工呼吸。操作注意節奏力度, 有AED要盡快取用,能大幅提高生存概率。
針對性應急處理:對于心力衰竭患者,要迅速幫助其采取端坐位并將雙腿下垂,以此減少回心血量、緩解呼吸困難癥狀,同時準備好吸氧設備, 條件允許時給患者吸氧;而對于心律失?;颊?,需記錄其發作時的癥狀持續時間、心跳感覺等關鍵信息,以便向急救人員準確說明情況,若患者突發暈厥,要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并等待救援。
準備患者信息: 等待急救人員期間,家人需提前做好準備。將患者既往病史、正在服用的藥物等關鍵信息詳細寫在紙上,擺放在顯眼之處,方便急救人員快速獲取,從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療方案。此外, 還應整理好患者近期的體檢報告、病歷等資料,一并交給急救人員,助力他們全面了解患者整體健康狀況,為后續救治爭取寶貴時間。
預防永遠優于治療
心血管危機多由不良習慣與隱患累積引發,與其臨危慌亂,不如即刻行動,以日常改變筑牢健康防線。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心血管健康,飲食要均衡,多吃蔬果、全谷物等高纖維食物, 少吃高脂高膽固醇高鹽食品。適量運動,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活動,如快走、游泳,也可適當力量訓練。戒煙并限酒,男性日飲酒酒精量不超25克,女性不超15克。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學會用冥想、瑜伽、傾訴等方式釋放壓力,以防誘發心血管疾病。
定期體檢:定期體檢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需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更應提高體檢頻率,以便早發現早治療。醫生能通過體檢及時發現潛在問題, 并給出干預和治療建議。建議普通人每年至少全面體檢1次,高危人群則按醫生要求,每半年或更短時間做針對性檢查。
控制基礎疾?。?如果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基礎疾病,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服藥,控制病情。不可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定期復查,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良好地控制基礎疾病,能有效降低心血管危機發生的風險。例如,高血壓患者要每天按時測量血壓,記錄數據,反饋給醫生,以便醫生根據血壓波動情況調整用藥劑量和種類。
心血管危機在家中發生時,掌握正確的應對方法,把握黃金救援時間, 是挽救生命的關鍵。同時,通過日常的預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控制基礎疾病,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讓我們用知識武裝自己,為生命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線,守護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