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雞爪溝”這個地理稱謂,我不是從《喜事》中讀到的。最初是在《大槐樹》副刊上,“遭遇蛇陣”是南豫見先生文學講座十二講之一,說的是75.8大洪水期間,23歲的南先生獨守雞爪溝堤,魯濱遜式地生活了25天,每日里同滔滔洪水、避難的菜牛群、順流而下的浮尸漂木為伍,加上蛇陣的驚心動魄,駭人聽聞,這一切獨特的經歷,均幻化為南先生之后強大的文學基因。
《喜事》發自2025年《奔流》第1期,這篇8000字的散文,將河南文學界有口皆碑的“黃埔一期”、“豫南四條漢子”,上世紀80年代文學草根的真實生存狀態,以及諸多繞有風味的場面推成近景,妙趣橫生。一經問世,就在線上線下受到讀者的追捧與熱讀。
4年后,這個在雞溝堤上與蛇共舞的南先生,穿著一身油漬漬勞動布工作服的草根,竟成了河南省作家協會最年輕的理事,如此巨大的嬗變,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也太狂飆突進了。
南先生連任四屆河南省文聯委員,連任五屆河南省作家協會理事,連任三屆漯河市作家協會主席。就全省文學藝術界而言,擁有此等資歷者,絕無僅有。
然而這些榮譽是靠作品取得的。迄今為止,南先生已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兩部:《小和尚拆廟》《皇天后土》。
長篇小說十二部(15卷):《從紅妝到女囚》、《生命原則》(上下卷)、《生命激情》、《謊言如歌》、《1957:生命的斷點》、《大鱷無形》、《畫地為牢》、《百年恩公河》、《紅色勞改營》、《家族榮譽》、《扶貧記》、《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三卷本);其中《生命原則》《謊言如歌》《家族榮譽》相繼被最權威的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長篇小說選刊》轉載;《生命激情》相繼由《香港商報》《鄭州日報》《漯河日報》連載;《大鱷無形》被大河報連載。
長詩十一部:《愛情宣言》《最后一只母駱駝》《蠅王新讀》《庚子記憶》《黃泛區詠嘆調》《墾荒曲》《文明家庭》《爆圈》《記憶紅旗》《輕廂》《永遠的紅旗坡》。
散文集一部:《漯河文學地圖》。
中篇小說21部:《暖風輕輕吹》《叼梨木煙斗的人》《車隊越過鷹崖》《流出沼澤地的河》《車奔太陽山》《一個王國崩潰的前奏曲》《挖眼睛》《洪峰中的奇遇》《昨夜星辰,今夜星辰》《遙遠的地方有一座山》《皇天后土》《照亮故鄉》《蓮花賦》《皇天后土》《公爵王》《民間故事》《太平洋藝術公司》《太昊陵廟會進香錄》《舞會沖擊波》《秋放蘆花》《紅燈》?!痘侍旌笸痢放c《車奔太陽山》分別由《河南農民報》連載;《車隊越過鷹崖》被評為中國農墾文學優秀作品,收入作家出版社《沃土上的兒女》一書。
因篇幅所限,另有短篇小說57篇;散文、報告文學78篇;序言、評論53篇不再展示名錄。
文學講座十二講:玄妙質樸的藝術精靈、尋找諾厄方舟、遭遇蛇陣、啟悟生命原則、天上風箏、地下深井、懺悔是人類頑強的進步意識、淺議作品傳世、繆斯女神光顧、守護散文的藝術品格、詩壇一瞥隨想、越過沼澤。
電視連續劇兩部:八集《日出日落》、二十集《生死較量》。相繼在央視一套與八套黃金時段播出。
獲獎情況:長篇小說有《從紅妝到女囚》、《生命原則》(上下卷)、《生命激情》、《謊言如歌》、《大鱷無形》、《畫地為牢》、《百年恩公河》,電視連續劇《日出日落》《生死較量》相繼榮獲漯河市“五個一工程獎”,及漯河市優秀文藝成果獎。電視連續劇《日出日落》榮獲河南省四屆“五個一工程獎”、大河文藝獎,《生死較量》榮獲河南省五屆“五個一工程獎”、大河文藝獎、河南省三屆優秀文藝成果獎。歌曲《熱愛生命》在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力的“頌中原世紀之聲”優秀歌曲征集活動中,榮獲二等獎。散文《漯河文學60年》獲省委宣傳部主辦的“滄桑巨變看河南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網絡作品大賽文學類作品二等獎。
長篇小說《百年恩公河》相繼榮獲河南省八屆五個一工程獎,及河南省五屆優秀文藝成果一等獎。長篇小說《扶貧記》獲得河南省優秀圖書出版獎,長詩《愛情宣言》獲《奔流》文學獎,中篇小說《皇天后土》榮獲1992年第二屆《莽原》文學大獎。短篇小說《強龍壓倒地頭蛇》榮獲小說林優秀作品一等獎。另多篇小小說、散文獲多種省刊獎項30余次。多篇部作品以蘩體字、及多語種譯介港臺地區與海外。國內媒體稱南先生為文學豫軍的中堅與領軍人物之一。香港媒體稱南先生的文學成就是“中原大地隆起文學青藏高原”。
上世紀河南文學院展廳開展時,南先生的圖文版面就躋身其間,包括彩照,部分作品書影,及文字簡介:中國作協會員,省作協常務理事……在周口市文學院展廳,南先生的彩照下面標注的文字:……在周口生活工作28年,此間當選周口首屆作協副主席,作品獲河南省優秀文藝作品獎一等獎兩次,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三次,河南省文藝精品工程獎等多種獎勵。在南先生原籍唐河縣的文學展廳前言中,有這么一段文字:蜚聲中外的“南陽作家群”中,“唐河作家群”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詩人李季,農民作家李文元,文學家馮沅君,著名作家宗璞、田中禾、馬新朝、南豫見等馳名文壇,頗多建樹。
在中國當代文學的版圖上,南先生是一座無法繞過的精神坐標。曾被黃河泛濫反復蹂躪的黃泛區,成為他文學生命的原始礦脈。在農場工作的歲月里,他目睹了“泥腿子們在鹽堿地上刨食”的生存圖景,親歷了“饑餓與尊嚴的博弈”。正是這段經歷,讓他的文字始終扎根于土地的褶皺之中。這種來自底層的觀察視角,為后來《皇天后土》《小和尚拆廟》等作品注入了真實的生命力。2005年出版的《大鱷無形》,正是這種苦難經驗的升華之作。小說中金融詐騙案背后的權力黑幕,折射出作者對社會生態的深刻洞察。正如評論家所言,這部作品“撕毀保護傘,捕捉人性惡鱗”的勇氣,源于作家對底層疾苦的切膚之痛。
南先生的創作版圖猶如立體的文學山脈,涵蓋長篇小說、影視劇本、詩歌散文等多重維度。其十五部長篇小說構筑起恢弘的敘事體系:從《生命原則》對特殊年代的知識分子命運叩問,到《百年恩公河》跨越百年的民族心靈史;從《家族榮譽》中茅氏家族的命運沉浮,到《包青天》對歷史人物的現代重構,每部作品都是對時代命題的深度回應。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歷時16年創作的《包青天》。這部75萬字的巨著突破傳統清官敘事,通過“包宅換子案”“科場舞弊案”等55個章節,塑造了“既具神性又有人性”的包公形象。將北宋司法制度與當代反腐倡廉的隱喻交織,使歷史書寫獲得現實穿透力。這種創作理念源于南先生對四大名著的深入研究——從《紅樓夢》的世情描摹到《水滸傳》的民間立場,他提煉出“社會環境、個人特質、民間情緒”三位一體的經典密碼。
在《百年恩公河》中,南先生創造性地將黃河改道的地理變遷與民族精神嬗變相勾連。主人公海水清既是“蓮州的精神領袖”,又是“現世基督”的化身,這個充滿悖論的形象恰是中原文化復雜性的縮影。評論家周政保指出,該作“觸及中國政治文化與傳統權術文化的根部”,通過“神話”“泥玩兒”等意象,完成對民族生存哲學的終極追問。
這種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在影視創作中同樣鮮明?!渡垒^量》《日出日落》在央視一套與八套黃金檔播出,將中原鄉村的倫理變遷搬上熒屏。其中對官場生態的犀利剖析、對人性善惡的辯證思考,使作品超越地域局限,引發全國觀眾的共鳴。這些成就的背后,是南先生始終堅持的創作信條:“作家的品格一靠自身,二靠作品?!?/p>
南先生的文學世界始終激蕩著知識分子的擔當意識。在為馬文《臺北知府陳星聚傳奇》撰寫的評論中,他特別強調“寫出歷史人物的思想動機”的重要性。這種創作理念在其扶貧題材作品《扶貧記》中得到充分實踐——不同于表面化的政策圖解,小說深入刻畫扶貧干部在“政績沖動與民生訴求”間的精神掙扎,展現改革浪潮中的個體命運浮沉。
即便在榮譽等身的當下,南先生仍保持著“草根作家”的本色。2024年發表的詩歌《黃泛區詠嘆調》,回望那片養育他又折磨他的土地。這種永不褪色的鄉土情懷,使其作品始終散發著“紅高粱般樸實的生命力”。
南先生的文學人生,本質上是一場永不妥協的精神遠征。從農場少年到文壇大家,他始終踐行著“用顯微鏡觀察歷史,用望遠鏡瞭望未來”的創作哲學。他坦言:“貧困鍛造的不僅是文字,更是作家的精神骨骼?!边@種將個人苦難轉化為集體記憶的能力,使其作品超越地域限制,成為解讀中國當代社會的重要文本。
當香港媒體用“文學青藏高原”形容他的成就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文學版圖的海拔高度,更是精神境界的巍峨氣象。在流量至上的時代,南先生始終堅守嚴肅文學的陣地,用“老刑偵般銳利的目光”解剖社會病灶,這種文化守夜人的姿態,恰是當代文學最珍貴的品質。
在黃泛區的星空下,南先生用半個世紀的筆耕,完成了從“雞爪溝”到“文學高原”的驚人跋涉與登攀。他的存在證明:真正的文學從來不是溫室里的盆景,而是歷經風霜的胡楊——在貧瘠中扎根,在苦難中生長,最終以精神的年輪丈量時代的厚度。當我們仰望這座中原大地的文學高峰時,看到的不僅是文字的璀璨星河,更是一個民族在現代化進程中永不磨滅的精神圖譜。
隨著接近文學,走進文學,融入文學的節奏加快。“雞爪溝”“黃泛區”的概念在我的文學星空中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光彩照人。我搜集了所有能收集到的有關“雞爪溝”與“黃泛區”的資料。“雞爪溝”的官宣稱謂是“黃泛區農場九分場三隊”。黃泛區農場處于黃泛區的腹心,是當年災情最重的地域。九分場是黃泛區農場,當年災情最重的地方。三隊是九分場當年最凋敝最貧困所在。是不是可以這樣說——“雞爪溝”承受了當年黃泛區最重最慘烈的苦難?
當下的“黃泛區”已經成為國家高效農業示范園區。這滄海桑田的巨變令我魂牽夢繞,不必諱言,她已經成為我此生最重要的創作題材。“雞爪溝”則是我精神世界永久的打卡地。
作者簡介:
張意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漯河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