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資本市場穩定性和韌性的不斷增強,離不開金融強國建設的加快推進。從類平準基金的建立到人民幣國際化的加速,從公募改革方案的出臺到科創板“1+6”落地,作為“十四五”的收官之年,2025年,中國進一步以金融之力助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在“十五五”時期,金融強國的戰略高度有望進一步抬升。這不僅是因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已經錨定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更是因為從世界大國崛起的歷史來看,金融強國是從制造強國邁向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
“十四五”收官之際,中國向“金融強國”目標邁出了堅實一步,并且這一步極具全球分量。一方面,在全球的金融競爭力排名中,中國從2020年的第八名躍升至2024年的第四名,中美之間差距收窄(附表);另一方面,人民幣跨境結算也駛入快車道,“十四五”時期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逐年攀升。雖然未來挑戰仍存(如美元霸權),但“十四五”夯實的地基,正為“十五五”金融改革縱深推進破局蓄勢。
不過,對金融的戰略定位,并非在“十四五”開局既定,而是在中期破題升級。金融定位的真正躍升發生在2023年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金融強國”目標首次在中央層面被提及,且會議三度強調要“加快建設”。相較之下,會議對金融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對于企業創新體系,“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求“完善”,而金融工作會議升級為“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推進”;又如金融服務實體能力,從“提高/健全”,轉向“作為宗旨”并“著力打造”等等。

“金融強國”是我國實現由“制造強國”向“科技強國”躍升的必由之路,這在接下來的“十五五”時期也至關重要。
目前來看,中國也正在這一條道路上開拓奮進。近年來,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明顯上升,得益于此,中美之間全球創新指數的差距也在加速收窄(圖1)。結合當前時點來看,全球經貿博弈的升級,意味著中國強化產業鏈韌性、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優先級陡然躍升,這也正是“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題中之義。

目前,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整體進度幾何?我們不妨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1月省部級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提出的“六個強大”來一探究竟。
強大的貨幣:人民幣穩定幣可能是開啟國際化的新路徑
自美國參議院加速推進《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GENIUS法案”)后,數字人民幣的發展也在提速。香港特區頒布了《穩定幣條例》,并指定于8月1日正式實施,成為人民幣穩定幣的試驗田;同時,央行針對穩定幣的表述,也從2021年9月的“全面禁止虛擬貨幣交易與結算”,轉變為2025陸家嘴論壇提及的“國際貨幣體系向多極化發展”“促進跨境支付體系的多元化發展”“設立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等。
發展人民幣穩定幣是打破美元霸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路徑。當前,美元穩定幣一枝獨秀,美債需求也被推升;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面臨一定阻礙,過去三年,人民幣在全球儲備貨幣中的份額有所下降,在國際支付市場中的份額也有待進一步提高。若后續人民幣穩定幣順利發展,便能在更多國家爭取到使用場景,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抓手,打造“強大的貨幣”(圖2)。

強大的中央銀行:以買賣國債為起點,充實工具箱
央行將沉寂許久的國債買賣納入政策工具箱,是我國貨幣政策操作方式的重大變革,更是鍛造“強大的中央銀行”的核心能力,由此,央行可以更自主地調控流動性:短期可以熨平市場利率波動;長期可以構建收益率曲線調控能力,這也為“強大的貨幣”(人民幣自主定價)奠定了基礎。
強大的金融機構:“強強聯手”是一大捷徑
證監會號召“加速建設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投資機構”,當前,頭部機構正以“強強融合”的方式重塑格局。比如,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合并,成功打造了行業新巨頭。這并非簡單的規模疊加,而是中國構建“強大的金融機構”的核心破局路徑。
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成為金融開放的開路“先鋒”
6月,2025陸家嘴金融論壇上,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會同上海市政府聯合發布了《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行動方案》,意味著上海的金融開放程度將進一步上升。從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來看,上海與紐約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以上海為首的金融中心正加速進入世界前列(圖3)。

強大的金融監管:加速健全金融法治
2024年7月,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制定金融法,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這意味著,強大的金融監管離不開法制化程序。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顯示,2025年將正式制定金融法。金融法的推出如箭在弦,這將為強大的金融監管夯實制度基巖。
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與“教育強國”相輔相成
近幾年,高校專業優化設置呈現出來的趨勢之一,便是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金融領域也不例外。教育部曾指出,要“把握好金融類專業與計算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交叉融合的新趨勢”,這與近幾年設置金融科技專業的高校數目逐年上升相呼應(圖4)。

去年金融強國的工作重心在于“強大的中央銀行”(包括充實貨幣工具箱、買賣國債),今年的重心在于“強大的貨幣”(包括利用美元走弱的窗口期、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展望“十五五”時期,“金融強國”將繼續在其他核心要素方面向縱深發展,包括強大的金融監管、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以及強大的金融機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