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用于制作龍袍的絲織品嗎?其中有一種是江寧織造生產的云錦。在明清時期,云錦可是非常有名的絲織品呢。在江寧織造博物館內,展示著許多用云錦做成的漂亮衣服,還有織造云錦的機器呢!這天,悠悠、愛華和瑤瑤三個小學生在父母的帶領下,走進了江寧織造博物館。她們對云錦充滿了好奇,于是相約來到博物館,跟隨講解員叔叔,一起去探索云錦的奧秘。
一踏進博物館,大家立刻被展柜里那些歷經百年依然色澤絢麗的云錦展品吸引住了。
“云錦真美麗,美得好像天上的彩云!”
“沒錯,云錦用料考究,顏色絢麗多彩,美如云霞,因此得名‘云錦’。云錦之所以色澤絢麗,和它的制作材料密切相關。大家仔細觀察,猜一猜制作云錦的材料有哪些?”

悠悠率先搶答:“那些金燦燦的圖案肯定是用黃金線做成的!”
愛華難以置信地說:“這應該是金色的絲線吧,怎么可能是黃金做的。”
“南京云錦中的確有一類使用大量金線織出花紋的緞匹,名為‘織金’。你們可能會有疑問,黃金怎么做成金線呢?其實這需要工匠們對金塊進行反復捶打,將其制成薄如蟬翼的金箔,隨后金箔會被貼在羊皮或牛皮紙等材料上切成細條,這種金線叫作片金或扁金;還有一種金線叫圓金,是將片金與絲或棉紗線捻(niǎn)合在一起形成的。你們瞧,這件大紅團龍壽字織金緞上的“壽”字就是用金線織成的,十分精美。除了金線,鳥類的羽毛,比如孔雀羽毛,也會被織進云錦。因為孔雀羽毛色彩斑斕,在光線的照射下,用孔雀羽毛織出的云錦會折射出絢麗的色彩,顯得無比華麗。”
“此外,云錦色澤絢麗的秘密還跟一條河有關。你們知道是什么河嗎?”
“是不是南京的母親河——秦淮河?我家就住在秦淮河邊上。”
“沒錯。織造云錦使用的五顏六色的絲線是經過染色加工得來的,秦淮河河水比較清澈,非常適合染色漂洗。更神奇的是,秦淮河的河水中還含有一種叫單寧酸的化學物質,特別適合漂染紅色、藍綠色、紫色等深色絲線,而且還能增加絲線的光澤呢!”


“云錦上這些祥云、龍等五彩繽紛的圖案是怎么織出來的呢?”
這時講解員叔叔帶領她們來到了一個大家伙跟前,這個大家伙有4米高,頂端幾乎要觸碰到天花板了。

“這叫大花樓提花木織機,云錦上的圖案要靠它來完成。云錦的織造工藝極其復雜,主要包括設計紋樣、挑花結本、原料準備、造機、織造五大工序。我們以龍的圖案為例。第一道工序是設計紋樣,工匠們先在白紙上設計出龍的形象,緊接著繪制意匠圖,意匠紙上有很多小格子,工匠們要把設計好的龍的形象繪制在意匠紙上。”
一種將設計好的紋樣結合織物組織放大后繪制在特定規格的格子紙(意匠紙)上的圖樣。
“那畫好圖案后,要怎么對照著圖案在織機上織出來呢?”
“這就要用到云錦織造過程中最關鍵的一道工序——挑花結本了。織工用絲線做縱向的經線,用棉線做橫向的緯線,經線對應意匠圖上的縱格,緯線對應橫格,然后織工就要對照著這些密密麻麻的小格子里的顏色,挑制出花紋樣本。”
“這臺織機為什么要做得這么高大呢?”



“因為云錦織造的最后一步是上機織造,需要兩個工匠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拽花工會坐在高高的花樓上,根據花紋樣本提拉相應的絲線,下面的織工要按照他的指示,用裝有不同顏色絲線的小梭子織造出相應的花紋。”
“哎呀,云錦的織造工藝也太復雜了!”
“是呀,云錦的織造工藝博大精深,有人將云錦織造過程比作電腦編程,并且到今天,現代化機器也無法完全取代這種人工技藝,這也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先輩們的智慧。此外,云錦的織造難度非常大,有專家估算,兩名技術熟練的工匠一天最多也只能織出5厘米左右的云錦。要想織造出一件精美的襯褶袍,很可能要花費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因此,人們常常用‘寸錦寸金’來形容云錦的珍貴。”
“難怪我們老師說南京云錦是人類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的!2006年5月20日,南京云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30日,南京云錦織造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保護和傳承云錦織造工藝的行列中來,讓這項古老的技藝煥發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