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先秦歷史里,有一對擁有頂級美貌的姐妹——宣姜和文姜,她們都是齊國國君齊僖公的女兒。
她們兩個都因為過于貌美,而擁有了極其波折的婚姻。
宣姜的命運要更無奈一些,她本來是要嫁給衛宣公的兒子太子伋的,兩個人門當戶對、年齡匹配,本來可以成就一段非常不錯的婚姻。但是衛宣公忽然發現宣姜是個絕色美人,就用手段騙了自己的兒子和宣姜,最后在宣姜出嫁的途中,半道截和,自己娶了宣姜。
宣姜沒有任何辦法,只好這么生活下去,后來給衛宣公生了兩個兒子——公子壽和公子朔。
但這件事情從一開頭就處在一種不正常的倫理中。因此后來事情有了既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的走向。那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衛宣公逐漸衰老,而兒子們日漸有了權勢,衛宣公開始害怕自己當年強娶宣姜這件事,會導致兒子,尤其是太子的怨恨。
加上宣姜的小兒子朔野心極大,一直想繼承王位,也因此一直在父親面前挑撥太子和衛宣公的關系。
衛宣公一方面想改立公子壽為繼承者,一方面也真的動了殺心,于是他騙太子出使齊國,意圖派人半路殺掉他。宣姜一直都知道小兒子在挑撥,一開始認為公子壽成為繼承者,是對她和兒子最好的保護,便默許了很多事情發生,但她并沒有想殺太子伋。
等發現事情如此嚴重,她便讓自己的大兒子公子壽前去告知太子伋,讓他逃到外國,想保他一命。
太子伋卻拒絕了。沒辦法,公子壽最后灌醉了太子伋,替他出使齊國。結果公子壽被殺手當成太子伋殺掉了。太子伋知道真相后,也無再活下去的欲望,對殺手說你們殺錯人了。最后,他也被殺。
衛宣公一下子失去兩個兒子,備受打擊,只好立公子朔為繼承人,之后沒多久,衛宣公就死了。但朔的品行,大家也看到了,確實不怎么好,所以很快衛國開始發生政變,陷入大亂,公子朔差點兒也死掉,后來還是憑借宣姜背后齊國的勢力,才慢慢穩定下來。
總之,衛宣公以為自己憑權勢俘獲了美人,但最后以這種不正當的方式種下了懷疑、試探、不甘、恐懼等滋生惡行的種子,最后反被命運絞殺,自己的家族差點兒被團滅。
那么,宣姜后來的命運怎么樣呢?
衛國大亂,為了穩定局勢,安撫太子伋那一派的勢力,齊國又把宣姜嫁給了太子伋的弟弟。這很明顯是一種平衡術。但衛國人認為是宣姜搞亂了衛國,指責她是一個沒有任何道德觀、不遵守倫理綱常的女性。宣姜承擔了一切惡評。
但宣姜還是嫁了。
沒有人關心宣姜是以什么心態嫁過去的。我深夜里聽到這段故事,覺得宣姜毅然承擔起這無奈的人生,除了沒辦法,恐怕也有一點身為母親的甘愿。公子朔再讓人厭惡,也是她親生的孩子,齊國(當時是她的哥哥在位)做出這樣的決定,無論原因如何復雜,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這樣做的的確確能保住她的兒子。
宣姜應當是一位非常合格的母親。
她的第二段婚姻無比正常。她在這段婚姻里生了五個孩子,歷史沒有詳細記載他們夫妻的感情如何,但是這五個孩子個個優秀,而且關系和睦。后來在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許穆夫人就是宣姜的女兒。憑此推斷,她后來的人生,大約比較平靜。
當宣姜處于正常的社會體系和婚姻形態里時,大家恍然發現,原來她并不是一個所謂“恃靚行兇”的女性,相反她極其有愛人的能力,很有教育孩子的天賦,甚至政治才能也不錯。
如果不是衛宣公自己不懂得處理欲望和貪念,其實宣姜早就可以過上無比正常的人生。她并未想過利用她的美貌,從來,她都是命運給她什么,她就接住,并盡最大努力把人生調到一種平靜、安全的狀態。
在沒有選擇的人生里,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這是宣姜最大的智慧。
這段傳奇帶給我最大的思考是,不管男女,都不要因為欲望而讓自己進入一種不正常的狀態,因為一旦某個動作變形,后面會有無數個我們應付不了的失控瞬間。哪怕是擁有巨大權勢的衛宣公,最后也還是為自己當初的一次失控,付出了難以想象的代價。
何況我們普通人。
要學會克制,且永遠不要高估自己的掌控力。
對普通人而言,最穩妥的活法是,克制住一些欲望,盡量減少人生變數的發生。
(心 香摘自微信公眾號“宛央女子”,鄒 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