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位于核心位置的冀北首座人工智能綠電超級充電站主體部分正式送電試運行,該充電站采用光伏車棚一體化設計,可有效實現清潔能源自給,還可以同時為30輛新能源車提供高效充電服務。
作為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高質量綠色充電網絡的開拓者,自成立以來便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全力服務百姓綠色出行需求,其通過加速推動充電設施建設、車網充放互動、科技賦能等,全面提升充電效率,提高服務品質,為京津冀地區綠色出行注入新動能。
工作人員對公交充電站進行檢修。圖/陶蓉
織密充電網絡助力暢通出行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數量持續攀升,越來越多車主傾向于選擇更環保的出行方式。不過,“找樁難”“充電難”曾一度成為制約新能源車長途出行的瓶頸,讓不少車主深受“里程焦慮”困擾。而隨著充電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這一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7月6日,來自北京的張先生駕車駛入秦皇島山海關服務區,令他驚喜的是,在服務區僅用了5分鐘,便為自己的新能源車續航了250公里以上的電量。“這充電速度,太給力了!”張先生難掩興奮地說。
2024年,國網冀北清潔能源公司以張承科技創新示范工程建設為契機,大力推動充電網絡升級,先后在京哈、京藏、京禮、大廣、首都環線等高速公路建成山海關、北戴河、官廳、曹妃甸等綠電超充站16座,大大緩解了新能源車主的“充電焦慮”。
“在超充站充電,速度堪比燃油車加油,只需一杯咖啡的時間,即可滿電出發。”發展建設部副主任郝東升介紹。
除了高速公路的充電網絡布局,清潔能源汽車公司還以“城市面狀、鄉村點狀”為布局理念,在城市和鄉村進行充電網絡布局,精心編織了一張覆蓋城鄉的充電網絡。截至目前,已建成1127座充電站、5226臺充電樁,形成了5公里充電服務圈。
清潔能源汽車公司積極打造城市特色站,深化與河北物流業的合作,深度參與唐山綠色低碳運輸體系試點城市建設,為京津冀出行注入新動能,讓京津冀能源結構“綠意”更濃。同時,該公司還積極拓展鄉村充電網絡建設,將充電服務延伸至縣域及鄉鎮地區。截至目前,累計推動新建鄉鎮充電設施970臺,其中冀北清潔能源汽車公司投建709臺,社會運營商投建261臺;經營區內鄉鎮公共充電設施保有量達到4926臺,實現冀北地區751個鄉鎮全覆蓋。
車網充放互動智創綠色生態
為了進一步推動交通領域的綠色轉型,2024年4月,我國首個電動重卡型虛擬電廠在唐山建成。虛擬電廠聚合11座重卡充換電站電池儲能資源,協調超過10萬輛次的電動重卡參與電網負荷峰谷調節,調節最大電量超過2萬千瓦時。成功將充電站由傳統的代理購電模式轉型為直接參與電力市場交易。這一創新性的“電車 + 綠電”運營模式不僅有效促進了新能源的消納,還極大地提升了居民綠色出行體驗。
綠電生產和使用的平衡是關系到電網穩定的關鍵。車網互動是推動新能源高效消納、提升電網靈活性與韌性的重要突破口。
廊坊香河的機器人產業港一期車網互動(V2G)充放電站是冀北地區首個商業化運營的V2G充放電站。該站通過市場化模式實現充電設施運營商、園區電網、新能源汽車車主三方互動。新能源車主不僅可以充電,還可以在園區放電,并獲得相應收益。該充放電站內,多輛新能源汽車可以同時快速充電,同時還能作為分布式儲能資源向電網送電,為車主和運營商創造經濟效益。
據車網互動中心副主任許文強介紹:“新能源車的充電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靈活,我們也正在采取措施,逐步引導車主在充電時選擇有序充電,例如可以根據電網負荷情況進行調節,在用電高峰時段少充電或是暫時不充電,在用電低谷時進行充電,讓新能源車充上綠電,也能向電網供應綠電,使供需協同。”
智聯綠電網絡暢享零碳未來
6月12日,清潔能源汽車公司自主研發的AI智能客服系統“小充同學”正式上線。該系統可實現充電用戶和軌道機器人的實時交互。用戶只需通過語音指令,即可快速查詢充電狀態、費用等信息,還能進行充電知識問答,獲得專業的充電指導。
2025年,清潔能源汽車公司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按照高質量綠電充電網絡建設方案的整體部署,優化升級充電網絡數據體系,推進大功率充電站并網安全穩控策略研究。
在北京1000平方米的人工智能研發中心,進行大功率充電技術攻關,按照實站模型、數字仿真、算力平臺、設備檢測、群控微充、數據可視化(監控大廳)等功能進行科學劃分,配置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務器,搭建Matlab仿真環境,以人工智能穩控裝置研發為主線,圍繞運營、運維、人機交互、并網穩控、消防“五大模型”方向,加快人工智能設備研發,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加快建設人工智能綠電超級充電網建設。
在曹妃甸,2.4兆瓦的實證基地開展著電網穩定性測試,該基地為系統解決大功率充電站諧波污染、頻率波動、三相不平衡等問題,開展矩陣型超級充電集群沖擊測試。
通過一系列創新工作,清潔能源汽車公司在推動智慧綠色出行方面已取得諸多成果。為智能運營大腦注入AI中樞,實現充電網絡的全景感知,解構天氣對充電需求的影響,推演節假日車流變化,預測市場需求預判;為智能運維系統安全注入數字基因,LSTM模型以毫秒級速度診斷故障,邊緣計算節點持續進行健康“把脈”,72小時全息追溯讓每次異常無所遁形,將充電風險預警提前至30分鐘;為智能消防體系攻克世界性難題,0.3秒,是AI火焰識別速度,也是安全防線的反應時差。
多年來,清潔能源汽車公司以“兩山”理念為指引,立足冀北區域特色,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綠色發展答卷。站在新起點,該公司將繼續以綠為底、以智為擎,打造跨區域綠色充電網絡標桿,讓每一度電都承載著生態價值,每一次出行都傳遞綠色希望,為美麗中國建設書寫更精彩的“冀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