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背景
2024年8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重點推動實施輸配電、風電、光伏、水電等領域實現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2024年7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持續加大投資力度,預計到2027年設備更新改造規模絕對值較2023年增長 45% 。隨著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電網企業在設備更新和改造方面的投入管理將達到深度精細化水平。預計未來幾年內,冀北電網將迎來設備更新改造的浪潮,這將對生產投入的優化和提升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二、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對生產投入及項目儲備的影響
(一)電網生產投入方面影響
2024年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電網生產技改計劃建議共計16.2億元,整體增長 9.46% ,其中常規技改資金13.3億元,同比增長 13‰ 生產大修計劃建議共計2.5億元,同比增長 9‰ 基于對2024年冀北電網生產技改大修投入計劃建議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一是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不斷推進,常規技改投入整體增長,輸電、變電、直流(風光儲)、配電、二次專業投資穩步增長。二是2023年大修投入生產投入整體增長略低于技改投入。其中,輸電、變電專業大修投資均高于技改增長。
(二)電網項目儲備重點
生產技改大修項目儲備與投資的匹配性是設備計劃管理的重點要求。基于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下的影響,綜合應用實地調研和數據挖掘方法得出2025年生產技改大修項目儲備重點主要從專業角度進行計劃布局,目前統籌規劃的重點分別有以下幾項
1.輸電專業項目儲備重點
1)提升設備本質安全水平,主要包含設備重點隱患治理和老舊設備更新改造。
2)提升設備防災抗災能力,落實《在運輸配電線路抗冰防舞能力提升三年工作方案》要求;提升防臺防汛能力;開展山體滑坡、泥石流、洪水沖刷等地質災害風險區段桿塔改造;加快推進老舊雷電監測設備運行狀態評估和升級改造。
3)提升設備智能化水平,推動重點區段視頻監測裝置迭代升級;加快重要跨越區段分布式故障診斷裝置部署。
2.變電專業項目儲備重點
1)提升設備本質安全水平,聚焦設備重點隱患治理。開展變壓器重過載隱患治理;有序推進變壓器抗短路能力不足改造;加快完善變電站防誤系統配置。
2)提升設備防災抗災能力,在站內安裝水位傳感器等,地下設置水浸傳感器。
3)提升設備綠色低碳水平,推進高耗能變壓器改造,有序開展混合氣體型GIS設備應用。
4)提升設備智能化水平,加快設備狀態監測能力提升;推進集控系統完善提升;完善集控系統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推進智能巡視系統建設及深化應用。
3.配電專業項目儲備重點
1)提高配電網可靠性和承載力,停電問題設備專業因素占比 25年將繼續加大老舊設備更換、網架結構改善的投資力度。
2)配電網防災抗災能力提升,推進防澇能力提升改造。災害高發地段配網設備設施隱患整治、加固改造。
3)提升綠色低碳水平,推進高耗能配電變壓器改造。
4)提升設備本質安全,低壓線路故障引起的停電問題工單占設備因素的 24.96% ,配變重過載占設備因素的11 .18%o 2025年將繼續加快更換低壓老舊設備。
2025年冀北電網各專業儲備方向的差異化也印證了電網企業全鏈條業務管理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電網企業對設備更新改造的投入增長的同時,對優化資金分配、平衡不同領域的投資需求也愈加迫切。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下實現電網生產項目投資優化配置、投入產出成效精細評估是未來設備管理的重點。
三、相關策略建議
(一)構建基于“四庫”聯動的項目管控機制
建立問題庫、目標庫、項目庫、成效庫,分別依照“問題導向一規劃目標一投入項目一成效反饋”,構建項目管控機制。首先問題庫整理薄弱問題,明確儲備方向;其次目標庫整合問題難點,篩選形成規劃目標;再次項目庫接收目標庫規劃需求,梳理出當年儲備項目;最后成效庫進行項目成效反饋,總結項目庫各項投產情況,篩選進入問題庫。最終形成“四庫”聯動管控機制,為項目儲備環節作參考。
(二)構建電網生產項目投資配置優化模型
按照“數據指標收集一數據指標處理一指標權重設定一模型計算分配”四步方法流程,設計投資配置優化模型。首先按地市、專業層面收集待分配地區的相關數據;其次通過數據歸一化等方法進行指標處理,并實現排序;再次根據公司下達項目儲備重點、原則目標設定相應的評估指標和權重;最后根據合適的分配場景選用不同的模型進行投資計算分配。
(三)建立電網生產項目投入產出成效評估體系
按照“生產項目投向細分一問題點梳理一指標問題點關聯一投入產出指標量化分析”流程進行成效評估體系構建,量化分析生產技改項目效益。
后續研究應持續聚焦項目儲備、投資、評估環節,結合冀北實際情況,堅持戰略引領、問題導向、系統觀念、創新驅動,加快貫徹落實設備更新改造機制政策,強化組織領導及過程管控,爭創“兩個標桿”,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