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一棵樹苗,到如今的萬頃林海,承德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如同一座巍峨的屏障,見證了人類與自然共同書寫的綠色傳奇。多年來,塞罕壩肩扛修復生態、保護生態的歷史使命。為使林場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其通過創新科技手段、加強線路巡查、聯合相關部門一同守護塞罕壩這片美麗的綠色家園。
強化政企聯動加強隱患排查
雨后的塞罕壩,云霧繚繞。6月17日,在層巒起伏的大山深處,頭戴安全帽、身穿深藍色工裝的國網圍場縣供電公司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劉振剛和隊友夏景武等在樹林草叢中穿梭,徒步循著線路向前。
圍場公司員工對配電線路火險隱患重點區域、地段進行隱患排查。圖/劉春學
劉振剛肩上背著十多斤的工具包,裝著望遠鏡、測溫儀、扳手、巡視記錄等,邊走邊和同事們聊著今天的工作,他們要翻山越嶺巡視檢查10千伏東壩梁516線路運行是否正常,及時消除缺陷和隱患,還要防止出現任何可能引發森林火災的風險。
“塞罕壩地理位置特殊,我們要對‘每一條線路、每一臺設備、每一個客戶’開展薄弱環節治理,對發現的缺陷隱患,建檔立卡,在計劃時間內進行處缺,還要與相關部門保持溝通聯絡,及時反饋巡視信息。”劉振剛說,尤其是在防火期,經常會和圍場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林業和草原局、氣象局及塞罕壩機械林場進行密切配合,共同開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為全面精準排查隱患,承德公司嚴格落實防火合規責任制,早在2021年,該公司便會同圍場縣應急局、林草局、發改局等多家單位進行座談,研提《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條例》制定意見,聯合印發《圍場縣秋冬季林牧區電力設施森林草原火災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方案》,并依托塞罕壩防火中心,規范編制火情應急處置方案,主動將該公司產權的重點輸電設備、重點防火隱患納入政府防火治理體系,將護林員等政府資源納入承德公司防火體系,明確115名網格化合規責任人、230名防火護線員隨時待命。
承德公司通過構建三級政企聯動,持續加深與政府間的溝通交流,有效推進輸電設備防火體系建設,引入政府防火人力資源,配合政府指導用戶整改林火隱患,有效提升風險排查治理合規水平。
此外,該公司還不斷優化地區電網結構,建設220千伏塞罕壩變電站1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圍場北(龍頭山)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拆除或退運老舊配電線路,提升線路絕緣化水平,增強輸電線路防火能力,在確保線路運行安全的同時守護綠色生態屏障。
引入新裝置織密防火“安全網”
一年12個月,9個月防火期。圍場壩上地區,廣袤無瑯卻氣候復雜,寒冷干燥,極易引發火情,火災隱患一直是重點防范工作,電表箱一旦發生火情,會造成電力供應中斷,嚴重影響當地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用電。
5月26日,圍場公司塞罕壩供電所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對位于承德市圍場縣北部壩上御道口牧場管理區黃土山社區的電表箱熱氣溶膠滅火裝置進行檢查,確保安全。
2024年,圍場公司經過深入調研論證,決定引入熱氣溶膠滅火裝置來“守護”電表箱安全。該裝置體積小巧,卻蘊含著強大的滅火能量,一旦發生火情,表箱內達到一定溫度,它會通過化學反應產生大量高效滅火氣溶膠,能夠迅速彌漫整個電表箱內部空間,精準撲滅初期火源。
“這個裝置安裝后,就像給電表箱加上了一層智能保護罩’,為壩上地區防火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了幫助。”御道口管理區負責人表示,供電公司為壩上地區的防火工作做了很多工作。
據了解,自熱氣溶膠滅火裝置在壩上地區電表箱推廣安裝以來,目前已安裝了近350個,未發生過火災事故,起到了預防和保護居民可靠用電的作用,得到了當地政府和轄區居民群眾的一致認可。
承德公司致力于為壩上地區居民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熱氣溶膠滅火裝置的應用只是眾多安全保障措施中的一項,該公司還深入探索新型防火方式,引用無人機、機器人等先進技術手段,編制無人機、機器人等先進技術裝備在防火領域應用的技術導則和使用手冊,未來將引入更多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提升電力設施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應用先進技術擰緊防火“安全閥”
“快看,有一小塊紅色區域提示樹障隱患。”7月4日,在圍場公司運維檢修部,調度員王宏偉通過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預警監測平臺發現了一處隱患,他迅速通知塞罕壩機械林場供電所,隨即將有關隱患點的具體位置、風險等級等信息發送至現場工作人員手中。自從在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中應用了數字孿生技術,總能快速精準地發現隱患。
數字孿生模型就像實物本體的雙胞胎,可真實反映輸配電線路及周邊環境信息,實現了線路與周邊森林環境防火信息的聯動更新。依托該模型,運維人員能更精準地分析線路運行情況,為穿越林區、山區的線路制訂差異化運維措施。自2023年以來,承德公司便開始運用無人機、全景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先進設備,對穿越林場的27條輸配電線路及左右兩邊二三十米距離進行了精細的激光建模,這些設備便能夠捕捉到海量厘米級精度的點云數據,并在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預警監測平臺中成功搭建起輸配電線路的數字孿生模型,該模型可預判線路所在區域的火險等級,并在出現高火險等級時向運維人員推送告警信息。
目前,承德公司已初步實現了無人機自動化機巢、通道可視化等典型三維智慧場景,能夠實現無人機全自主巡檢、歸巢以及山火隱患的24小時實時監控。這些先進技術的應用,為塞罕壩森林草原的防火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承德公司應用的數字孿生模擬仿真引擎是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預警監測平臺數字孿生模塊的“中樞大腦”,其將無人機掃描輸配電線路后形成的數據,導入數字孿生模擬仿真引擎進行三維建模。同時,結合建模數據和衛星氣象數據,實現了輸電線路與周邊森林樹木環境等防火信息聯動更新。目前,塞罕壩輸配電線路的1028套輸電線路視頻資源,已納入塞罕壩森林草原防火預警監測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