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光共鳴
他是我沒拜過師的先生
我試圖讀懂他的唐宋明月
從江浦到詩的殿堂
生命厚重了幾十年
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意境
共鳴一直都很鏗鏘
他用撥云見日的目光
挖掘并審視稍縱即逝的美
不斷顛簸的日子
詩歌融入不再驛動的心
詞句如太極拳的一招一式
力度拿捏得正好,舒緩而有力
沒有拼湊的路
有和無之間
他用腳
踩出一幀幀清晰動感的畫面
注:《同時光共鳴》系詩人朱桂清所著詩集。
讀《陌上花開》
思想維度,構建精神花園
流光走過,總有細微處的
那些感動縈繞
記憶沉淀成串串故事
熟悉和陌生交織的影像
在文字起伏中跌宕
四季的歌,提醒幸福
飄過的柴米油鹽鮮活起來
蘿卜白菜都有了愛
風景在身邊旖旎
用心—翻閱《陌上花開》
風淺笑,手有余香
注:《陌上花開》系作家陳思所著散文集。
讀《詩話南京二百景》有感
用意象賞析,金陵山水
二百景的推敲
是一種可歌的態度
平仄間的細節跌宕
溫柔了月色
愛笑的人有愛笑的雙眸
和不一般的視角
讀懂并重新審視
塵封已久的一縷縷往事
以及隱匿街巷里弄的一幀幀悲欣
注:《詩話南京二百景》系詩人陳文明所著詩集。
讀《鄉村醫生》
我讀到泥土的氣息
讓泥土中出生的我,心生共鳴
我們都曾沐浴在別人的關愛里
而忘了要記住他們的故事和姓名
赤腳醫生用腳印丈量鄉村
記錄下基層醫療發展的縮影
甘居一隅,不忘初心
走村串戶,樸素堅韌
把生命投影到鄉村振興
步履鏗鏘,心中有大愛,眼眸有深情
注:《鄉村醫生》系作家吳月華所著紀實散文集。
半遮面
簡單加復雜的跌宕
用懸念穿針引線
手法毫不見多余
小愛中得窺大愛
一波三折的情節
鋪陳此起彼伏
半遮面
孰是孰非,孰真孰假?
半遮面
幾多愛恨情仇
半遮面
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注:《半遮面》是作家崔曉飛主編的長篇小說。
讀《扶貧志》
厚厚的書,厚厚的情
一筆一畫書寫土地的厚重
唱響致富的旋律
樹木以年輪記下成長的故事
那些勇敢、智慧、勤奮的人們
仍在不倦地改寫新的創舉
沒有豪言壯語的細節
就像冬天暖陽
絲絲縷縷中預感春天
這份愛真摯深沉
這份愛彌足珍貴
這份愛值得我們一起翻閱
注:《扶貧志》系作家盧一萍所著長篇報告文學。
這是我的母親
這是他的母親,我沒見過
但在書中已窺見她的容顏
讓我想起我苦難的母親
不覺間淚流滿面
字里行間的故事
是不曾忘卻的足跡
淚花中生出的幽默
是堅強中的倔強
爺爺給了他二次生命
撈起聲聲無助的啼哭
母親給了他刻骨的樁樁件件
讓他忍不住用一本厚厚的書祭奠
注:《這是我的母親,請多關照》系作家周志龍所著散文集。
讀《季川詩選》
他的詩
是雪山的云霞
清新中洋溢著熱情
自帶光芒
他寫生活
生活是畫卷
他寫江寧
江寧是夢開始發芽的地方
對詩歌的虔誠
一次又一次被提醒
他的詩很容易讀
但卻很耐琢磨
見過一面
得到這本詩集
他是高產作家
學他很累。不敢再見,怕他累
注:《季川詩選》系詩人季川所著詩集。
被風吻過的季節
他是大師兄
性格卻像我們這些師弟
劍走偏鋒
他的詩句出其不意
他描摹生活
把復雜畫成簡單
簡單中不乏哲思
我覺得他根本不簡單
被風吻過的季節
他的手被春風反復祝福過
溧水的山水淺笑
看不老的他拿獎拿到手軟
注:《被風吻過的季節》系詩人楊孝洪所著詩集。
春天的雨水
二師兄的詩雋永
就像他的酒量,深不見底
詩中的表妹讓人遐思
白白的,白替他惋惜
目光穿透故鄉的云
他對春天的細節情有獨鐘
忽然想起他秀氣的名字
就像他的詩一樣獨特
我讀得很慢
不愿意過早地看到最后一頁
注:《春天的雨水》系詩人毛文文所著詩集。
讀《澹兮堂詩稿》有感
格律詩和現代詩之間
是半本書和半本書之間的嫁接
他是書法家
卻出版了一本詩集
他是小說家
卻成了詩人
我未曾見過本尊
卻常常翻閱他的“詩稿”
他很謙虛,也很專注
“半首新詩無覓處,一簾宿雨帶朝陽”
瑟瑟秋風起
他的詩在風中徜徉
二十四節氣和花草
偷走他的構思
荷塘夜飲,蛙鳴陣陣
敲擊他的新房
一寸光陰一寸詩
靈感和花瓣滑過他的指尖
小城在他的筆下是一壺酒
可淺斟慢酌
他在書齋編稿
月光把他的影子拉長
他陌生發了好幾首我的詩歌
他是伯樂,可惜我還不是千里馬
注:《澹兮堂詩稿》系詩人許俊苗(筆名:許林海)所著詩集。
彼岸花開
春暖花開
我邂逅這本書
認識很久
想重新認識她筆下的金陵
夏天還沒看完《可愛的湖北》
《鄉村端午節》便讓我想起老家
一甲陳的河埂,以及
河埂圍住的童年
秋天《走進我心里》
《彼岸花開》,品《初秋腌椒香》
《目送吾兒上大學》
體會到母愛的辛酸和偉大
冬天很冷
書卻很溫暖
《前方到站幸福家》
辛苦和忙碌,淹沒在都市夜色中
她很倔強
常替別人著想
她很有靈氣
聽不清,就用語音轉文字來看
博愛南京,墨香浦口
用愛接納聽力殘疾的湖北“姑娘”
料想未來也可能以她為榮
只因她的書,她的苦難,她的自強
注:《彼岸花開》系作家吳瑕所著散文集。
槐樹開始下雪
槐樹下雪,心也在下雪
小女孩讓人俶爾辛酸
捉住星星的溫暖的手
照亮空寂山路
二叔掃雪掃出浪漫
二嬸的心都融化了
貪睡老龜和舊存折
勾起叔公的求生本能
外婆慌忙走出時間
老杏樹仍翹首以盼
二泉映月竟關乎桃花
惹得它們半朵半朵地開
少年記不住陰謀、陽謀
但人們卻記住他明晃晃的笑
金山寺離我也曾很近
蘆葦輕晃的十二年,詩去了哪兒
詩集很薄,但不單薄
我踮起腳尖,還是夠不到詩集的高
注:《槐樹開始下雪》系詩人敬丹櫻所著詩集。
解讀《爸爸謠》
跨越生死后的唱歌
可,抵達心靈的彼岸
讓個性化語言和個性化的詩意表達
再“飛”一會兒
看流光飛舞,惹得心中一片綿綿
若無其事,但都曾傷痕累累
慨嘆極度悲傷的氛圍是個“黑洞”
越想忘記越深刻
苦難中織就的堅韌,將燭照未來
致敬那一代人曾走過的歲月
“相互遺棄”后,精神與愛同在
注:《爸爸謠》系詩人龔學明所著“親情”詩集。
作者簡介:夏旭志,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在《解放軍報》《新華日報》《中國審計報》《群眾》《青年作家》《遼寧青年》《藝術界》《詩歌月刊》《芒種》《風流一代》《金陵瞭望》《青春》《參花》《當代教科研》等五十多家報刊發表詩文逾二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