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U47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25)23-0101-04
Abstract:ThisarticleintroducesthecurentmarketsituationofLNGrefuelingstationsandliststhephysicalandchemical propertiesofLNG.DescribetheprocessflowoftheLNGrefuelingstation,includingunloadingprocess,pressureregulation process,refuelingprocessBOGtreatmentprocess,,pressurerelief processandinstrumentairsystem.Analyzethehzardsoffire andexplosionandconductsimulationcalculationstoqualitativelyexpresstheinfluencerangeoffireandexplosionListthemain typesof processpipelines,elaborateandcomparetheformsof processpipetrenches,respectivelyintroduceopenpipetrenches andclosedpipetrenches,listtheir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andputforwardsugestionsforreference,whichcanbeused byrelevant practitioners to make choices in practice.
Keywords:LNG filing station; fire explosion;process pipeline;process trench;natural gas
LNG(LiquefiedNaturalGas),主要氣體成分為甲烷 CH4 ,還有少量的乙烷 (C2H6) )、丙烷 (C3H8),N2 及其他通常包含的物質,其中甲烷含量達到了 88%~99% 其具體的成分隨生產工藝和氣源組分而有所差異。常壓下LNG的溫度約為 -162% ,密度大約為 425kg/m3 ,由于LNG是一種液態的深冷輕烴,在產生泄漏或者溢出的地方,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冷凝而產生白色蒸汽云。LNG無色無味,燃燒產物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會產生硫化氫等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的有害物質。
基于上述原因,再加上LNG具有延長續航里程、加注時間短、經濟安全的特點,在車輛領域,LNG加氣車得到了飛速發展。伴隨著LNG加氣車保有量快速增長,LNG加氣站作為一種具有LNG儲存功能、使用LNG加氣機為LNG汽車儲氣瓶充裝車用LNG的場所,其數量飛速上漲。
1加氣站火災爆炸危害及模擬計算
1.1 熱輻射危害
LNG的主要成分甲烷在燃燒過程中,高溫火焰會催生出極為強烈的熱輻射。熱輻射的強度遵循斯特芬-玻爾茲曼定律:輻射強度與火焰溫度的四次方呈現出正比關系,溫度越高,熱輻射的威力便越發驚人。
以加氣站周邊停放的車輛為例,在熱輻射的肆虐之下,車漆會迅速起泡、剝落,車內的內飾也會被引燃,更為危險的是,油箱一旦受熱過度,極有可能發生爆炸,進一步擴大事故的波及范圍,讓原本可控的局面瞬間失控。
1.2 人體的傷害
人體在沖擊波的肆虐之下,同樣脆弱不堪。輕者,耳膜會在瞬間破裂,聽力遭受重創;重者,內臟器官仿佛被重錘擊中,破裂出血,骨骼也可能在強大的沖擊力下發生骨折。沖擊波在高速奔涌的過程中,會裹挾著大量的雜物,諸如石塊、金屬碎片等,這些“暗器\"會如同子彈對人體進行二次打擊,造成撞擊傷,多種傷害疊加,使得傷亡風險呈幾何倍數增長。
1.3 大氣污染
LNG加氣站火災爆炸過后,大量因不完全燃燒而產生的產物,諸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有毒有害氣體會肆意擴散。這些氣體侵蝕著人們的呼
吸器官,從而引發咳嗽、氣喘、中毒等一系列癥狀。
1.4蒸氣云爆炸傷害模型(VCE)
LNG發生泄漏后形成一定尺寸的蒸氣云,足夠量空氣進入蒸氣云后經過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點火源引燃后發生蒸氣云爆炸,其中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對周圍人群及建筑設備的傷害程度極大。本文主要通過TNT當量模型計算爆炸時的死亡半徑 R1 、重傷半徑 R2 輕傷半徑 R3
1.4.1 TNT當量計算
采用TNT當量法估計蒸氣云爆炸的嚴重度,即如果某次事故造成的破壞狀況與 x 千克TNT爆炸造成的破壞狀況相當,則稱此次爆炸的威力為 x 千克TNT當量。
用下式來估計爆炸的TNT當量為
WTNI=1.8aWfQf/QTNI,
式中: WTNT 為蒸氣云的TNT當量, kg;1.8 為地面爆炸系數; αa 為蒸氣云的TNT當量系數,取 a=4% 為蒸氣云中燃料的總質量, kg ,是未知量; Qf 為燃料的燃燒熱, MJ/kg,Qf=40MJ/kg;QTNT 為 TNT的爆熱,可取為QINI=4.52MJ/kg
1.4.2 死亡半徑 R1
該區內的人員如缺少防護,則被認為將無例外地蒙受嚴重傷害或死亡,其內徑為零,外徑記為 R1 ,其與爆炸量間的關系由下式確定
R1=13.6(WTNI/1000)0.37, 式中: WTNT 為爆源的 TNT當量, kg 。
1.4.3 重傷半徑 R2
該區內的人員如缺少防護,則絕大多數人員將遭受嚴重傷害,極少數人可能死亡或受輕傷。內徑即為R1 ,重傷半徑 R2 根據以下公式計算
R2=Z'(E/P0)1/3
ΔPs=0.137Z-3+0.119Z-2+0.269Z-1-0.019
ΔPs=44000/P0 ,
式中: ΔPs 為沖擊波超壓, atm Z 為中間變量; R2 為重傷半徑, m;P0 為環境壓力, Pa ,一個大氣壓( (atm)≈ 101300Pa;E 為爆炸總能量,J ,E=WTNT×QTNT 。
1.4.4 輕傷半徑 R3
輕傷區內的人員如缺少防護,則絕大多數人員將遭受輕微傷害,少數人將受重傷或平安無事,死亡的可能性極小。內徑即為 R2 ,輕傷半徑 R3 ,根據以下公式計算
R3=Z'(E/P0)1/3
ΔPs=0.137Z-3+0.119Z-2+0.269Z-1-0.019.
ΔPs=17000/P0 ,
式中: ΔPs 為沖擊波超壓, atm;Z 為中間變量; R3 為輕傷半徑, m;P0 為環境壓力, Pa ,一個大氣壓 101300Pa;E 為爆炸總能量, I,E=WTNT×QTNT
2加氣站工藝流程
LNG加氣站工藝成熟,技術穩定可靠,主要分為卸車流程、調壓流程、加注流程、BOG處理流程、泄壓流程和儀表風系統;工藝設備主要分為卸車撬、潛液泵、LNG儲罐、增壓氣化器和BOG回收撬。
2.1 卸車流程
卸車流程是把汽車槽車內的LNG轉移至LNG加氣站的儲罐內。本設計采用通過卸車增壓器和潛液泵聯合卸車:先將LNG槽車和LNG儲罐的氣相空間連通,然后斷開,在卸車的過程中通過卸車增壓器增大槽車的氣相壓力,用潛液泵將槽車內的LNG卸入儲罐,卸完車后需要給槽車降壓。環境溫度影響氣化量,卸車增壓氣化器,南方地區宜為 300Nm3/h ,北方地區宜為 500~800Nm3/h 。
2.2 調壓流程
給LNG汽車加氣前,需要通過儲罐調壓系統調整儲罐內LNG的飽和蒸氣壓,本設計采用潛液泵和卸車增壓器聯合調壓。LNG液體經LNG儲罐的出液口進入潛液泵,由潛液泵增壓以后進入卸車(儲罐)增壓器氣化,氣化后的氣體經LNG儲罐的氣相管返回LNG儲罐的氣相空間,為LNG儲罐調壓。依據環境溫度,為保證足夠的氣化加熱量,空溫式儲罐增壓氣化器宜為 500Nm3/h 。
2.3 加注流程
LNG儲罐中的飽和液體LNG通過潛液泵加壓,通過LNG加氣機直接向LNG燃料汽車進行加氣。
2.4 BOG處理流程
儲罐BOG及EAG出口間自帶有閥門,可以通過該閥門控制,罐內產生的BOG供壁掛爐使用,不使用時直接放散掉。
儲罐自然蒸發及運行中產生的BOG經空溫式氣化器氣化后進入BOG氣化撬,如冬季氣溫較低,需要經過電加熱水浴式加熱器對天然氣進行加熱,最終天然氣經過調壓、加臭后輸送至站內壁掛爐使用。
2.5 泄壓流程
天然氣為易燃易爆物質,在溫度低于 -107°C 時,密度重于空氣,一旦泄漏將在地面聚集,不易揮發,常溫時天然氣密度遠小于空氣,易擴散。因此放散的天然氣需集中后經EAG加熱器加熱至不低于 -107°C 后通過放散管排放。
2.6 儀表風系統
工藝管道上設置的緊急切斷閥為氣動緊急切斷閥,儀表風系統為工藝管道上的氣動緊急切斷閥提供動力。儀表風系統由空氣壓縮機、干燥機、儲氣罐及配套管路組成。儀表風壓縮空氣管道工作壓力為 0.6~ 0.8MPa ,設計壓力為 1.0MPa 。
3加氣站管道類型、管溝種類
LNG加氣站的設備功能不同,其功能通過工藝管道組合在一起,實現了上述的各種工藝流程,很好地實現了加氣站安全平穩運行,實現了為汽車加注LNG。潛液泵撬、LNG低溫儲罐、LNG加氣機作為重要設備,組合實現了加注工藝功能,直接為汽車加注LNG。
加氣站的建設布局。整個站區應分功能布置,整體分為站房區、儲罐設備區、加氣罩棚區。其中潛液泵撬、LNG低溫儲罐設置在儲罐設備區,LNG加氣機設置在加氣罩棚區。
加氣罩棚區作為車輛加氣區域,必須具有一定的尺寸面積以滿足車輛停靠行駛,因此儲罐設備區與加氣罩棚區必須考慮行車動線。實際中必須預留足夠的空間供車輛行駛,這就導致加注工藝管道不可避免地要設置于行車道下。LNG加氣車基本以大型貨車為主,大車本身自重大,另外考慮到貨物重量,實際中
LNG貨車的重量基本都超過了 25T 。如果車輛直接碾壓管道,那么極易對管線造成破壞,出現管線破裂、斷裂、滲漏,繼而有可能引發LNG泄漏,造成火災爆炸。
加氣站為實現加注功能,工藝管道主要包括3條:潛液泵至加氣機的加注管道(介質為LNG),加氣機至LNG儲罐的回液管道(介質為BOG),加氣機至氣化器的放散管道(介質為EAG)。LNG加氣機同時內部設置了緊急氣動切斷閥,外部設置了吹掃槍。動力槍的動力源為壓縮空氣,壓縮空氣由空壓機提供,通過壓縮空氣管道與緊急切斷閥連接。加注管道、回液管道、放散管道采用不銹鋼06Cr19Ni10,壓縮空氣管道采用無縫 20# 鋼管。
管道在設計過程中,應遵循管路集中布置的原則,這樣可以極大地減少現場管溝開挖,方便現場施工,降低工程成本,后期方便定位,便于管線的巡檢、維修和更新,降低維護成本,因此,上述工藝管道采用同溝敷設的方式。
工藝管道布置方式決定了管溝走向。在實際中,受加氣站整體布局的影響,加氣機、潛液泵的相對位置是變化的。結合目前加氣站的主要布置情況,加氣機布置主要分為“一\"型、“二\"型、“日\"型。管道布置如圖1所示。
圖1管道布置示意圖
根據管道布置圖,結合工藝管道的規格,即可計算出管道的LNG存儲量。采用上述的VCE模型,即可根據泄漏量計算出不同距離、不同爆炸超壓波對人體的損傷不同。由于公式有冪函數,手工計算極其復雜,可通過計算機計算未知量。
4工藝管溝設計
管道同溝敷設,根據GB50156—2021《汽車加油加氣加氫站技術標準》及相關標準規范,管溝應采取防正天然氣聚集泄漏的措施。管溝防止天然氣泄漏聚集,通常采取設置氣體報警器、開放式管溝及采用積液池裝置等方式。目前,實際中很多項目選擇開放式管溝的方式。
開放式管溝,即管溝內的工藝管道鋪設完成后,管溝不填中性沙,管溝采用通風蓋板進行覆壓。目的是通過自然通風,使管溝內部形成氣體流動空間,以防止可能泄漏的氣體聚集。管溝大部分位于室外,導致垃圾、雨水、塵土和有害易燃液體等都會進入管溝。日積月累,管溝已被密實,造成空氣無法流通,萬一天然氣泄漏就會聚集。同時管溝和管溝蓋板直接承受車輛載荷,非常容易受到破壞,使管道損壞。LNG在自然環境中極易氣化,若液化天然氣發生泄漏,天然氣在管溝中就會形成聚集。LNG閃點為 -188°C ,遇到明火,極易發生爆炸,后果不堪設想。同時由于管溝采用通透蓋板,雨水非常容易倒灌至管溝內部。在管溝建設中,要求在管溝最低點設置雨水收集井,該井體積大,造價高。LNG液體儲藏溫度一般為 -162°C ,汽化潛熱122Kcal/kg ,如果LNG泄漏,雨水同時灌人管溝,LNG泄漏至大量的水中,水與LNG之間的熱傳遞速率非常高,LNG將劇烈地沸騰并伴隨巨大的爆炸聲、噴出水霧,最終形成冷爆炸,從而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由于上述原因,有些單位在管溝中又同時設置了報警器,但是由于報警器安裝在地面以下,容易受到破壞,經常出現報警失效,不能起到報警作用。同時可燃氣體報警器需要布線,這不僅增加了施工量,也增加了冗雜度,不利于工程建設。
封閉管溝,即管溝內的工藝管道鋪設完成后,同時用中性沙子填實,實體混凝土蓋板封溝后,上層再澆筑混凝土路面,管溝示意圖如圖2所示。這種管溝設計方式,內部用中性沙填實,沒有空間縫隙,即使液化天然氣泄漏,也不會發生聚集。同時管溝頂部采用了鋼筋混凝土路面,具有不透水功能,可以防正雨水浸入管溝內,防止冷爆炸。蓋板上方設置的鋼筋混凝土路面,具有很強的承載作用,可以有效地分散車輛自重,防止管溝被破壞,從而避免工藝管道破損、液化天然氣泄漏。
根據上述對比,封閉管溝在防止火災爆炸方面具有明顯的優點,可以保證管道安全,防止管道受損。即使發生泄漏,也不會出現可燃氣體聚集、冷爆炸等不安全事故。LNG加氣站作為易燃易爆場所,安全生產是首位,因此從源頭降低安全風險是十分必要的。封閉管溝建議在行業中大力推廣,為加氣站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圖2封閉管溝示意圖
5 結束語
國家政策對環保的要求不斷嚴格,LNG加氣車的保有量必將不斷增長,LNG加氣站的數量也將日益增多。LNG加氣站作為危化場所,天然氣易聚集、易引燃,會引發火災,而火災爆炸是最嚴重的危險事故。加氣站工藝管道數量多,風險因素復雜,長期運行后,容易出現閥門損壞、管道腐蝕,最終導致天然氣泄漏。建議采用封閉管溝,可從根本上杜絕因天然氣泄漏造成的聚集,避免事故發生。同時又可減少燃氣報警器數量、降低人工頻繁巡檢頻率,降低加氣站投資運營成本。
參考文獻:
[1]汽車加油加氣加氫站技術標準:GB50156—2021[S].2021.
[2]宋振興.LNG加氣站工藝技術、安全及經濟性分析[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0
[3]王世民.LNG加氣站工藝技術與安全研究[J].科學管理,2022,31(4):306-308.
[4]郭文杰,賈新磊,曹青,等.LNG儲罐泄漏風險定量評估[J].山東化工,2020,49(20):254-257.
[5]楊衛濤,白佳飛.LNG加氣站工藝管溝積水解決方案[J].煤氣與熱力,2022,4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