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在現代工業發展進程中,大型料場的建設至關重要。鋼網架結構因具備強度高、自重輕、空間利用率高等顯著優勢,在大型料場封閉項目中應用廣泛。該項目規模龐大,工藝復雜,對鋼網架安裝技術提出了極為嚴苛的要求。其原因如下:其一,項目所處的地理環境、地質條件等因素,需要在安裝技術上進行針對性考量與設計;其二,其巨大的建筑面積、特殊的建筑結構以及嚴格的使用年限和抗震設防要求,使得鋼網架安裝面臨諸多挑戰。鑒于此,深人且全面地探究該項目中鋼網架安裝技術的應用,不僅是確保本項目順利推進、達成預期建設目標的關鍵,更能為整個相關領域在技術實踐、項目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寶貴的實踐指導,推動行業技術革新與發展。
1項目概況與施工準備
1. 1 項目基本情況
該項目建筑面積為 60590m2 ,為單層建筑,高度39m 。基礎采用柱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屋蓋為柱面網殼結構,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7度。其包含一次料場和混勻料場。一次料場跨長347.133m ,投影跨度 79.575m ,投影面積 27623m2 :混勻料場跨長 237.495m ,投影跨度 96.725m ,投影面積 22972m2 。屋面采用 0.6mm 厚840型鍍鋅彩鋼板和 1.5mm 厚二級阻燃型FRP采光帶(透光率 ? 70% ),山墻使用 0.6mm 厚840型鍍鋅彩鋼板。
1.2 施工前期準備
在施工準備階段,對各類技術資料進行全面收集整理施工圖紙、招標文件等,同時依據相關規范、法規,為施工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在人員和設備方面,組建了專業的項目團隊,各成員分工明確;在設備上,配備性能良好、數量充足的施工機械與檢測儀器,如不同型號的吊車、探傷儀等,確保施工過程的
精準與高效。
2鋼網架安裝關鍵技術要點
2.1 節點坐標控制
在網架安裝時,精準把控各節點坐標位置至關重要,這是保障網架結構幾何形狀與力學性能的關鍵所在。實際操作中,首先依據設計圖紙明確各節點理論坐標,施工時將經緯儀和鋼尺精準布置用以檢查。基于幾何測量原理,利用經緯儀和鋼尺能夠確定節點實際位置,進而測量出其與理論坐標的偏差。一旦偏差超出允許范圍,便借助張緊繩上的倒鏈進行調節。這一調節運用了力的分解與合成原理,通過倒鏈對張緊繩的作用實現對節點位置的微調,確保每個節點坐標位置滿足設計要求,將誤差控制在規范允許的極小范圍內。從幾何角度看,節點位置偏差會致使桿件長度和角度改變,影響網架整體空間形狀;從力學角度看,節點位置不準確會改變桿件受力狀態,可能引發局部應力集中,降低網架結構承載能力[1]。
2.2 高強螺栓緊固
在網架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使用扭矩扳手按照規定扭矩值對網架桿件高強螺栓進行緊固操作,同時要密切關注其擰緊情況,全力防止欠擰、過擰等問題出現。為保障螺栓擰緊質量,現場安排專人對已擰緊的螺栓進行抽檢,抽檢時運用扭矩檢查儀復查螺栓扭矩,以此確保扭矩值符合設計要求。一旦發現欠擰或過擰的螺栓,會立即進行補擰或調整,以避免因螺栓擰緊不到位而影響網架結構的整體穩定性。這是因為高強螺栓的擰緊程度直接關聯著網架節點的連接強度與結構整體穩定性。根據螺栓連接力學原理,扭矩和預緊力之間存在特定函數關系,控制好扭矩值便能保證螺栓達到設計要求的預緊力。欠擰會讓節點連接不可靠,在荷載作用下容易產生滑移;過擰則可能致使螺栓發生塑性變形甚至斷裂。所以,嚴格執行扭矩控制和抽檢制度,是確保網架結構安全的重要舉措。
2.3臨時支點與鋼絲繩監測
在網架安裝期間,必須著重加強對臨時支點和張緊鋼絲繩的監測工作,以保障它們穩固可靠。首先,對臨時支點的基礎展開嚴格處理,使其承載能力切實滿足要求。安裝進程中,依據大地測量學原理,利用水準儀和全站儀定期測量臨時支點的沉降和變形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沉降或變形,立即采取諸如增加支撐材料、調整支點位置等加固措施。畢竟臨時支點承擔著部分網架荷載,其基礎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與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緊密相關。同時,需定期檢查張緊鋼絲繩的張緊度和磨損情況,可使用拉力計測量并確保同排鋼絲繩張力均勻。如發現鋼絲繩存在磨損或斷絲現象,應立即更換,以防安全事故發生。張緊鋼絲繩在安裝過程中兼具調節網架形態和平衡荷載的功能,保持張力均勻可避免網架因受力不均產生局部變形,從而確保施工過程中網架力學性能的穩定性。臨時支點與張緊鋼絲繩作為網架安裝的重要輔助支撐系統,對整個施工的安全和順利推進意義重大。
2.4試吊裝檢查
在網架正式吊裝作業前,試吊裝是保障吊裝安全的關鍵環節,涉及諸多理論與技術要點。試吊裝前,依據機械工程原理,需對起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調試,涵蓋設備的機械性能、制動系統、電氣系統等,確保各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吊裝時出現故障。同時,要對吊點位置進行精確計算與布置,借助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從結構力學角度模擬吊點對網架剛度的影響,優化吊點設置,保障網架在吊裝過程中受力均勻,降低變形風險。試吊裝時,將網架吊離地面約30cm ,穩定 10~15min ,在此期間觀察構件有無變形、吊點是否安全可靠,同步對起重設備的起吊重量、起升高度、工作半徑等各項參數進行監測,確保設備在安全范圍內運行。只有經試吊確認結構安全后,才能開展正式吊裝作業,整個試吊裝過程是對吊裝方案和設備性能的實際檢驗,要為正式吊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堅實保障[2]。
3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3.1安全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安全管理體系,明確各崗位人員的安全職責,形成層層負責的安全責任網絡。項目經理作為工程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項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管理目標和計劃,并監督實施;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和審核,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安全;施工員、質量員、材料員、安全員等各崗位人員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落實安全管理措施。如施工員負責現場施工的安全組織與實施,質量員負責安全施工質量的檢查與控制,材料員負責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材料,安全員負責日常安全監督與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
制定詳細的安全管理制度,涵蓋日常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治理等方面,確保安全工作有序開展。日常安全檢查包括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定期檢查每周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由項目經理帶隊,各部門人員參與,對施工現場的設備、設施、作業環境等進行全面檢查。不定期抽查由安全員隨時進行,重點檢查關鍵施工部位和危險作業區域。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明確隱患內容、整改責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整改責任人按照要求及時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由安全員進行復查,確保隱患得到徹底消除。同時,應定期對安全管理制度進行評估和修訂,并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和安全管理的新要求,不斷完善制度內容,以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適應性[3]。
3.2 風險防控措施
(1)在高空作業方面,要求工人正確佩戴使用安全帶、安全帽等防護用品。安全帶必須高掛低用,且固定在牢固可靠的位置。高空作業區域應設置雙層安全防護網:上層為滿鋪 2mm 厚帆布的高強線菱形格安全平網,最大承載 150kg ,尺寸 8m×8m ,可移動式布置,距地面 5m ;下層防護網距地面 3m 。該防護系統能有效防止人員及物體墜落,確保作業安全。
(2)在物體打擊防范方面,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管理,材料和工具擺放整齊,嚴禁在高處拋擲任何物件。在交叉作業區域設置雙層結構防護棚,上層為木板,下層為安全網,防正上方物體掉落傷人。同時,為施工人員配備防護面罩和防護眼鏡,減少物體打擊對人員面部和眼睛的傷害[4]
(3)對于觸電風險,規范施工現場用電,確保配電箱安裝漏電保護器。所有用電設備均采用專用芯線作保護接零,且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設置漏電保護裝置。電系統設置室內總配電屏和室外分配電箱或設置室外總配電箱和分配電箱,實行分級配電。配電箱、開關箱設置在干燥、通風及常溫場所,周圍要有足夠二人同時工作的空間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礙操作、維修的物品。定期對用電設備和線路進行巡檢維護,采用絕緣電阻測試儀檢測線路絕緣電阻,運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檢測接地電阻,全面保障用電安全。
(4)加強對施工設備的安全管理,定期檢查維護,保障設備安全運行。對吊車、卷揚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建立設備檔案,記錄設備的采購、安裝、調試、使用、維修等情況;定期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維護,檢查設備的機械部件、電氣系統、安全裝置等是否正常;對關鍵部件,如鋼絲繩、制動器、限位器等進行重點檢查,鋼絲繩按照規定的磨損標準進行更換,制動器和限位器定期進行調試和校驗,確保其靈敏可靠;在設備使用過程中,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嚴禁違規作業。
3.3 應急預案制定
(1)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成立應急組織機構,明確各成員的應急職責。應急組織機構包括組長、副組長和組員,組長由項目經理擔任,負責全面指揮應急救援工作;副組長由技術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擔任,協助組長進行應急救援的組織和協調;組員由各部門人員組成,負責具體的應急救援任務,如搶險救援、醫療救護、后勤保障等。明確各成員在應急救援中的職責,確保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有序地開展救援工作。
(2)儲備充足的應急物資,如急救藥品、通訊設備等;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庫,對應急物資進行分類存放和管理;定期對應急物資進行檢查和更新,確保物資的有效期和性能良好;同時,建立應急物資管理制度,明確物資的領取、使用和歸還流程,保證應急物資在需要時能夠及時投人使用。
(3)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提高施工人員的應急響應能力和協同配合能力,確保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進行應對。應急演練包括桌面演練和實戰演練,桌面演練定期進行,通過模擬突發事件場景,組織各成員討論應急處置方案,提高成員的應急意識和決策能力。實戰演練每季度進行一次,模擬真實的突發事件場景,如火災、坍塌等,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實際的應急救援操作。演練過程中,檢驗應急組織機構的協調能力、應急物資的保障能力和施工人員的應急操作能力。演練結束后,對應急演練進行總結和評估,針對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以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有效性[5]。
4項目實施效果與經驗總結
4.1 項目成果
通過嚴格執行施工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本項目鋼網架安裝工程順利完成,質量達到合格標準。在施工過程中,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檔案管理工作規范有序,文明施工成效顯著,得到了業主和相關部門的認可。本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體現了施工技術和安全管理的實際效果,也反映了理論指導實踐的重要性。從施工技術方面,各環節的精準控制和關鍵技術要點的嚴格落實,保證了鋼網架的安裝質量;安全管理方面,完善的體系、有效的防控措施和應急預案,確保了施工安全。
4.2 經驗啟示
本項目在鋼網架安裝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施工前的充分準備、合理的施工工藝選擇、嚴格的安全管理以及高效的項目團隊協作是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今后類似項目中,應進一步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精細化管理,注重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不斷提高施工效率和質量,同時持續完善安全管理體系,確保項目安全、高效推進。未來的項目可從本項目中汲取經驗,在理論研究與實踐結合方面不斷探索。
5結語
綜上所述,該項目中鋼網架安裝技術的成功應用,為大型料場封閉項目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通過對項目概況、施工準備、安裝工藝、安全保障以及實施效果的研究分析,總結出的經驗和成果對推動建筑行業在該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展望未來,建筑行業需要不斷努力。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對鋼網架安裝技術進行優化和創新,讓其更加高效、穩定;另一方面要加強項目管理,把好工程質量關,保障施工安全。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更多大型項目的成功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唐應鵬.復雜條件下大跨度鋼網架安裝技術研究與實踐[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4,23(12):37-39.
[2]覃濱.全民健身中心屋面焊接球鋼網架安裝技術研究[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3,22(11):59-61.
[3]晏金洲,周宏斌,吳興明,等.超長大跨度鋼結構網架屋蓋安裝關鍵技術[J].施工技術(中英文),2023,52(8):61-67.
[4]李昂.建筑工程鋼結構網架安裝施工技術分析[J].建筑與裝飾,2024(21):151-153.
[5]張亮亮,王樹利.建筑工程鋼結構網架安裝施工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24,9(9):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