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的枷鎖
導演:約阿希姆·提爾
主演:"雷娜特·賴因斯夫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 英加·伊布斯多特·莉莉亞斯 艾麗·范寧 安德斯·丹尼爾森·李
類型:劇情/喜劇
上映日期:2025年8月20日(法國)
一對姐妹諾拉和阿涅斯與疏遠的父親一魅力非凡的導演古斯塔夫重聚。這位昔日的名導試圖讓身為舞臺劇演員的諾拉參演自己的復出之作,卻遭到女兒拒絕。于是,父親將她的角色轉給了一位野心勃勃的好萊塢新星,兩姐妹因此陷入與父親的情感糾葛中。而這位美國明星的加入,更是讓本就微妙的家庭關系產(chǎn)生新的波瀾。
19分鐘的掌聲
2025年5月,在第78屆戛納電影節(jié)頒獎禮上,本片當之無愧地獲得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映后,觀眾為它起立鼓掌長達19分鐘,無疑是當年戛納收獲的最長掌聲。其實同一個舞臺,導演約阿希姆·提爾與主演雷娜特·賴因斯夫四年前就已來過,當時他們帶來戛納的作品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那部將現(xiàn)代女性的存在焦慮投射于銀幕的電影,提名了當年的金棕櫚獎。
新片《情感價值》可以說完整保留了導演前作的內核,即對情感關系的觀察與自省,不過這回被解剖的對象轉移向了父女之間的關系。你可以說這是對近年全球蔓延的“原生家庭”話題的一種回應,也可以從電影史的角度理解,來自丹麥的導演約阿希姆·提爾沒有忘記始于伯格曼的北歐傳統(tǒng)一一心理劇。大概每位來自北歐的導演,這輩子都想拍一部屬于自己的《野草莓》吧。
約阿希姆·提爾 × 雷娜特·賴因斯夫
本片導演約阿希姆·提爾出生于丹麥哥本哈根,他以深沉細膩的作者風格和對存在主義主題的探索聞名于影壇。初聽提爾這個名字,自然令不少影迷浮想聯(lián)翩,沒錯,他正是丹麥知名導演拉斯·馮·提爾的某位親戚。但在拍攝內容與風格上,二人卻是大相徑庭。2006年,提爾推出個人長片處女作《重奏》,在各大電影節(jié)備受好評。隨后,他憑借“奧斯陸三部曲”真正確立了自己的電影作者身份。
在《情感價值》前的作品中,提爾最為人認可的還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該片將他與演員雷娜特·賴因斯夫(同時也是本片主演)推到了聚光燈前。2021年,雷娜特·賴因斯夫憑借在《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中對迷茫求索的現(xiàn)代女性朱麗婭的精彩詮釋,斬獲了第74屆戛納電影節(jié)最佳女演員獎,成為挪威首位獲此殊榮的演員。
她的表演具有極強的情感穿透力,影評人曾盛贊其“以幽默感化解了沉重的議題”,在疏離與親密間找到那微妙的平衡。獲得國際獎項后,賴因斯夫近年也在加速進軍全球市場。她接連參演了多部好萊塢作品,包括懸疑劇《無罪推定》、驚悚片《不同的男人》等。而這部《情感價值》,如臍帶般,再度將她與約阿希姆·提爾連接在了一起。
站在家庭劇場中央
本片中的雷娜特·賴因斯夫,繼續(xù)釋放著她一貫的冷冽之美。她飾演的女幾諾拉以舞臺劇演員為職業(yè),然而真正的表演不僅在臺前,更在幕后。為順利復出,忽視她多年的父親貿(mào)然懇求她出演祖母一角,以便用女兒的名氣來拯救他日漸衰落的導演事業(yè)。即便她嚴肅地拒絕了父親的邀約,但依然未能阻止那些家庭之苦,最終還是化作了父親新片的話題與素材。
全片以戲中戲貫穿始終,導演試圖提出疑問,向每一個同時擁有著家庭身份與社會身份的我們:當父親古斯塔夫在黑暗中為銀幕上的“女兒”流淚時,他究竟是在為自己手中的角色感動,還是在向被自己傷害過的家人忤悔?如該片的挪威原名“Affeksjonsverdi”所暗示的那樣,價值如何在情感中恰當?shù)乇缓饬颗c疊加?這一追問,已讓該片的意義在千篇一律的家庭題材電影中脫穎而出了。
首映后不久,賈樟柯導演便在社交平臺發(fā)文稱,其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浪漫電影發(fā)行科”已經(jīng)獲得三部戛納影片的中國內地發(fā)行版權,其中即包括這部《情感價值》。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在銀幕上與它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