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同齡演員還在校園劇中摸索定位時,不滿20歲的麥肯娜已構建起一個充滿張力的多面宇宙,她可以是天才(《天才少女》)與惡魔(《壞種》)的雙生鏡像;還可以是恐怖片領域(《安娜貝爾3》《致命感應》)的“尖叫女王”;同樣可以是身披傷痕的年輕代言人(《使女的故事》)。并且,她從演員到創作者的多維進擊,主動打破行業對童星的刻板囚籠:她是好萊塢最年輕的制片人之一、是勇闖第二賽道的搖滾歌手,是續寫《壞種》的另類編劇…麥肯娜·格瑞絲,正在創造自己的“版本神話”。
新力量
非典型童星
2006年出生的麥肯娜·格瑞絲,其演藝之路在年幼時便已悄然開啟。4歲那年,曾祖母贈予她一系列秀蘭·鄧波兒主演的DVD,這些影片如同魔法鑰匙,瞬間開啟了她對表演熱愛的大門。麥肯娜很快展現出遠超同齡人的天賦與熱情,她的才華得到表演班老師的高度認可,隨后,在經紀人的引導下,麥肯娜前往洛杉磯試鏡,憑借著出色的表現成功獲得在影片《世界再見》中出演的機會,就此正式踏入演藝圈。
成名
不止于“乖巧”女兒
但凡和麥肯娜有過對手戲的演員,無不為這個小小女孩感到驚異,克里斯·埃文斯就這樣稱贊過麥肯娜·格瑞絲:“你永遠不會因為她的年齡而擔心她的演技問題。”2017年,年僅10歲的她一邊在《天才少女》中飾演數學神童瑪麗,與“桃總”的溫情互動讓觀眾淚目,轉瞬就在《壞種》里化身反社會少女艾瑪,用甜美笑容掩蓋冷血本質,被好萊塢評價為“有著令人不安又著迷的表演”。
而這種完美的演繹并不只是麥肯娜·格瑞絲的天賦,她在角色里也下了很多功夫,為了精準演繹神童瑪麗,她看了很多電影:《紙月亮》《在美國》《克萊默夫婦》《我是山姆》《心靈捕手》…就在同齡孩子還在玩泥巴過家家的年紀,她可以研究劇本將近一年時間。同時,她絕不止步于童星起步的“女兒”領域,而是將角色跨度向八方蔓延:為演《我,花樣女王》從零苦練滑冰;為《第零軍團》剪去長發化身“外星迷”少女;從《安娜貝爾3》中沃倫夫婦的女兒到《致命感應》的年輕麥迪遜,她更是直言對恐怖類型的熱愛:“我和安娜貝爾娃娃一起長大”,讓導演加里·多伯曼根稱她為“韋斯·克雷文(好萊塢著名驚悚片導演)精神的繼承者”。
綻放ing
破壁者
除了在大銀幕上表現優異,麥肯娜·格瑞絲在小熒屏上同樣出色。2017開始,她在電視劇《少年謝爾頓》中飾演少女佩吉,與小謝爾頓組成“天才CP”。聰明自信又落落大方,將佩吉的早慧和活潑演繹得淋漓盡致;在《使女的故事第四季》中,14歲的她飾演被迫嫁給指揮官的少女凱斯夫人。角色內心充滿了動蕩、不安與瘋狂,沒有一句控訴的沉默眼神,卻讓童婚議題引發社會震動,她憑借細膩的表演亦贏得艾美獎最佳客串女演員提名一—成為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入圍者之一。
麥肯娜·格瑞絲的“獨一無二”不僅在于她超越
好萊雞藝世代2D
年齡的演技,更在于其“破壁者”的超絕身份。她是好萊塢最年輕的制片人之一,13歲便坐鎮電影《兔子蛋糕》的幕后,在講述女孩追查母親死亡真相的故事中,她主動表示拒絕被動等待“合適角色”:“如果故事觸動我,我就親手把它帶到世界”;同時,她愛好音樂,2022年發行單曲《HauntedHouse》,用迷幻搖滾傾訴成長困惑,次年出專輯《Bittersweet16》,直面青春期焦慮,歌詞中“我害怕朋友都討厭我”揭開童星光環下的孤獨。
未來可期
重新定義 “天才”的維度
2026年,當《饑餓游戲》外傳《SunriseontheReaping》上映時,觀眾將看到麥肯娜·格瑞絲飾演的“梅瑟莉·唐納” 一位用生命點燃反抗火種的貢品。這是她繼《驚奇隊長》《超能敢死隊》后又一次加入頂級IP;而在擁有《壞種2》編劇經驗后,她計劃成立制作公司,專攻“復雜青少年角色”項目。“我不想只做工具人,表演是理解人性的顯微鏡”,從6歲初登熒屏到手握制片人權杖,麥肯娜·格瑞絲以40余部作品、跨越恐怖片到科幻巨制的履歷,重新定義了“童星”的邊界。
對標前輩 娜塔莉·波特曼
好萊塢不乏“天才少女”,最有名的當屬哈佛全優畢業、精通8國語言的娜塔莉·波特曼,她也是童星出身,憑借《這個殺手不太冷》揚名世界。而麥肯娜·格瑞絲的獨特性不在于早慧,而在于將童星身份轉化為創作燃料:在《使女的故事》片場研究社會議題,從恐怖片拍攝中學習類型敘事,甚至借音樂消化公眾審視的壓力。正如她對《TeenVogue》所言:“那些‘失去童年’的擔憂是愚蠢的一我正在創造屬于自己的版本。”未來五年,當她的制片公司推出首部作品,人們會愈發清晰:這位曾因“像娜塔莉·波特曼一樣”而被矚目的女孩,正在書寫全新的規則一不是成為“下一個誰”,而是讓好萊塢習慣“第一個麥肯娜·格瑞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