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墨動畫,于20世紀60年代在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悄然綻放,它將千年水墨的飄逸神韻凝于動畫的流動光影之中,并以獨特的東方美學在國際上備受贊譽。《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山水情》等經典作品,正是這一藝術形式的璀璨結晶。60多年后,《白蛇》系列動畫承襲了“中國學派”的寫意精神,又以現代動畫技術打開水墨動畫的現代魅力。水墨在這里,既可以呈現契合故事氣質的靈動飄逸,又可完美融進賽博美學,亦可以與工筆淡彩結合,繪就民俗市井。
從寫意到寫實的創新試驗
《白蛇:緣起》開篇,就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水墨片段。小白因修煉分心墜入水墨空間,墨滴暈染成符咒觸手,將她拉入無底深淵。而在《白蛇2:青蛇劫起》中,水墨元素運用在“黑風洞”場景中。這是一個虛空之境,洞中一時辰,洞外只過一瞬。影片創新性地將三維立體建筑、人物與二維水墨畫融合,呈現二、三維交疊的透視水墨畫風。等到《白蛇:浮生》時,主創則用水墨元素呈現諸多節氣民俗場景,清明踏青、端午賽龍舟等場景都以工筆淡彩結合水墨暈染,以花青色淡墨表現“煙雨江南”,用簡筆勾形市井人群,呈現了另一種模式的“民俗水墨”。與傳統中國水墨動畫,用水墨作為故事底色的全篇鋪就不同,《白蛇》系列動畫的水墨元素運用,都采取片段形式,并且各有特色。
如果說傳統水墨動畫更注重呈現“寫意”的東方美學,那么《白蛇》系列則將水墨元素作為敘事工具,給故事視覺呈現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白蛇:緣起》開篇的水墨段落揭示了小白的心魔困境,推動劇情發展。小白回憶前世時,潑墨效果銜接場景,墨跡流動形成片名書法與印章,傳統書畫裝幀則通過水墨元素的銜接,轉化為時空切換工具。《白蛇2:青蛇劫起》則用水墨段落營造二維與三維交疊的幻境感,形成小青在“黑風洞”中的打斗段落,來銜接前后故事。
可以說,水墨元素在《白蛇》系列電影中完成了從寫意到寫實的轉變,無一處廢筆,卻又完美貼合影片敘事。正如《白蛇:緣起》導演趙霧在采訪時所說,“中國水墨或者中國風都旨在意境,我們要嘗試把它平面化畫像化,把它做得像一幅平鋪在觀眾面前的山水畫”
另一方面,CG技術也對水墨元素的呈現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傳統水墨依賴逐幀手繪,而《白蛇:緣起》的開篇幻境使用CG粒子系統模擬墨滴滲透,通過力場控制墨跡擴散方向,使符咒觸手有了生物般的柔韌感。通過技術控制墨色濃淡的漸變,也讓水墨的滲透效果更加自然妥帖,《白蛇:浮生》中煙雨朦朧的江南意境,便是如此展現出來的。
《白蛇》系列用創造性的傳統元素運用,證明了中國風不是把古建筑、漢服堆砌在一起,而是讓傳統元素“活”起來,讓觀眾得以具象化那個“緣起東方秘境,情定前世今生”的《白蛇》故事。此后,追光動畫在《長安三萬里》中使用二維水墨畫幅銜接故事、《聊齋:蘭若寺》片尾用水墨回顧影片脈絡,就是對水墨元素在動畫中應用的延續